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简单、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对复发的颌下型舌下腺囊肿进行诊断治疗。方法收集1998~2006年我科收治的复发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病例,均采用术前囊内注射泛影葡胺行X线造影检查囊肿界线及颌下区走行,确定诊断并指导手术。结果通过术前X线造影明确诊断并详细了解舌下腺腺体残留情况,术后效果良好未见复发。结论术前通过X线造影对复发颌下型舌下腺囊肿提供了明确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安全、简便、经济、实用,应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张林  曹海鹏 《华夏医学》2003,16(3):387-388
舌下腺囊肿系多种因素引起导管狭窄或堵塞分泌物的贮留 ,又称为潴留型囊肿。我科自 1987年以来收治的舌下腺囊肿患者中 ,有 17例为复发的颌下型舌下腺囊肿 ,现将复发原因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复发患者中男性 6例 ,女性 11例 ,男女之比 :1∶1.83,年龄最大 4 8岁 ,最小 6岁 ,平均 2 2 .6岁。首次手术采用颌下进路的病例有 12例 ,其中 7例切除了颌下腺及囊肿 ,3例切除舌下腺及囊肿 ,2例仅切除囊肿 ,舌下腺及颌下腺均保留。采用口内进路的病例有 5例 ,均作了囊肿及舌下腺切除术。 17例患者囊肿复发均在首次术后 2个…  相似文献   

3.
舌下腺囊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口内型、混合型及颌下型 ,前两型临床上较易诊断 ,而颌下型较易误诊。本文报告我院198 0~ 1996年颌下型舌下腺囊肿 17例 ,被误诊的临床资料。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10~ 5 1岁 ,平均年龄2 7.6岁。左侧 9例 ,右侧 8例 ,均为首次诊断为颌下囊肿 ,其中 15例由乡镇医院行囊肿摘除颌下腺 囊肿摘除 ,术后复发转本院再行舌下腺摘除术 ,2例为本院误诊。1.2 典型资料 患者 ,女 ,32岁 ,5年前因右颌下无痛性隆起 ,在基层医院行“右颌下囊肿摘除术”。术后 1月复发 ,继续行“右颌下囊肿摘除术…  相似文献   

4.
5.
舌下腺囊肿一般分为舌下型 ,舌下———颌下型和颌下型。由于颌下型囊肿位于颌舌骨肌下方 ,肿物多突向颌下区 ,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其它囊性病变。我院 1 990年~ 1 998年收治 2 8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误诊误治病例 ,现就其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表现 本组 2 8例 ,男 1 8例 ,女 1 0例 ,年龄 1 3~ 2 5岁。囊肿位颌下区 2 6例 ,颏下区 2例。囊肿最大 6cm× 8cm ,最小 2cm× 2 5cm。舌下区均无肿块可见 ,穿刺液呈浅黄色粘稠液 9例 ,蛋清样粘稠液 1 9例。淀粉酶试验阳性 2 0例 ,阴性 8例。1 2 误诊误治情况 误诊为颌…  相似文献   

6.
舌下腺囊肿颌下型,亦称口外型、潜突型、下陷型,该类型囊肿位于颌下区,常因舌下区无肉眼可见的病变,容易误诊为其他囊肿,若单纯自颌下切口手术,未除舌下腺,可致囊肿反复发作,我们收集10年来遇到的舌下腺囊肿病人48例,现就其中7例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形成机制、诊断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舌下腺囊肿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唾液腺粘液囊肿,常分为单纯型、颌下型和哑铃型,其中颌下型较少见,易误诊误治[1].我们回顾总结了2006年1月~2009年6月之间在我科就诊治疗的颌下型舌下腺囊肿17例,以探讨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潜突型舌下腺囊肿8例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下腺囊肿通常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舌下区,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在颌下区有囊肿,而舌下区有或无囊肿,称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即舌下腺囊肿颌下型及舌下颌下联合型)。它的诊断与通常的舌下腺囊肿有差别,而它的治疗与普通的“颌下区肿块”也不同。我院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8例,现报道如下,以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罗麒 《中外医疗》2014,(36):83-84
目的具体分析临床上关于颌下区的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诊断方法 ,并给予其相应治疗,以有效避免临床误诊误治的现象出现。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该院在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分析与诊断,进而采取相应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局部检查、淀粉酶检查与穿刺检查以及辅助B超检查后被确诊,且经过相应手术治疗,而术后的病理检查也证实了临床诊断,手术成功率为9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且病症在3年内未复发。结论对于颌下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患者,其颌下区可局部触碰到柔软囊性肿物,且经穿刺检查与淀粉酶检查显示为阴性,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摘除其舌下腺,并切除与腺体相连的囊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穿刺造影CT检查对术前难诊断的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潜突型舌下腺囊肿术前应用手法检查和B超检查,再行肿块穿刺检查并同期囊腔造影CT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与术前诊断相符.结论 术前难诊断的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可行囊腔穿刺造影CT检查,以正确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七年来收集的21例舌下腺囊肿术后复发的病例其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观察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可能引起舌下腺囊肿术后复发的各种原因。提示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舌下腺摘除术是临床上提高舌下腺囊肿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邹文权  王文革 《当代医学》2012,18(22):103-103
目的 探讨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评价手术方式、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近四年23例舌下腺囊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3例舌下腺囊肿中,口内型16例、口外型4例、哑铃型3例,术后复发2例,术后出现颌下腺炎1例,术后出现颌下腺导管断裂3例.结论 完全摘除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关键,舌下腺手术治疗存在颌下腺炎、颌下腺导管误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工作中,以颌下肿物为主诉就诊的较常见到,我们对临床上诊断为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的治疗,采用单纯摘除舌下腺,囊肿抽吸加压法,进行了临床随访观察,现就2000年以来单纯颌下型舌下腺囊肿摘除作一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但单纯突入颌下区的舌下腺囊肿即潜突型是该病中的一个少见类型。本科自 1982~ 1998年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 34例,分别采用颌下进路和口内进路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病人 34例,男性 18例,女性 16例。最小年龄 2岁,最大年龄 36岁。囊肿均位于一侧颌下区,其中左侧 20例,右侧 14例。 1.2治疗 1.2.1口外进路在患侧颌下平行于颌缘下 1.5~ 2.0cm作切口,于颈阔肌下找到囊肿,沿囊壁作钝性加锐性分离,寻找避开…  相似文献   

15.
16.
王磊  吕改玲 《中原医刊》2005,32(1):39-40
舌下腺囊肿一般是舌下腺导管损伤或阻塞后形成,有外渗性(无上皮衬里)和潴留性囊肿(有上皮衬里),前者多见,北医报告为97.7%(141/144),囊壁是肉芽和纤维结缔组织,无典型上皮衬里。我科从2000年~2003年共收治舌腺囊肿108例,其中复发25例,占23.1%。现将25例复发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囊肿是一种先天畸形,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静脉尿路造影是发现此症的首选方法,我院发现2例,对X线表现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包囊肿的X线表现.方法 收集本院自2004年-2009年心包囊肿患者1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讨论心包囊肿的X线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术前5例X线诊断正确,余者误诊为皮样囊肿、心包脂肪垫、肺错构瘤、胸腺瘤等.结论 X线平片对心包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岳林先  何远智 《医学科技》2000,(1):32-32,48
目的评价X线静脉肾盂影和B超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输尿管囊肿,膀胱充盈后经腹作泌尿系统的超声扫查,9例同期作X线静脉肾盂造影。结果17例经手术证实,囊肿0.5-40cm不等,B超全部检出,静脉肾盂造影膀胱内呈“光晕”征及“眼镜蛇头”征,囊肿〈1.0cm漏诊2例。结论B超简便准确,X线特异强,能检出先天畸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