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9例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和8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测试,并作对照研究。结果:焦虑症组的E分低于对照组,N、L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焦虑症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以及与A型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及A型行为问卷( TABP)对6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例对照者加以比较。结果①观察组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②观察组A型行为者为6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 P<0.05);其TH、CH及TH+CH评分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③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与TH、CH及TH+CH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P<0.01),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与TH、CH及TH+CH评分则呈显著性负相关( 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较差,与A型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5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等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851,2.639,3.031,P=0.001,0.010,0.003),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300,P=0.024)。患者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71,P=0.000),内外向标准分(E)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5.011,P=0.000)。患者组社会支持总分、对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3.450,-6.064,P均=0.000),主观支持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421,P=0.017)。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EPQ的E,SSRS的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333,-0.309,-0.304,-0.305),与N呈正相关(r=0.3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SRS的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291);掩饰因子与EPQ的E呈显著负相关(r=-0.443),与L呈正相关(r=0.317)。结论:失眠症患者过多使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过多采用掩饰态度,并与其个性缺陷和社会支持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焦虑症的防御方式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防御方式问卷对 32名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32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焦虑症组心理防御方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因子分高 (P <0 .0 1)。结论 :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不成熟倾向 ,其发生与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2名失眠症患者和6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失眠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神经质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眠症患者较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缺乏社会支持,且多为不稳定个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4/1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84例为患者组,男44例,女40例。均自愿接受各种量表和问卷评估。按1∶1配对原则从本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84人为对照组。②心理卫生状况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有90个陈述句构成,根据自己最近1周的实际情况分4级回答,记1~4分,1为无,2为轻度,3为较重,4为严重。量表还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③防御方式评估采用防御方式问卷(有8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1~9的九级评定方法;包括3个因子:成熟的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如越靠近9即应用某类机制的频度越大)。评估于患者在手术择期时完成。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择期手术患者84例,健康者84人均进入结果分析,并完成量表及问卷评估。①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患者组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96~20.35,P<0.05~0.01)。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结果: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70,2.68,P<0.01);成熟的防御机制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3,P<0.05)。③症状自评量表与防御方式问卷评分结果相关性:防御方式问卷中不成熟防御方式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分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2060.637,P<0.01);而成熟防御方式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敌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112,P<0.05)。结论:①择期手术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②心理防御机制越不成熟的患者心理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7.
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与个性缺陷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玲  潘润德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12-2214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理防御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50例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等的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85l,2.639,3.03l,P=0.001,0.010,0.003),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300,P=0.024)。患者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7l,P=0.000),内外向标准分(E)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5.011,P=0.000)。患者组社会支持总分、对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3.450,-6.064.P均=0.000),主观支持分低于正常对照组(t=-2.42l,P=0.017)。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EPQ的E,SSRS的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333,-0.309,-0.304,-0.305),与N呈正相关(r=0.305);中间型防御机制与SSRS的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291);掩饰因子与EPQ的E呈显著负相关(r=-0.443),与L呈正相关(r=0.317)。结论:失眠症患者过多使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过多采用掩饰态度,并与其个性缺陷和社会支持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防御机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防御方式问卷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掩饰维度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患者父母多采用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应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利于改善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患病行为特点及其防御方式。方法采用患病行为问卷(IBQ)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6例惊恐障碍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1)惊恐障碍患者的一般疑病、疾病信念、情感压抑、情绪紊乱、否认心因及易激惹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惊恐障碍患者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惊恐障碍患者不良情绪明显、“病感”强,且采用较多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因此,应根据其患病行为及心理防御方式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2002-01/2003-06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采用防御机制问卷评估治疗前50例强迫症患者与50例正常者(对照组)及强迫症组治疗后3个月后与治疗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结果两组共100例治疗前进行第1次防御方式问卷评估,强迫症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①强迫症患者组治疗前防御方式问卷问卷评分中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84±1.23),投射(3.52±1.02)、被动攻击(4.26±1.10)、退缩(4.70±1.86),高于对照组(t=2.75~3.75,P<0.01)。②强迫症组治疗后不成熟因子分(4.53±1.33),投射(2.66±1.44)、退缩(4.14±1.23),低于治疗前(t=2.40~4.71,P<0.05~0.01)。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5.32±1.77)明显高于治疗前(t=2.46,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应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治疗后不成熟因子降低,成熟因子升高,成熟防御机制应用增多,其心理防御机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