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相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近交系Lewis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左心做功模型,受体大鼠存活2d后,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结扎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3h、6h、12h、24h、2d、4d及7d,每个时相点8只受体鼠;缺血后处理组:移植心脏缺血30 min,在再灌注前1 min给予再通10秒,阻断10秒,连续3个循环。每个时相点8只受体鼠;假手术组: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分别比较再灌注结束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值、移植心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梗死范围。结果在再灌注时间3h、6h、12h、24h、2d、4d 6个时相点,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后处理组血清CK-MB均值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CK-MB值(P均0.05)。再灌注6h时,缺血后处理组CKMB峰值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34.73±8.83)U/L vs.(52.58±10.05)U/L,P0.01]。在再灌注时间3h、6h、12h、24h、2d、4d、7d 7个时相点,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梗死范围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在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3h~7d内能降低血清CK-MB峰值,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2.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缺血发生后、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循环的处理方法.与缺血预适应一样,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应用,所以比缺血预适应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移植肝功能受损乃至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缺血后处理是在组织器官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早期,对组织器官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阻断的处理方法.众多研究显示,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他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氧自由基、钙超载、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线粒体等几个方面的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缺血发生后、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循环的处理方法.与缺血预适应一样,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应用,所以比缺血预适应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各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测定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秤重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川芎嗪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血中SoD、NO、NOS含量增加,MDA,CK的生成减少。(P〈0.05)。结论:川芎嗪后处理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减少坏死面积,其作用可能与提高sOD、NO、NOs含量,减少MDA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各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测定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秤重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川芎嗪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血中SoD、NO、NOS含量增加,MDA,CK的生成减少。(P〈0.05)。结论:川芎嗪后处理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减少坏死面积,其作用可能与提高sOD、NO、NOs含量,减少MDA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胡军  刘志苏  孙权  孙凯 《肝脏》2004,9(1):21-23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 2 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 3组 ,以缺血再灌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停灌作后处理 ,观察各组血浆肝酶及透明质酸 (HA)水平变化和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 1(ET 1)含量 ,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血后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浆HA水平及肝组织中MDA、ET 1的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而SOD活性则显著升高 (P <0 .0 1) ,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而保护肝窦内皮细胞 ,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缺血后处理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老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以及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与成年大鼠之间的区别.方法:成年及老年雄性SD大鼠,左侧开胸,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成年及老年大鼠各3组(n=8/成年组,n=6/老年组):成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组(I/Radult)及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组(I/Raged);成...  相似文献   

9.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于再灌注末测定心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血浆肌钙蛋白I及MDA的含量均降低(P<0.05),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大鼠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制备胃缺血后处理模型;实验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缺血后处理组(I-post)、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ost+IPC)。记录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并检测胃黏膜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和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胃黏膜MDA含量屁著增加,SOD活性明屁降低;在IPC组、I-post组和I-post+IPC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与细胞凋亡率较I—R组显著降低,胃黏膜MDA含量也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升高;I-post+IPC组对再灌注的胃黏膜损伤无叠加保护作用,分别与IPC组和I-post组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后处理可显著减轻胃黏膜再灌注损伤,其效应与缺血预处理相似,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抑制胃黏膜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冉灌注的胃黏膜细胞凋亡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肝脏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4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干预组,制备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肠黏膜分泌型(S)IgA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检测肠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e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使用试剂盒检测血浆降钙素原( PCT)、二胺氧化酶(DAO)、TNF-α和IL-1β,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NF)-κB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肠粘膜SlgA水平为(0.2±0.1)μg/kg,显著低于对照组【(0.7±0.1)μg/kg,P<0.01】,血清内毒素水平为(0.8±0.1)EU/ml,显著高于对照组【(0.2±0.1) EU/ml,P<0.01】,肠组织iNOS为(0.7±0.1) U/g,显著高于对照组 【(0.2±0.1) U/g,P<0.01】,而eNOS为(0.2±0.1) U/g,显著低于对照组【(0.4±0.1)U/g,P<0.01】, NO为(0.2±0.1)μmol/g,显著低于对照组【(0.4±0.0)μmol/g,P<0.01】, PCT为(5.0±1.2)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5±0.98)ng/ml,P<0.01】,DAO为(10.5±1.6) Ku/l,显著高于对照组【(6.5±1.2) Ku/l,P<0.01】;灯盏花素干预组SlgA为(0.7±0.1)μg/kg,显著高于模型组【(0.2±0.1)μg/kg,P<0.01】,内毒素为(0.3±0.1) EU/ml,显著低于模型组【(0.8±0.1) EU/ml,P<0.01】,iNOS 为(0.3±0.1) U/g,显著低于模型组 【(0.7±0.1) U/g,P<0.01】, eNOS为(0.8±0.2) U/g,显著高于模型组【(0.2±0.1)U/g,P<0.01】,NO为(0.8±0.1)μmol/g,显著高于模型组【(0.2±0.1)μmol/g,P<0.01】,PCT为(3.9±1.0) ng/ml,显著低于模型组【(5.0±1.2) ng/ml,P<0.01】,DAO为(7.5±1.3) Ku/L,显著低于模型组【(10.5±1.6) Ku/l,P<0.01】;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LR4和NF-κB表达及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肝组织TLR4和NF-κB及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灯盏花素通过促进eNOS/NO表达和下调TLR4和NF-κB表达能降低血浆内毒素对肝脏的损伤,对IRI动物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8只),再灌注模型组(8只),牛磺酸低、中、高剂量(30mg/kg、100mg/kg、300mg/kg)组(各8只)。再灌注后观察各组血清SOD、LDH、MDA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SOD、LDH、MDA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LDH、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牛磺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LDH、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②牛磺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I/R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为(45.6±4.6),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8.50±1.13)(P〈0.01),牛磺酸低、中、高组分别为(37.03±3.52)、(30.32±8.23)和(25.62±6.12),均明显低于I/R(P〈0.01)。结论牛磺酸可降低再灌注损伤大鼠氧自由基值,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对大鼠肝血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ringle法Ⅰ组、半肝阻断Ⅱ组和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Ⅲ组.阻断肝血流30 min后,去血管夹恢复血流,分别于再灌注后1,2,6,24 h,抽血检测ALT和AST水平,然后取肝组织用于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肝脏病理学及肝细胞凋亡.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再灌注后各时间点,ALT,AST,肝组织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力明显升高.Ⅲ组肝功改变、肝组织MDA含量、SOD活力及肝细胞凋亡率与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轻,效果好,操作简单,因而优于半肝血流阻断法.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①生化指标检测组,32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bE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与脂质过氧化有关的指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的变化。②行为学、病理学检测组,24只大鼠。再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及GbE高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模型制造成功后,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并在光镜下观察脑梗死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为(1.21±0.04)nmol/mg蛋白,GbE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0.98±0.04)nmol/mg蛋白和(1.10±0.08)nmol/mg蛋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NOS、丙二醛也呈类似改变;同时GbE高、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结论Gb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一氧化氮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0%脂肪乳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6只、脂肪乳组11只。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h、再灌注24h模型。再灌注即刻,脂肪乳组经尾静脉注射20%脂肪乳0.2mg/kg,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等渗盐水。再灌注后24h,观察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腑水肿程度。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中位数,模型组为2分,脂肪乳组为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P〈0.05)。脂肪乳组脑梗死体积分数为(5.4±4.5)%,显著小于模型组的(20.1±2.4)%;脂肪乳组脑水肿程度为(8±5)%,明显低于模型组(2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乳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柚皮素(naringenin,NAR)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220 g~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n=8)、IRI组(n=8)、NAR 50 mg/kg组(n=8)和NAR 100 mg/kg组(n=8)。NAR 50 mg/kg和NAR 100mg/kg组均在IRI前2 h予相应NAR腹腔注射。大鼠心肌IRI模型制备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而后180 min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再灌后24 h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NAR可显著降低大鼠心肌IRI后心肌梗死面积(与IRI相比,P<0.05),同时还可以显著减轻IRI后血清中IL-1β、TNF-α、LDH、CK和MDA的水平,增加SOD水平(与IRI相比,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NAR对心肌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IRI后炎症反应和清除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小剂量RSG组[1mg/(kg·d)]、中剂量RSG组[2 mg/(kg·d)]和大剂量RSG组[4 mg/(kg·d)],每组8只.线栓法制备...  相似文献   

18.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limits access to transplantation. Heme oxygenase-1 (HO-1) is a powerful antioxidant enzyme which degrades free heme into biliverdin,free iron and carbon monoxide. HO-1 and its metabolite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ulate a wide variety of inflammatory disorders including hepatic IRI. Mechanisms of this protective effect include reduction of oxygen free radicals,alteration of macrophage and T cell phenotype. Further work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many actions of HO-1 identified experimentally,and to harnes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O-1 for therapeutic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