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0例新生儿临床一般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讨论其护理对策以降低感染率.结果 156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共112例,感染率为7.18%,感染部位以血液、口腔、脐部及结膜为主;经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出生体重过轻、胎龄过短,其感染率均较常规患儿高,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较无侵入性高,住院时间≥10 d的感染率较<10 d高,有先天基础性疾病较无疾病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儿出生体重、胎龄、侵入性操作、有无基础性疾病及入院时间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引起注意.结论 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可加强对低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无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对新生儿的接触传播,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尽可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对保证患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2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120例患儿中共有151例出现医院感染,占7.12%.经Logistis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胎龄、出生体质量和住院时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制定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邹丽君 《全科护理》2015,(4):361-36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防控措施。[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产科分娩的1 600例新生儿中选取发生医院感染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最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消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而脐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结膜炎较少见;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与胎龄、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以及每日探视人数均有关,尤其以胎龄较小、出生体重较轻、有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较长及每日探视人数较多则易发生感染,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及致病菌较多,实施有效护理防控措施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病房285例医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和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查找分析感染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285例出院患儿发生的医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结果 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使用多种抗生素、低出生体质量、侵入性操作、环境不合格等有关.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系统.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控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多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新生儿本身免疫功能就不成熟,失去赖以依靠的母体,并处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环境中,使用多种抗生素,侵人性操作,环境细菌不合格等,故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其他人群高,对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进行评估,有利于对易感新生儿进行防治,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监测管理,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本文就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2~2004年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83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中,以高危新生儿为主,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儿分别占新生儿医院感染的36.14%、19.280h,39.76%,其他新生儿仅占4.42%;感染与孕周、体重、原发性疾病、是否母乳喂养及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有明显关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的部位以胃肠道受累为主、其次是呼吸道、口腔黏膜。结论医院感染的新生儿以高危新生儿为主,要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应加强对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控,特别是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皮肤、口腔以及侵入性操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 2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和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重视病房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 247例患儿,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仅为0.9%。与实施预防及控制感染护理管理前感染率3.5%比较,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病房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方法通过对本院NICU 2006年及2009年院内感染发病率的比较,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不成熟,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侵人性操作,医护人员操作欠规范,手卫生依从性低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结论 通过完善管理措施,严格相关制度,加强病区管理,加强手卫生,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防治措施可以减少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几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2008年75例NICU中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原因,同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结果NICU中早产儿医院感染率为6.62%,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发生率为53.33%,胎龄≤32周感染率为12.25%,体质量〈2000g感染率为10.45%,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感染率为14.29%。结论早产儿胎龄小、体质量轻、侵入性操作、空气流通差及手卫生不真正落实等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手卫生制度,做好环境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减少侵入性操作,是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并分析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2012年新生儿科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568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9%;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占前3位的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7周、使用呼吸机及住院时间≥7d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建立健全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早产儿管理,严格规范侵入性操作与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执行手卫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保证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室侵入性操作的感染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枫  彭懿 《华西医学》2010,(11):2090-209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ICU)内各种侵入性操作与相关感染的关系及护理干预。方法对2008年7月-2009年6月ICU收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ICU内侵入性操作与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479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83例次,医院感染率17.33%,其中与侵入性相关感染74例次,占89.16%。各侵入性操作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切开(未使用呼吸机)为14.81%;使用呼吸机为33.65%;留置导尿管为7.69%,留置胃管为7.14%;动静脉置管为0.94%。侵入性操作越多,感染率相应增高。结论对危重患者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加强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管内导管等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切断感染链是控制因侵入性操作而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3075例新生儿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2006~2008年,本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075例新生儿住院患者中共51例发生55例次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1.66%,例次感染发病率为1.79%。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1500g、胎龄≤32周、窒息、侵入性操作、肠外营养等。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占68.62%。结论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侵入性治疗的管理和护理、缩短有创操作及治疗,将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易感因素,以制订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探讨380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原因,观察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早产儿、低体重儿、侵袭性操作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是新生儿感染高发疾病。结论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护理管理,积极防治新生儿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是降低或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叶丹萍 《全科护理》2021,19(7):977-98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入选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医院感染特点。根据病原学检测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7例(5.56%),其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29.63%),血液感染6例(22.22%),皮肤感染6例(22.22%),口腔感染5例(18.52%),结膜感染2例(7.41%);在27例医院感染患儿中共检测出7种病原菌共计3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株(22.86%),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7.14%),铜绿假单胞菌5株(14.29%),鲍曼不动杆菌5株(14.29%),肺炎链球菌3株(8.57%),大肠埃希菌5株(14.29%),酵母菌3株(8.57%)。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严格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根据新生儿细菌敏感性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尽可能缩短各类侵入性操作,增加胃肠道营养,缩减住院时间,及时进行早预防、早处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蒋婉英 《护理与康复》2003,2(5):265-266
目的:分析侵入性操作致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医生填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2002年1月~2002年10月11907名住院病人共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3973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195例次。感染率为4.91%,其中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感染率分别高达100%、90.14%,进行这些侵入性操作的病人主要为ICU的危重抢救病人。2002年11月~2003年3月5083名住院病人共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2017例次,发生医院内感染66例次,感染率为3.27%。结论:严格实施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侵入性操作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醒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病情、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因素、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相应护理措施有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警惕性、手部消毒、病房环境消毒管理、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婴儿用品消毒管理及基础护理措施、对于特殊患儿的感染护理等。结论病情、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因素、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应提高警惕,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冯意红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8):697-698,701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防控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新生儿病房2009-2011年共调查住院患儿5 561例,发生医院感染234例,医院感染率为4.2%。医院感染发生率构成比居前3位依次为轮状病毒肠炎占45.30%,败血症占26.07%,呼吸道感染占20.09%。新生儿医院感染构成因素主要有住院时间长、环境卫生质量差、低出生体重儿、侵入性操作等。结论该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肠炎和败血症以及呼吸道感染,环境卫生和侵入性操作为新生儿感染主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1995年10月~2005年12月某院ICU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7.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89.3%,侵入性操作中气管切开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占其中的63.2%,是ICU发生医院感染最危险的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护理,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9 324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率、主要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等。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4.8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7.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85、2.854、2.341,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行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4年新生儿科住院病例采取有序调查,排除误报与漏报,资料重新逐一登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4年来共收治新生儿4 785人,发生医院感染207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由2007年的4.2%降至2010年的2.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新生儿病房布局流程、环境、医护人员、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优化布局流程、加强环境物品的消毒、做好侵入性操作感染控制、严格无菌操作、强化手卫生等护理措施,能较好的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