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和药物敏感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化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率的分布。方法 通过血培养阳性的63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出79株病原菌的菌种类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菌7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30株,腐生葡萄球菌9株,微球菌5株,大肠埃希氏菌2株,假白喉杆菌4株,屎肠球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头状葡萄球菌3株,草链球菌1株。各类细菌L型13株。苯唑青霉素耐药率为68.35%,氮基苄青霉素耐药率为49.37%,庆大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均为37.97%,丁氨卡那霉素和利福平耐药率均为30.38%。头孢唑林耐药率为18.99%,头孢哌酮为7.59%。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以葡萄球菌为主,近年来条件致病菌所致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明显增高;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日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以及病原菌对抗生菌药物耐药性的变化。方法:通过经血液培养证实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液培养出的86株病原菌的菌种类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幂:共培养出病原菌86株。其中主要菌种为表皮葡萄球菌33株,人肠埃希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人葡萄球菌人亚种7株: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1%、16.2%。而青霉素及苯唑青霉素耐药率分别达97.7%和87.2%。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以葡萄球菌为主,氧哌嗪青霉素加酶抑制剂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用药。单纯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比例较高,已不宜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隆昌县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现状,结合临床以制定相应对策,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经血培养证实阳性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败血症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以葡萄球菌居多(96.6%),晚期新生儿的败血症发生率高于早发性。全部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100%,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8.2%,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93.1%,而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钠/3代、头孢曲松钠对所有葡萄球菌均敏感,哌拉西林敏感率为96.5%。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是本县社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995年~2004年我院新生儿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检出构成比增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及链球菌属降低。青霉素、红霉素、苯唑青霉素对金葡菌,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对CNS,氨苄青霉素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增高;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CNS和大肠埃希菌为当前本地区新生败血症主要致病菌,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具多重耐药性,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4年3月住院的8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共分离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2株;革兰阴性杆菌22株。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居多。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几乎100%耐药,对红霉素、苯唑青霉素耐药率均超过70%,敏感药物主要有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100%耐药,敏感药物主要为丁胺卡那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资料显示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有程度不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733株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33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61.3%(1675/2733)、G^ 球菌占20.5%(559/2733)、真菌(酵母样菌)占14.7%(402/2733);真菌(酵母样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咪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制霉菌索耐药率分别为3%、11%、16%、15%、16%、51%;多数细菌对窄谱、广谱青霉素耐药率高;第三和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仍对多数细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药率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却较低。结论:病原菌仍以G^-杆菌为主,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真菌(酵母样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且耐药率加速增加;经验用药必须结合本地区(医院)病原菌耐药资料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顺义区医院8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第1组)与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第2组)的血培养检出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年来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的患儿242例,共检出致病菌32种,243株,1例双重感染.近4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率明显增加,金葡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率显著下降,微球菌、肠球菌有上升趋势.CNS对红霉素、笨唑青霉素、头孢唑啉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分别由原来的23.53%、70.57%、64.71%升高到52.11%、91.55%、92.86%,CNS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下降,由原来的82.35%降至56.34%.金葡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由62.22%、58.14%、38.64%升至90.00%、88.89%、66.67%.肠杆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上升,由66.67%、45.45%均升至10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下降,由36.36%降至0.结论 CNS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红霉素、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唑啉、哌拉西林5种抗生素已不宜应用于新生儿败血症.头孢三代是G-菌败血症的首选,而万古霉素是G+菌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宾阳县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宾阳县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08.10—2011.10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败血症的血液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78.0%),革兰阴性菌9株(22.0%),排在前五位的菌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4株(34.1%)、人葡萄球菌5株(12.2%)、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9.8%)、肺炎克雷伯菌4株(9.8%)、大肠埃希菌3株(7.3%);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100%。结论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该县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全面了解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科抗感染治疗的质量,对控制院内感染,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华强  李衍  俞志海 《重庆医学》2004,33(4):527-528
目的了解新生儿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32例新生儿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5.6%),金葡菌(21.9%,其中MRSA占28.6%);对青霉素耐药率(90.9%),红霉素(81.3%),苯唑青霉素(84.4%),无1株菌株对万古霉素耐药,32例新生儿败血症均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为前二位,其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有增加趋势,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致病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51.85%),革兰阴性菌34株(41.98%),真菌5株(6.17%)。革兰阳性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株(59.52%),革兰阴性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 ESBLs )菌12株(35.29%)。排在前5位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及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耐药率高(52.00%~10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尚无耐药。革兰阴性菌对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均有较高耐药率(42.86%~100.00%),其中产ESBLs菌对上述几种药物及头孢吡肟100%耐药,对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0%~33.33%),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见,未发现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耐药菌株。结论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治疗用药更合理、有效,并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1.
何刚  赵婧 《西部医学》2009,21(11):1957-1958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新生儿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96例阳性标本中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7.5%、32.29%、13.54%,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1%、76%、82%;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感染明显减少,阳性标本10份,其中不动杆菌6例,大肠埃希菌3例,肠杆菌属1例,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结论葡萄球菌仍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并具有多重耐药性,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2.
10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细菌学分类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例阳性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42.5%和14.2%,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3.6%、88.6%,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洛菲不动杆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34例儿童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洲慧  彭珉娟  陈娟 《四川医学》2011,32(6):838-841
目的了解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34例经血培养确诊的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耐药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34例标本中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以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隐秘杆菌,而葡萄球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次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50%~100%,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11株,以猪霍乱沙门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鲁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发酵菌某些种、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儿童败血症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新生儿期感染均为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肺炎链球菌是除新生儿期外的3岁以下儿童败血症的常见病原菌;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已经不适宜作基础药物;抗革兰阳性菌可选用苯唑西林、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抗革兰阴性菌可选用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替卡西林/棒酸、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状况,指导早期诊断、合理防治。方法选择该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137例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致病菌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诊断败血症病例中血培养阳性率为64.2%。革兰氏阳性菌占72.2%,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43.3%和15.6%,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48.7%、42.9%,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与晚期新生儿菌种比较,早期败血症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高于晚期,晚期败血症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高于早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球菌为该院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致病菌;应做好孕期感染的防治,加强围产期及新生儿期保健,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可选抗生素少,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药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20年送检的539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Excel表格和WHONET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394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501株细菌,阳性率为9.3%;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337株,占67.3%;检出革兰阳性菌158株,占31.5%;检出真菌6株,占1.2%。排名前七的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新生儿科菌群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儿科菌群分布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4.04%,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78.0%,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28.09%,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低于1.12%。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68%,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0%,没有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0.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菌均高于35.0%,MRSA的检出率为1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0.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三代头孢,两种细菌的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85%,ESBLS阳性率分别为15.49%和7.40%。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2.73%,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20.0%。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原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因病原体而异,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近期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1例阳性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5%和16.7%,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7.5%、62.6%,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确诊为医院内感染病人的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22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中,包括G~-杆菌156株,占68.4%,前5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G~+球菌58株,占25.4%,前3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SA分离18株,其中MRSA占23.6%,CNS分离21株,其中MRCNS 70.9%。真菌18株,占7.9%。G~-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二代头孢普遍产生较高耐药性,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也较高,对四代头孢效果较好,但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大于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效果好,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但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已超过30%。G~+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改高,对喹诺酮类敏感性较好,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糖肽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严重,应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及门诊1169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531株,总阳性率45.42%,其中革兰阴性菌317株,占59.7%;革兰阳性菌214株,占40.3%。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林/舒巴坦。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苯唑类霉素、PG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3.95%~90.7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平均超过63.74%,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应积极加强监控,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临床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败血症3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患者中,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屎肠球菌等;晚发型败血症患者中,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中都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发生率最高,且耐药率很高。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高,感染致败血症病情危重。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50%。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已成为新生儿血培养的首位菌,其耐药性日渐严重。肺炎克雷伯菌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它和大肠杆菌败血症的病情均凶险,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某三甲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该医院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数据处理采用WHONET 5.6和SPSS 20.0软件。结果该医院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P < 0.05~P < 0.01);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O)、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2015-2017年常见多重耐药菌构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C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 < 0.05~P < 0.01),而CRKP、MRSA、CRPA构成比呈上升趋势(P < 0.05~P < 0.01);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长趋势(P < 0.01)。结论该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快速增长,医院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管,遏制其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