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样胃炎,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90%左右有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用PPI方案(质子泵抑制剂加2种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等均有明显减轻,同时80%左右患者Hp消失,因此认为Hp感染为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2010-01-2012-06,我们应用消疣安胃汤联合PPI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60例,并与单纯应用PPI 方案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患者按悉尼慢性胃炎分类法经胃镜诊断;作快速尿激酶试验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参考南昌标准辨证分型。结果:①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分型为肝胃不和型40例,脾胃虚弱型(包括虚寒型)48例,脾胃湿热型3例、胃络瘀血型2例、胃阴不足型1例。肝胃不和型中老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高,而肝胃不和型青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低(P〈0.01)。②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62例/94例),其中肝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0%(28例/40例),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7%(32例/48例)结论:①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临床中医分型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最常见;②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意义;③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病机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3.
从痰治疗胃脘痛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硕龙 《四川中医》2002,20(10):31-31
以温胆汤化裁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共治疗胃脘痛58例(胃溃疡22例,糜烂性胃炎14例,疣状胃炎4例,浅表性胃炎18例),总有效率96.5%,治愈率37.9%。  相似文献   

4.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采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甲硝唑、泰胃美治疗,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Hp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95%CI=76.2%~99.2%);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00%(95%CI=55.1%~89.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μ=2.1827,P=0.0292)。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收益OR=0.29(但95%CI跨过1),NNT=6(95%CI=2.9~51.2)。  相似文献   

5.
自拟胃舒煎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璐璐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2-1152
目的:探讨胃舒煎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3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 疗组87例用自拟胃舒煎治疗,对照组86例用西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0%,对照组总有 效率72.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舒煎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疣状胃炎58例内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状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以很多结节状痘疹状突起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这是由黏膜面浅表性坏死引起的糜烂所致。为了探讨疣状胃炎病变特点及良性增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对58例胃内疣状病变进行了内镜下形态及病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舌象分析仪观察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舌象表征,探讨慢性胃炎舌象变化规律,为“舌为胃之镜”理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胃镜下诊断分为单纯性浅表性胃炎和伴糜烂、伴返流3组;所有患者舌象均采用舌象分析仪照相及自动软件分析。结果: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分布占前2位的舌质为:红舌281例,占63.7%;淡红舌127例,占28.8%;其中淡红舌占28.8%,非淡红舌共占71.2%,总体分布以红舌为主。3组之间红舌分布为CSG伴返流(68.6%)〉CSG(63.3%)〉CSG伴糜烂(63,2%);绛红舌分布为CSG伴糜烂(3.4%)〉CSG伴返流(2.9%)〉CSG(1,6%);黯紫舌分布为CSG伴返流(8.6%)〉CSG伴糜烂(5.7%)〉CSG(1.3%)。舌苔分布为前3住为薄白苔占58.7%,白厚苔占14.2%,黄厚苔占10.7%。从苔色来分,白苔总共380例。黄苔61例,以白苔为主;从舌苔厚度来看,薄苔占61.9%;厚苔占31.3%。以厚苔所占比例为多。3组间薄苔分布CSC伴返流(77.1%)〉CSG伴糜烂(63.2%)〉CSC(60.0%),P〉0.05。结论:(1)4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组舌质变化都以红舌比例最高,可以反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舌象变化规律,但与本病胃黏膜损伤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绛红舌、黯紫舌的出现可以提示胃黏膜病变较严重。(2)慢性浅表性胃炎3组舌苔变化都不明显,均以薄白苔为主。  相似文献   

8.
抗幽门螺杆菌联合热极治疗疣状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隆起糜烂型),旧称为痘疹性胃炎等。该病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也不统一。目前认为疣状胃炎有癌变的倾向,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密切相关。2002年1月-2006年1月,本院采用抗H.pylori联合热极治疗疣状胃炎患者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体会湖南省湘东医院(412200)刘海林主题词胃炎/中医药疗法慢性胃炎根据胃粘膜的不同病理改变,分为浅表性、萎缩性、糜烂性等不同类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属肝胃不和,慢性糜烂性胃炎多属胃火郁热,慢性...  相似文献   

10.
自拟安中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0例黄朝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医院(厦门361021)慢性糜烂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自1986年以来,笔者以自拟安中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0例,取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11.
枳芍左金加味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6年以来 ,笔者运用自拟枳芍左金加味汤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87例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7例中 ,男 5 7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者 19岁 ,最大者 5 7岁 ,平均年龄 32 7岁 ;病程最短者 6个月 ,最长者 5年 ,平均 1年 6个月。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浅表性胃炎 6 3例 ,反流性胃炎 6例 ,平坦糜烂性胃炎 3例 ,隆起糜烂性胃炎 3例 ,萎缩性胃炎 12例 ,HP阳性者5 2例。上述病例均经B超及肝功能等检查 ,排除肝胆疾患。2 治疗方法自拟枳芍左金加味汤。基本方由枳术丸、芍药甘草汤、左金丸、金铃子散等组成。药物 :枳…  相似文献   

12.
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7例安徽中医学院(230038)魏守建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肝胃不和脾虚肝郁肝胃郁热笔者自1990年7月起辨证治疗47例经纤维胃镜检查以糜烂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胃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7例中,男34例,...  相似文献   

13.
郑斌 《四川中医》2002,20(5):34-35
以自拟胃炎汤治疗慢性浅表胃炎92例,并与西药组46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69.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2组,3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观察2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组织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糜烂性胃炎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群  马健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4):159-160
糜烂性胃炎诊治经验海军青岛疗养院(266071)马群海军401医院(266071)马健关键词糜烂性胃炎诊断治疗临床经验1990年悉尼会议提出的胃炎新分类法,把内镜下胃炎分为七种,其中糜烂性胃炎又分隆起性和平坦性两种。糜烂与溃疡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炎宁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3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胃炎宁冲剂治疗组(312例)和摩罗丹治疗组(80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47%,病理总有效率70.23%,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7%,病理总有效率为45.35%,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比较,症状疗效差别不显著,但病理疗效,特别是对肠化生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炎宁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缓解和消除症状,改善和逆转病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病理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19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权威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统计其病理分型,分析病理分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198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活动性炎以气虚质、湿热质为主,萎缩以阴虚质、血瘀质为主,肠上皮化生以湿热质、气郁质为主,而不典型增生则以气郁质、阴虚质为主。[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不同病理分型的中医体质分布有差异,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虹  邱筱影  陈其铭 《中成药》2001,23(7):497-499
目的:观察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的杀灭效果。方法:内镜确诊HP阳性的慢性糜烂性胃炎90例。治疗组50例口服乃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饭前半时服。对照组40例口服复方氢氧化铝片,每次2片,每日3次,饭前半时服。两组病人均服药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对比,x^2=23.87,P<0.01,显著差异。HP阴转:治疗组58%,对照组27.5%,两组对比,x^2=8.37,P<0.01,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较好,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拟化瘀通络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忠 《四川中医》2008,26(3):72-72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通络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5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用自拟化瘀通络方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化瘀通络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日的 观察中药结合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治疗组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同时结合薄氏腹针治疗;两组均治疗6W,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