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法及血清学检验法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学检验1次检验阳性率为44.71%,明显低于2次检验阳性率(P0.05);微生物培养检测中,咽拭子检验阳性率明显低于痰液检测阳性率(P0.05);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87.06%,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率(P0.05);1岁患儿血清学检验支原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中,微生物培养法相对于血清学检验法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痰热清组(66例)与常规组(63例),均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治疗,同时给予止咳对症处理。联合痰热清组在上述治疗同时给予痰热清0.3 mL/(kg.d)。结果2组总有效率:联合痰热清组97%,常规组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89,P0.05);2组咳嗽基本消失时间:联合痰热清组(8.28±2.04)d,常规组(11.35±2.12)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49,P0.05);2组退热时间:联合痰热清组(4.97±1.52)d,常规组(5.28±1.59)d,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557,P0.05);2组肺部音减轻或消失时间:联合痰热清组(10.73±4.71)d,常规组(13.12±5.19)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349,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微生物培养检测)和对照组(快速血清学)各47例。对比两组不同年龄段检出阳性率、检测阳性率和病程的关系。结果:观察组1~3岁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1岁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7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7d,观察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测和微生物培养均可作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临床可根据患儿年龄和病程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MP)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ELISA法、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分别测定患儿的MP。结果在71例培养或补体结合试验(CFT)阳性的标本中FQ-PCR阳性率为92%(65/71),DIGFA法MP-IgM阳性率为72%(51/71),ELISA法MP-IgM阳性率为70%(50/71)。FQ-PCR阳性率与ELISA和DIGFA二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DIGFA法阳性率和ELISA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或CFT阴性的43例咳嗽发热患者MP均为阴性。结论DIGFA联合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理想方法,比较两种PCR法与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4月鄢陵县中医院的住院肺炎患儿67例,分别用3种方法检测患儿的MP感染情况。结果:3种方法中,以培养法的阳性率最低,仅4例,与其它方法比较P<0.01;而以培养—增强套式PCR的阳性率最高,达23例。3组比较,χ2=16.469,P<0.01。与传统PCR法比较,本组采用的培养—增强套式PCR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8%,准确率为91%。结论:培养—增强套式PCR优于传统的套式PCR方法,结果比较准确,而且检测快速,可以在感染早期就检测到MPDNA,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两种检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用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患儿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对两组患儿的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种检验方法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病程患儿检验上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67.50%,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8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的阳性检出率:1~3岁患儿中,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7岁患儿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11岁患儿中,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1周的患儿,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 1周的患儿,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和诊断上,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两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对于年龄在3岁内且病程短的患儿可选择微生物快速培养,而对于年龄在8岁以上且病程超过1周的患儿,可选择快速血清学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6例4,JL支原体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4.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371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5082,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更佳,且安全可靠,可以作为临床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儿童肺炎的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测并对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检查的儿童肺炎患者分别采用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法、支原体抗体的被动凝聚法以及支原体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使用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法的802例检测中,阳性205例(25.6%);使用支原体抗体的被动凝聚法的747例检测中,阳性135例(18.1%);使用支原体金标免疫斑点法进行Mp-IgM检测的603例患者中,阳性126例(20.9%);三中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检测结果为3岁及以下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18.1%;4至7岁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26.2%;8岁及以上儿童的支原体阳性率为27.6%;三个年龄段儿童的支原体阳性检测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需要根据患儿病情选取适当的检测方式,儿童肺炎的感染率与年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经血清学被动凝集法与胶体金法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分析准确的血清学检验方法。方法:选择新兴县稔村中心卫生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5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疑似感染1周后抽取并制备患者静脉血,经血清分离操作干预后,分别对采集的静脉血采取被动凝集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验,显示结果后对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与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被动凝集法检出的真阳性例数为57例,真阴性例数为72例,阳性检出率为71.25%,准确率为78.52%。胶体金法检出的真阳性例数为46例,真阴性例数为41例,阳性检出率为58.23%,准确率为64.44%。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显示被动凝集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胶体金法,检测准确率也明显高于胶体金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高,早期确诊较为关键,采取被动凝集法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能够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退热时间、3个月时随访复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吸收消散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良好,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不同检验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PI)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 MPI 患儿,均予以快速血清学检验及微生物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阳 性检出情况以及不同病程、不同年龄段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为 66.0 %,低于微 生物培养的 9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微生物培养不同年龄段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 7 d 时阳性检出率为 93.51 %,高于同期微生物培养检验,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1);病程< 7 d 时,微生物培养检验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快速血 清学检测及微生物培养在 MPI 检测时各有优劣,应根据疾病发展进程不同选取相应检测方法,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成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成年非重症CAP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给予常规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疗程14天,观察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ADR)。治疗开始时及第7天和第14天检测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心电图。结果:2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白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红蛋白、尿液、大便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心电图均基本正常。2组ADR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治疗非重症CAP痰热壅肺证效果相当,治疗组明显缩短发热、咳嗽时间,其ADR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梅州市肺炎支原体流行病特征。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门诊和住院14441例疑似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全血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采用胶体金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分析肺炎支原体流行病特征。结果: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中心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2017年为30.28%,2018年为19.19%,2019年1月至6月月为23.07%,总阳性检出率为23.82%,各年份之间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的患儿其肺炎支原体检出情况显示,4~6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178例(31.29%),其次是7~12岁,阳性检出率为355例(28.83%),最低为1岁以下组,为379例(13.45%)。其中,4~6岁组与其他年龄组比较,为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为2061例,阳性率为24.42%,女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为1379例,阳性率为22.98%,不同性别间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中心收治的肺炎支原体病例与患儿的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珺 《国医论坛》2012,27(3):39-4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通心络合用对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按就诊或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硝酸异山梨酯片、钙拮抗剂、他汀类调脂药、ACEI、肝素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结果:心绞痛治疗组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57.8%,有显著性差异(x2=4.18,P=0.021<0.05);心电图治疗组显效率28.9%,对照组显效率8.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1.31,P=0.002<0.01);治疗组总有效率62.2%,对照组总有效率35.6%,有显著性差异(x2=6.40,P=0.018<0.05).结论:曲美他嗪、通心络联合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可显著提高心绞痛疗效,并使心电图ST-T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儿均需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与CRP检测,分析不同检查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以及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CRP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情况。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8.39%,高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阳性率70.65%、CRP检测的阳性率6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均低于1~3岁、4~6岁、 6岁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患儿CRP阳性率均低于1~3岁、4~6岁、 6岁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岁患儿联合检测阳性率均低于1~3岁、4~6岁、 6岁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重要辅助指标,且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的支原体肺炎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阿奇霉素与吉他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络法组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Ig A、Ig G,Ig 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通络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用"排痰清肺"外治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型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排痰清肺"外治法,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5d.对比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疗效及咳痰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愈显率为76.7%,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9.187,P=0.002);观察组咳痰症状消失时间为(2.43±0.95)d,对照组为(3.95±0.63)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排痰清肺"外治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不同检测方法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上的优缺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就诊的320例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取支原体培养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检测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支原体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38.1%,FQ-PCR的阳性检出率为27.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解决了目前病原体检出率低、周期长、特异性差等缺点,且克服了常规PCR技术假阳性率高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镇海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日本赛乐迪亚-麦可Ⅱ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盒,以被动凝集法检测451例肺炎患者MP-IgM抗体。结果451份血清标本中,MP-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28.2%,其中男性和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7%和32.7%,学龄前期(0~6岁)、学龄期(7~20岁)和大于20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4%,36.3%和5.2%,各年龄段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1a中以1月份阳性率最高为50%,7月份最低为11.1%。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镇海地区儿童肺炎的重要原因,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学龄期儿童较多,学龄前儿童也逐渐增多,其他年龄段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部儿科27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7岁儿童同时进行咽部分泌物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和静脉血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在272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中,用液体培养法阳性率约30%;被动凝集法阳性率约37%。两种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学龄前儿童是好发人群。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尽早检测肺炎支原体及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