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R在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在17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组:(1)AR状态分组:AR阳性组和AR阴性组;(2)ER、PR状态分组:En组(ER、PR均阴性)、Ep组[ER和(或)PR阳性];(3)AR、ER、PR联合分组:En-AR+(En组且AR阳性)、En-AR-(En组且AR阴性)、Ep-AR+(Ep组且AR阳性)、Ep-AR-(Ep组且AR阴性),其中En-AR-又称为均阴性组,其他三组统称为部分或完全阳性组。不同分组方法比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p组AR阳性率62.8%(54/86),En组AR阳性率37.9%(33/8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R阳性组体积小、核分裂少、组织学分级低(P0.05);En-AR-组表现为核分裂多、组织学分级高(P0.01),此外En组内AR阳性者核分裂少、组织学分级低(P0.05),Ep组内AR阳性者临床分期高(P=0.000),En-AR+、Ep-AR+、Ep-AR-比较均无差异。结论AR在不同激素状态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不同,ER、PR均阴性乳腺癌表达AR者预后较好,ER、PR阳性乳腺癌表达AR者临床分期高。在选择针对性药物时应考虑到不同激素受体状态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状态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R、ER、PR、HER2在1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为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ER-/PR-/HER2-)组.结果 175例中AR阳性88例(50.3%),AR表达与ER、PR、HER2均呈正相关(P<0.01).腺腔A型53例(30.3%),腺腔B型33例(18.9%),HER2过表达型23例(13.1%),三阴性型66例(37.7%),AR阳性率分别为56.6%(30/53),75.8%(25/33)、47.8%(11/23)和33.3%(22/66),组间AR阳性率差异显著(x2=17.054,P=0.001).三阴性型组AR阳性者核分裂象较少(x2=5.140,P=0.023),腺腔A型组AR阳性者多为年轻患者(x2=4.567,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内AR表达与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型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状态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R、ER、PR、HER2在1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为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ER-/PR-/HER2-)组.结果 175例中AR阳性88例(50.3%),AR表达与ER、PR、HER2均呈正相关(P<0.01).腺腔A型53例(30.3%),腺腔B型33例(18.9%),HER2过表达型23例(13.1%),三阴性型66例(37.7%),AR阳性率分别为56.6%(30/53),75.8%(25/33)、47.8%(11/23)和33.3%(22/66),组间AR阳性率差异显著(x2=17.054,P=0.001).三阴性型组AR阳性者核分裂象较少(x2=5.140,P=0.023),腺腔A型组AR阳性者多为年轻患者(x2=4.567,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内AR表达与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型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意义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00例乳腺癌中AR及ER、PR的表达,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有113例表达AR,121例表达ER,109例表达PR.在肿瘤<2cm者中AR阳性率为66.67%(42/63),肿瘤2~5cm者中AR表达率为55.17% (64/116),肿瘤>5cm者AR表达率为33.33%(7/21).组织学分级Ⅰ级者肿瘤AR阳性表达率为67.8%(36/53),组织学分级Ⅱ级及Ⅲ级者肿瘤A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61/108)及36.11%(13/36),Ⅰ级及Ⅲ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1);AR表达差异与淋巴转移无相关性.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的表达相关(P<0.001),而与PR的表达无关(P=0.3280).结论 AR高表达的乳腺癌可能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R、STC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7例乳腺癌组织,4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AR和STC2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53.2%,STC2阳性率为64.9%,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乳腺癌组织中AR和STC2在ER、PR状态及pTNM分期分组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AR和STC2表达呈正性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2,P0.001)。结论 AR与STC2在乳腺癌中表达一致,且均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R、PR、HER-2、E-cadherin、CK5/6检测与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ER、PR、HER-2、E-cadherin、CK5/6抗体,对64例IBC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IBC中ER、PR、HER-2、E-cadherin、CK5/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3%、56.25%、37.50%、89.06%、10.94%.经统计学分析,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00);E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20,P=0.010;r=-0.385,P=0.002);PR与HER-2、CK5/6表达呈负相关(r=-0.392,P= 0.013;r=-0.362,P=0.003).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ER、CK5/6在组织学分级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PR、HER-2和E-cadher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K5/6在患者的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总生存率(OS):HER-2或CK5/6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低(OS:P=0.048和P=0.041).E-cadherin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总生存率(OS)高(OS:P=0.038).但ER、PR的表达与总生存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越高,总生存率(OS)越低(OS:P=0.048).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总生存率(O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OS:P>0.05).结论 IBC中ER、PR、E-cadherin表达丧失,HER-2或CK5/6呈阳性表达,组织学分级呈高级别,提示IBC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IBC组织中ER、PR、HER-2、E-cadherin、CK5/6的表达,可为IBC临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ER阳性和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7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ER分成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两组A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种蛋白标志物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对AR在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27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AR阳性率为78.5%。AR与ER、PR、HER-2、CK5/6、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神经侵犯及脉管侵犯有关(P<0.05)。ER阳性组中AR阳性率(88.1%)高于ER阴性组(60.2%)。进一步分析发现ER阳性组中AR与组织学分级及CK5/6阳性有关(P<0.05);ER阴性组中AR与HER-2、CK5/6、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 Plotter预后分析发现,ER阳性组中AR高表达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低表达者,而ER阴性组中AR高表达者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及ER、PR、p53、c-erbB-2、Ki-67等乳腺癌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检查,明确其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期,应用免疫组化MaxVis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c-erbB-2、Ki-67及TK1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TK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部分细胞核有表达.在100例乳腺癌中,TKl的阳性率为85%(85/100),TKl表达在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中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TKl表达与Ki-67表达(r=0.871)有正相关性,与ER表达(r=-0.374)及PR表达(r=-0.384)有负相关性.结论 TK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中存在差异,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越高,TK1的表达也就越高,TK1是一个灵敏的反应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指标.T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Ki-67、ER、PR的表达有相关性,TKl表达水平越高,Ki-67的阳性率也越高,而ER、PR表达水平则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R、PR、HER-2、p53、Ki-67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156例乳腺癌原发病灶及对应的复发或转移灶中ER、PR、HER-2、p53及Ki-67的表达,比较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与原发癌相比与各指标表达的一致性。结果 乳腺癌局部复发组和远处转移组与肿瘤分期(P=0.015)、肿瘤直径(P=0.005)差异有显著性;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转移灶ER、PR阳性率比原发灶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ER、PR表达不一致(分别为18.6%、19.2%),差异有显著性(P=0.024,P=0.043);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HER-2表达有较高的一致性,表达不一致占5.1%;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p53的阳性率差异不大,p53表达不一致占14.1%;复发转移灶Ki-67高表达者比原发灶多,Ki-67表达不一致占30.8%,差异有显著性(P0.001)。局部复发组和远处转移组各指标表达不一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ER、PR和Ki-67表达存在不一致性,HER-2表达有较高一致性。因此,检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各指标表达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ATA3、ER、PR、TTF-1、Napsin A在乳腺癌及肺腺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异常表达率及其组合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TA3、ER、PR、TTF-1、Napsin A在152例乳腺癌及116例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细胞所占比率≥10%定义为阳性。用MedCalc软件统计各抗体及组合抗体在乳腺癌及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GATA3表达于87.5%的乳腺癌(管腔A/B型100%、HER-2阳性型79.2%、三阴型39.1%)及3.4%的肺腺癌(非黏液腺癌2.7%,黏液腺癌16.7%,P=0.194)。GATA3在ER阳性及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100%vs59.6%,P0.05)。TTF-1表达于96.5%的肺腺癌(非黏液腺癌98.2%,黏液腺癌66.7%,P=0.013)及1.3%的乳腺癌(管腔A/B型0.9%、HER-2阳性型0、三阴型4.3%)。Napsin A表达于87.1%的肺腺癌(非黏液腺癌88.2%,黏液腺癌66.7%,P=0.172),乳腺癌均未见表达。肺腺癌表达ER(10.2%)、PR(1.7%)。GATA3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ER(87.50%vs 69.08%,96.55%vs 89.66%),而TTF-1对肺腺癌的敏感性优于Napsin A(96.55%vs 85.34%)。GATA3/TTF-1组合可鉴别87.5%的乳腺癌及93.1%的肺腺癌,而TTF-1/GATA3均阳性见于3.4%的肺腺癌及1.3%的乳腺癌。结论少数肺腺癌及乳腺癌可异常表达GATA3及TTF-1,特别是在三阴型乳腺癌及肺黏液腺癌中异常表达率偏高。在穿刺活检标本任何一种抗体都不能单独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GATA3/TTF-1标记是鉴别乳腺癌及肺腺癌的首选抗体,而ER、PR及Napsin A对于鉴别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性激素受体在睑板腺和Zeis腺的定性和定位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DAB显色方法显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在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的表达。结果胎儿4个月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呈ER、PR、AR阳性;而儿童至成人组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呈ER、AR阳性。各种性激素受体定位同时出现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ER在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阳性表达率在年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R在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阳性表达率在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R在睑板腺上皮阳性表达率在年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Zeis腺上皮阳性表达率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AR阳性表达率在胎儿组性别间比较和ER、AR阳性表达率在儿童至成人组性别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儿4个月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ER、PR、AR即有表达。出生后睑板腺和Zeis腺上皮仅存在ER和AR,以ER为主。ER、PR、AR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转移诱导蛋白AGR2在人乳腺癌中表达和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AGR2表达,以及乳腺癌ERα、PR和HER2表达状况,并用Kaplan-Meier曲线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随访资料的127例进行与AGR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AGR2表达量较乳腺良性病变显著性增高(68.3%和25.0%,P<0.01);AGR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5),与乳腺癌ERα和PR表达呈正相关(分别为P<0.05和P<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GR2和TNM分期是ERa阳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重要的影响因子(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Rα阳性乳腺癌患者中,AGR2阳性患者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均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也证实AGR2蛋白表达是ERα阳性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P<0.01).结论 AGR2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该机制可能部分依赖雌激素受体途径发挥其诱导肿瘤转移作用.AGR2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分子标记物,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乙醛脱氢酶1(ALDH1)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对应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变化.方法 87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复发转移灶及其对应的原发灶中ALDH1和ER的表达差异,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6.0(IPP6.0)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积分吸光度(IA)值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DH1在乳腺癌原发灶的阳性率为28.7%(25例),复发转移灶的表达率为43.7%(38例),复发转移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灶,差异有显著性(P<0.05).ER在原发灶的阳性率为56.3%,在复发转移灶为32.2%,差异有显著性.复发转移灶与对应原发灶IA值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LDH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ER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LDH1阳性表达与肿块大小(>2cm)、高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ER阴性相关.结论 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ALDH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灶,而ER阳性率要显著低于原发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P1B在ER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与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179例乳腺癌标本中PTP1B蛋白的表达,分析PTP1B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ER阳性乳腺癌中,PTP1B表达水平与T分期(P=0.038)、淋巴结转移(P=0.021)、肿瘤分期相关(P=0.008)。Kaplan-Meier检测结果显示,与PTP1B低表达组相比,PTP1B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更低(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PTP1B表达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R阳性乳腺癌中PTP1B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TP1B可能是ER阳性乳腺癌预后不良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BCL-2、CK20、CD10、AR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TB)中表达的不同,以提高它们在两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确诊的32例BCC和8例TB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K20、CD10、A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它们在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中的表达.结果 32例BCC中BCL-2肿瘤上皮弥漫阳性表达30例,阴性2例;CK20均为阴性;CD10肿瘤上皮部分表达23例,阴性9例,肿瘤间质阳性4例,阴性28例;AR阳性表达7例.8例TB中BCL-2上皮部分均阳性表达,CK20散在阳性6例,阴性2例,CD10部分上皮阳性4例,阴性4例,间质阳性3例,阴性5例;AR均为阴性.统计结果,BCL-2、CK20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R、CD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BCL-2弥漫强阳性、CK20阴性支持诊断BCC,反之支持诊断TB.  相似文献   

16.
用直接荧光组化法测定10例男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睾酮的受体(ER、PR和AR),发现50%的病例ER和PR含量丰富,较同一方法同一阳性标准的女性乳腺癌的阳性率高;在同一病例AR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ER和PR(20%、50%、70%),提示男性乳腺癌更依赖于女性激素。受体贫乏者中年长于50岁的多;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57~(kip2)、ER、PR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50例MBC、20例男性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20例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GYM)组织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GYM中的表达最高,在MBC中的表达最低;MBC与DCIS、GYM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57~(kip2)蛋白表达在DCIS与GYM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R、PR蛋白在GYM中的表达最高,在MBC中的表达最低;ER、PR蛋白表达在MBC与GYM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MBC中,三者表达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7~(kip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7~(kip2)与ER呈负相关(P0.05),p57~(kip2)与PR、ER与P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男性乳腺组织从良性增生到恶性转化中p57~(kip2)、ER、PR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联合检测p57~(kip2)、ER、PR有助于MB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癌中ERα、PR的阳性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影响ERα、PR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662例乳腺癌组织中ERα、PR的表达,按不同阳性率分组,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选择其中的80例采用两种克隆号ERα(SP1、6F11)染色并由一位高年资医师判读,以分析不同克隆号对阳性率的影响;选择其中的214例ERα(SP1)由三位不同年资医师采用Allred score、H score两种判读系统分别判读,以观察不同判读系统及医师经验对阳性率的影响。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生存分析显示,ERα、PR低阳性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优于阴性组(DFS:P=0.021、0.003)、(OS:P=0.019、0.003),ERα、PR高阳性组DFS、OS均优于低阳性组(DFS:P=0.011、0.002)、(OS:P=0.012、0.005)。浸润性癌非特指型、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ERα阳性率分别为59.5%、78.9%、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R阳性率分别为56.3%、68.9%、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不同组织学分级的浸润性癌非特指型ERα、P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不同核级导管原位癌ERα、P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克隆号SP1阳性细胞百分率、染色强度均优于6F11;判读系统H score重复性略优于Allred score;高年资医师间阳性细胞百分率、染色强度判读重复性好(κ=0.850,κ=0.824),而高年资和低年资医师之间重复性均较差(0.4κ0.75);阳性细胞百分率估计法与计数法重复性较差(κ=0.726)。结论 ERα、PR不同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影响ERα、PR阳性率的因素包括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核分级、抗体的选择、判读系统及判读医师间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EPC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99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PCR蛋白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EPC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6.4%,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及Ki-67表达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并在管腔A型中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PCR阳性组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明显低于EPCR阴性组(P=0.011,Log-rank test=6.39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PCR在pN1组的乳腺癌中是独立的预后因素(hazard ratio=6.063,P=0.032)。结论 EPC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高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高Ki-67、低ER/PR及更短的DFS相关,提示乳腺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ERα、ERβ、AR、PR在60例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直肠癌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均未见ERα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ERβ和PR阳性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直肠黏膜(P0.05),后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A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P0.05),后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β和PR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和肝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AR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指标均无关(P0.05)。结论:ERβ和PR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缺失,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且与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而AR的表达可能也参与了直肠癌的发生,但其对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