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描述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定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广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抑郁水平、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87%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83%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的CRF水平越高。患者术前疲乏总分为(4.72±0.88)分,术后为(5.44±1.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8,P〈0.01)。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总分为(11.00±3.85)分,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影响其CRF的水平,肺癌患者的CRF总分与睡眠质量的得分呈正相关(r=0.234,P〈0.05)。结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医护人员应关注肺癌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尽可能创造条件减轻患者的疲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94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7例患者予一般护理;干预组14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自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量表调查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294例患者中67.3%存在睡眠障碍;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得分分别为(9.17±2.54),(1.55±0.64),(1.43±0.68),(1.48±0.7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563,-10.467,-7.856,-7.998;P<0.01);PSQI量表其他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躯体不适为主要影响因素,占38.4%;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通过消除陌生感、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满足患者的睡眠习惯、健康教育、药物辅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肺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evise—Pfs)、癌症生命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肺癌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98例肺癌患者中18.4%轻度疲乏,59.2%中度疲乏,22.4%重度疲乏;疲乏总分(5.18±1.61)分,行为疲乏(5.66±2.22)分,情感疲乏(5.36±2.26)分,躯体疲乏(5.69±1.97)分,认知疲乏(4.11±1.81)分;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得分(51.02±19.67)分属于中等水平,功能维度中情感功能(80.95±16.01)分,认知功能(81.97±19.98)分得分较高,症状条目中经济困难(58.50±27.52)分得分较高;是否有宗教信仰及不同病程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9,F=3.251;P〈0.05);而不同职业状况、年龄、临床分期患者在QLQ—C30个别维度中也存在差异;患者疲乏总分与整体健康状态及疲乏症状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0.425,0.303;P〈0.01)。结论癌因性疲乏是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疲乏程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肾透析与移植病友专用健康调查表(KDQOL)中的睡眠分量表测评8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疲乏状况、体力活动状况及抑郁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睡眠得分为15.0—97.5分,平均(53.12±19.33)分,48.8%的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体力活动水平(OR=2.172)、医疗费是否自费(OR=1.793)、抑郁(OR=1.367)是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关注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鼓励患者增加身体活动,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方法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某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经确诊的48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测定其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t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轻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33.41士4.24)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24.38±4.28)分;中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43.35±4.45)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41.32土4.11)分;重度痴呆的患者护理前的ADL平均得分为(50.32±2.34)分,护理后的平均得分为(49.12±2.64)分。结论护理干预较为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及自觉健康控制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医院10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调查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03例,回收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7.09%。本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总分为(59.75±16.61)分,62%处于中等水平,其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健康责任(19.25±4.25)分,营养(10.97±4.31)分,心理安适(15.14±6.08)分,运动(14.39±5.59)分;自觉健康控制各维度平均得分为:外部权威人士控制(25.69±6.27)分、内部控制(21.61±6.82)分、外部命运控制(20.65±7.45)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总分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3,0.259;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r=-0.265,P〈0.01)。结论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病或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觉健康内部控制和外部权威人士控制的宣教,提高其自我效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  相似文献   

7.
王环  梅晓蓉  林哲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067-1068,107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睡眠质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维持性血透至少3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7分的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引起其睡眠障碍的身心原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调查发现,维持性血透睡眠障碍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有多方面,主要为躯体症状和心理问题。SCL-90调查发现,本组患者总均分、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等4项的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其不同原因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老龄化知识,并分析影响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某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共112名本科护生,采用人口学调查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 KAOP)和Palmore老年知识问卷( FAQ1)进行调查。结果85.7%的本科护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老龄化知识,75.0%表示对老年人感兴趣,65.2%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12名(100.0%)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积极态度(KAOP得分>102分),一年级护生得分(145.5±11.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32.9±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P<0.05)。一年级护生对老龄化知识得分(12.0±2.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2.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P<0.05)。本科护生的年龄和老龄化知识得分与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1,-0.374;P<0.05),对老年人的兴趣与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呈正相关(r=0.314,P<0.01)。结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正向态度,知识正确率较低,提示应该转变老年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兴趣,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南充市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老年质量调查表对南充市300例60岁以上普外科住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患病后主要经济支持来源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住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等级评分为良的占82%,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高。其中身体状况得分为(8.85±2.01)分,心理状况得分为(7.97±1.2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女性患者,有配偶患者生活质量高于无配偶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配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性别、配偶是影响普外科住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针对住院老年患者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SWB单项人脸表情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56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为1~6分,平均(3.53±1.332)分。焦虑标准分为40~72分,平均(50.86±7.23)分;出现焦虑症状者67例,焦虑发生率为43.0%;其中轻度焦虑48例(30.8%),中度焦虑14例(9.0%),重度焦虑5例(3.2%)。抑郁标准分为38~74分,平均(50.64±8.29)分,出现抑郁症状66例,抑郁发生率为42.3%,其中轻度抑郁38例(24.4%),中度抑郁22例(14.1%),重度抑郁6例(3.8%)。不同家庭所在地、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宗教信仰、与子女关系、焦虑、抑郁状况的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553,15.690,3.711,13.111,4.335,9.783,8.440;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且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医疗护理服务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矛盾意向训练对老年OSAS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OSAS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干预前提下实施矛盾意向训练。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AQLI)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7.08±2.70)分、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6.25±1.20)分、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6.34±1.24)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71、9.439、8.754;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QLI总分(4.87±0.35)分,对照组(4.22±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84,P<0.01)。结论矛盾意向训练有助于提升老年OSAS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分级心理护理联合术后运动康复训练对OSAHS软腭折叠术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软腭折叠术治疗,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分级心理护理联合术后运动康复训练。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护理满意度问卷、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Calgary 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survey scale,SAQLI)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为(8.01±1.14)分,低于对照组的(14.37±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AQLI为(4.87±0.34)分,高于对照组的(4.23±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分级心理护理联合术后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OSAHS软腭折叠术患者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连续护理对改善社区慢性癌痛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74例慢性癌痛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3个月的疼痛管理社区连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测量。结果癌痛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为(14.78±3.17)分,存在睡眠障碍。干预后干预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干预组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紊乱两个因子较干预前恶化(P0.05)。结论对社区癌痛患者进行社区疼痛管理的连续护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干休所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探讨提高睡眠质量的保健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干休所140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结果①该调查人群PSQI平均得分为(7.03±4.22)分,46.4%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②老年女性的睡眠质量低于男性(P<0.05);睡眠质量与年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睡眠质量越好(P<0.05)。结论干休所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措施帮助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缓解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采用Piper疲乏调查量表对2组患...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的原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为(9.99±3.70)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4.29%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为入睡时间长和睡眠效率低.躯体症状、心理压力及生活节奏的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晚期肺癌姑息患者主要照护者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2-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经诊断为晚期肺癌进行姑息治疗的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各10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quality sleep index,PSQI)评定其睡眠质量。结果晚期肺癌姑息患者主要照护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6.7%,PSQI得分(8.02±2.9)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照护者性别、患者病程、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护者自身健康状况、参与照护人数是影响主要照护者睡眠质量的因素。结论晚期肺癌姑息患者主要照护者的睡眠质量低,应重视照护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将对其的评估纳入疾病管理方案中。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97名肺癌化疗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1)肺癌化疗患者睡眠状况明显差于正常人群,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PSQI〉7分者占41.11%;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PSQI〉7分者占17.52%,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方面改善明显。(2)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升高,症状子量表(疲劳、恶心呕吐)及特异性项目(食欲、便秘项目)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用等护理活动可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