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顺铂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生长、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终浓度为100、200及300 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于SGC-7901入胃癌细胞24 h后加入顺铂(2.0 μg/mL),采用M开比色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Bcl-2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检测到凋亡峰,细胞阻滞于G0/G1期.同时伴随Bcl-2表达水平下降,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以上抑制作用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塞来昔布能促进顺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分成对照组及模型组,模型组通过采用4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来制备类似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将大鼠分成糖尿病组及治疗组,给药8周后观察血肌酐、血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血糖的变化;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及血肌酐;使大鼠肾脏组织中CTGF的表达降低,并使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结论: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CTGF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及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周龄BALB/c裸鼠8只,建立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分为2组,实验组每kg食物添加1 g塞来昔布,观察塞来昔布对裸鼠健康状况、体重变化及移植瘤变化的影响,并用TUNEL方法检测其对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塞来昔布对裸鼠健康状况及体重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对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为83.7%(P<0.05),对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对膀胱肿瘤产生抑制作用,可能成为膀胱肿瘤化学预防及治疗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体外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吖啶橙/溴化乙啶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榆测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 荧光染色法显示塞来昔布在15~120 μmol/L时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FCM显示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作用SGC-7901细胞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8.02%~50.81%,呈浓度依赖性.塞来昔布上凋胃癌SGC-7901细胞Fas蛋白的表达,下调FasL蛋白的表达.结论 塞来昔布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塞来昔布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15d后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依维莫司组(依维莫司灌胃1mg/kg)、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100mg/kg灌胃)、联合组(依维莫司1mg/kg+塞来昔布100mg/kg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10mL/kg),用药3周,第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以及裸鼠的生存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第4周时移植瘤体积:对照组为(4 159.72±651.84)mm3,依维莫司组为(2 816.49±332.05)mm3,塞来昔布组为(4 018.38±527.46)mm3,联合组为(1 035.28±177.30)mm3,联合组与前3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生存时间:对照组(23.3±2.8)d,依维莫司组(36.8±3.6)d,塞来昔布组(26.4±2.4)d,联合组(45.9±4.5)d,用Kaplan-meier,Log-rank方法分析,联合组与前三组的生存函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依维莫司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吴涛  刘胜  王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24(11):1296-1297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Celecoxib)降低U251脑胶质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并诱导其凋亡的相关规律。方法采用100μmol/L塞米昔布处理培养的U251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MMP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经塞来昔布处理后胶质瘤细胞MMP明显降低,并随时间延长而变化。单染实验中12h和24h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h组与2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染实验中Rhl23-PI-细胞为细胞膜完整,MMP降低,即将发生凋亡的细胞,12h处理组MMP明显降低,Rhl23-PI-细胞明显增多(P〈0.01);24h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MMP降低,Pthl23-PI-细胞明显增多(P〈0.01),但与12h组比较,MMP降低,Pthl23-PI-细胞明显增多(P〈0.01)。结论塞米昔布能有效降低胶质瘤细胞线MMP并能诱导U251细胞发生凋亡,从而降低细胞氧化供能,使胶质瘤细胞处于缺氧状态。塞米昔布对胶质瘤细胞MMP的影响可能参与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SKBR3细胞增殖与凋亡及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高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应用噻唑蓝(MTT)、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印迹、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酶活性测定、流式细胞术等,观察塞来昔布对 SKBR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检测NS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变化.结果 MTT代谢率测定结果显示塞来昔布能显著抑制SKBR3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学观察到塞来昔布加药组SKBR3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S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塞来昔布为1 5、30、60、120 μmol/L时,NS蛋白分别为0.460±0.094、0.695±0.124、0.820±0.161、1.058 ±0.196,p53蛋白分别为0.898±0.166、1.231±0.254、1.518±0.309、1.828±0.362),而环氧合酶-2(COX-2)蛋白(分别为0.252±0.053、0.184±0.032、0.131 ±0.028、0.099±0.01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分别为0.829±0.178、0.661±10.112、0.524 ±0.108、0.378±0.075)则相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使SKBR3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论 塞来昔布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SKBR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S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特异性环氧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CXB)诱导人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凋亡,初步探讨该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 (1)原代培养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CXB组,采用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2)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3)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率。(4)应用AnnexinV+流式细胞术检测CXB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率。(5)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 (1)Brdu结果显示,CXB能抑制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在24~72 h,浓度为(0.25~2)×10-5 mol/L的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电镜下可见细胞核浓缩染色质聚集胞浆空泡化凋亡小体出现沟裂和裸核形成等典型凋亡征象。(3)TUNEL法显示,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2.8±0.2)%,2×10-5 mol/L CXB作用2448 h细胞凋亡率为(28.5±1.6)%和(48.5±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 AnnexinV+流式细胞仪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512×10-5 mol/L)CXB处理24 h凋亡率分别为(7.15±0.11)%、(7.76±0.08)%和(12.15±0.07)%,显著高于无血清对照组(3.15±0.05)%;不同浓度CXB处理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18.36±0.17)%、(24.87±0.25)%和(53.66±0.32)%,显著高于无血清对照组(13.53±0.2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1)。(5)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随CXB作用时间延长,Bcl-2的表达逐渐减弱而Bax的表达逐渐增强,Bcl-2/Bax的比值逐渐减少。结论 塞来昔布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减少Bcl-2/Bax的比值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为将CXB用于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于体外实验观察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联合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胆囊癌的疗效,初步探讨产生疗效的机制.方法用western-blot法检测塞来昔布作用于胆囊癌细胞株后,抗凋亡蛋白c-FLIP和死亡受体DR4、DR5表达状况.rhTRAIL联合塞来昔布作用于胆囊癌细胞株SGC-996后,采用3种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1)细胞的相差显微镜观察;(2)caspase 3、7活性检测;(3)Annexin染色后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塞来昔布可下调SGC-996细胞c-FLIPs的表达,上调DR5的表达,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rhTRAIL联合塞来昔布作用于胆囊癌细胞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和对照组.结论塞来昔布可通过下调c-FLIPs表达和上调DR5表达,显著增强rhTRAIL诱导胆囊癌SGC-996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膀胱肿瘤细胞株T24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的贴壁生长的T24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塞来昔布、POE2等共培养,MTT法测定塞来昔布及PGE。对T24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塞来昔布及PGEz处理后T24细胞的凋亡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将悬浮生长的T24细胞,分别与塞来昔布、PGE。等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测定塞来昔布及PGE2处理后T24细胞的凋亡率(失巢凋亡率)。结果:塞来昔布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贴壁生长的T24细胞的增殖、增加其凋亡,而PGE2和对贴壁生长的T24细胞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塞来昔布显著增加而PGE2显著抑制T24的失巢凋亡。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T24细胞的生长,诱导贴壁及悬浮生长状态的T24细胞产生凋亡,其可能机制之一是逆转了Cox-2产物PGE2对T24细胞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包括对抗肿瘤药物及脱壁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谷氨酸诱导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神经生长因子孵育5d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以5×104个/ml密度接种于6 cm培养皿(3 ml/皿)或6孔板(2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8):正常对照组(C组)、谷氨酸组(G组)、谷氨酸+异氟醚组(GI组)和谷氨酸+异氟醚+三磷酸肌醇受体拮抗剂光溜海绵素组(GIX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G组、GI组和GIX组均加入500 μmol/L谷氨酸,GI组和GIX组通入1.2%异氟醚2h,停止通入后10 min加入谷氨酸,GIX组通入异氟醚前即刻加入光溜海绵素100 nmol/L.于谷氨酸孵育20 min时,每组取6皿和6孔,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MMP),采用显微荧光测量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 与C组比较,G组和GIX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升高,MMP降低(P<0.01),GI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GI组和GIX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降低,MMP升高(P<0.05或0.01);与GI组比较,GIX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升高,MMP降低(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可抑制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激活内质网三磷酸肌醇受体,抑制内质网释放Ca2+,提高MMP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谷氨酸引起神经元样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株分别以2×103/孔和1×105/ml密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和60 mm细胞培养皿中,置于培养基,培养基中加10 nmol/L神经生长因子(7S-NGF),96孔细胞培养板和60 mm细胞培养皿的细胞均随机分为五组,A组暴露于20 mmol/L谷氨酸中,B组暴露于20 mmol/L谷氨酸 0.1 mmol/L氯胺酮(氯胺酮比谷氨酸提前1 min 加入)中,C组暴露于20 mmol/L 谷氨酸 1.0 mmol/L氯胺酮中,D组暴露于20 mmol/L 谷氨酸 100 μmol/L D-2-氨基-5-膦酸基戊酸(D-AP5)(细胞与D-AP5提前孵育2h)中,E组暴露于等容积的不含7S-NGF的新鲜培养液中,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培养板中PC细胞的细胞活力,采用死端比色TUNEL系统细胞检测培养皿中PC12细胞株的凋亡率。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细胞活力分别为:37%±6%、65%±7%、99%±10%、90%±22%,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细胞活力均升高(P<0.05或0.01)。A组、C组、D组、E组凋亡细胞率分别为66%±10%、20%±6%、22±7%、3.2%±1.8%,与A组比较,C组、D组、E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氯胺酮通过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株凋亡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鱼藤酮(5 μmol/L)处理PC12细胞,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和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同时以Notch信号抑制剂(2S)-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10 μmol/L)处理上述PC12细胞,观察Notch信号通路抑制后PC12细胞对鱼藤酮处理的凋亡反应,分析Notch信号通路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鱼藤酮显著诱导PC12细胞凋亡[(35.6±5.4)%,P<0.05]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升高(0.52±0.15,P<0.05),并活化其Notch/Jagged1信号通路.DAPT显著抑制鱼藤酮诱导的Notch/Jagged1信号通路活化并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9.8±3.1)%,P<0.05]和Caspase-3活性(0.16 ±0.06,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活化是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雪旺细胞对PC12细胞的促分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雪旺细胞选择性培养液(SCM)刺激PC12细胞观察其分化情况,并以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ve factor,BDNF)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染色加以验证。结果SCM刺激PC12细胞后促进其分化与NGF刺激后的结果类似,而BDNF刺激PC12细胞后细胞分化不明显。结论雪旺细胞的分泌液可促进PC12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氧葡萄糖血清剥夺/再恢复(oxygen-glucose-serum deprivation/restoration,OGSD/R)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变化趋势,建立稳定的细胞凋亡模型,为体外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常规培养高分化PC1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以低糖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三气培养瓶(体积分数:95%N_2+5%CO_2,O_21%)培养12 h,然后换成高糖含血清DMEM培养基和普通培养箱继续培养,诱导PC12细胞凋亡。于复氧复糖复血清后0~6 h进行DAPI染色、CCK-8细胞活性检测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并检测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12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 DAPI染色显示,OGSD 12 h/R 1 h细胞凋亡最重,凋亡细胞核固缩,形成较多颗粒光斑,凋亡严重的细胞破裂形成碎片,核解体。CCK-8活性检测表明在OGSD 12 h/R 1 h细胞活力最低。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OGSD 12 h/R 1 h细胞凋亡率达到最大。凋亡蛋白检测结果提示在正常的PC12细胞中caspase-3、caspase-12含量极低,而在给予OGSD刺激后细胞内caspase-3、caspase-12的表达增强,复氧复糖复血清后2种凋亡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caspase-12于OGSD 12 h/R 1 h时表达最强,caspase-3于OGSD 12 h/R 2 h表达最强。结论 OGSD可以诱导PC12细胞凋亡,且在复氧复糖复血清后细胞凋亡进一步加重;OGSD/R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时间依赖性,能有效模拟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对PC12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加米诺环素组;以LPS刺激激活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用米诺环素干预BV2细胞的激活;将各组BV2细胞与PC12细胞进行共培养24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共培养体系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的含量,MTT法检测PC12细胞生存率。结果 BV2细胞与PC12细胞共培养24h后,LPS组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明显升高,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米诺环素能抑制以上趋势。结论 MG激活对PC12细胞存在明显损伤效应,米诺环素可保护MG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可能与通过下调炎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对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抑制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 PC12细胞分为6组,分别采用正常不含药液的培养基(C组);含400μmol·L(-1)NMDA 的培养基(N组);NMDA 分别混合10μmol·L~(-1)(L_1组)、10~2μmol·L~(-1)(L_2组)、10~3μmol·L~(-1)(L_3组)以及10~4μmol·L~(-1)(L_4组)利多卡因的培养基培养5d,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 DNA 相对含量,解析细胞周期,计算 S 期细胞荧光强度占受测细胞总荧光强度的百分数为 S期分数(SPF)和 S 期与 G_2期细胞荧光强度之和与 M 期细胞荧光强度的比值[(S G_2)/M]。结果 与C 组比较,N、L_1组 SPF 和(S G_2)/M 均降低(P<0.05),L_4组 SPF 降低(P<0.05),而 L_2及 L_3组 SPF和(S G_2)/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N 组比较,L_2、L_3及 L_4组 SPF 和(S G_2)/M 升高(P<0.05),L_1组 SPF 升高(P<0.05),而(S G_2)/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DA 可以通过抑制 PC12细胞 DNA 合成而影响细胞的增殖活性,利多卡因能拮抗 NMDA 对 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对百草枯诱导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培养的PC12细胞中多巴胺D2受体(DA D2R)蛋白的表达,胰岛素对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的PC12细胞形态学、生存率和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对培养的PC12细胞中DA D2R表达的检测;应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法,观察PC1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PQ组和胰岛素预先干预后再暴露于PQ组后细胞形态学和生存率的改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空白对照PC12细胞组、PQ干预组、胰岛素组和胰岛素加PQ组PC12细胞上清液DA的浓度.结果 (1)Western法检测到培养的PC12细胞中有DA D2R蛋白的表达;(2)空白对照组PC12细胞形态胞体呈梭形,细胞突触完整;PC12细胞暴露T600 μmol/L PQ组24h,多数细胞胞体变圆、空泡变性、突触变短或消失.预加100 nmol/L胰岛素预处理20 min后、再暴露于600 μmol/L PQ组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略有改变,细胞形态呈梭形或不规则但非圆形,细胞突触又有生长;(3)PC12细胞生存率与PQ干预的浓度呈反向变化趋势;而胰岛素可以减少600 μmol/L PQ 24 h内对PC12细胞生存率的毒性损伤;(4)胰岛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正常PC12细胞和600μmol/L PQ干预的PC12细胞上清液中的DA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对PQ损害的PC12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CI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分别加入Hanks液、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3、0.06、0.09、0.12、0.15mmol/L)、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以及同时加入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9mmol/L)和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培养24h时,采用二甲基噻唑二甲基四唑溴盐比色微量分析法测定各孔的细胞活力和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表达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PC12细胞活力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异丙酚组PC12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比卡因组的0.09mmol/L亚组比较,布比卡因+异丙酚组的2—8mmol/L亚组PC12细胞活力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升高,Trx-1和TrxR-1表达率降低(P〈0.01);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降低,Trx-1和TrxR-1表达率升高(P〈0.01)。结论 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异丙酚可通过保护内源性硫氧还蛋白系统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I2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咪达唑仑对N-甲基-D-天冬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乳酸脱氢酶(LDH)法及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及细胞存活率,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Ca2+]i),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NMDA 300μmol·L-1处理4 h可明显导致PC12细胞的损伤,LDH释放量明显增加,存活细胞吸光度值OD570nm明显降低(P<0.01),[Ca2+]和NOS活性则明显增加(P<0.01)。咪达唑仑0.33~30μmol·L-1与NMDA 300μmol·L-1共同作用4 h后,除0.33 gmol·L-1组外,其他各剂量组均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LDH明显降低而OD570nm显著增加(P<0.01)。咪达唑仑3和30 μmol·L-1均可显著降低NMDA诱导的[Ca2+].水平及NOS活性(P<0.01)。结论 咪达唑仑对NMDA所致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钙超载及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