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12导联Holter),连续检测16例心绞痛患者24小时心脏电活动,记录心绞痛发作时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情况。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特异性改变,同时伴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七通络汤联合西药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影响,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变异型心绞痛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消心痛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络汤治疗。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变异型心绞痛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价值。结果:①动态心电图在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早搏、U波倒置、房室传导阻滞及异常Q波的检出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②两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χ2=4.390,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χ2=4.75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变异型心绞痛诊断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其S-T段抬高的程度和阵次可作为变异型心绞痛疗效判定的主要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一过性ST段抬高是心肌缺血的一种特殊表现。普通心电图因其一过性难以捕捉,三通道动态心电图又不够全面,所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变异型心绞痛发作一过性ST段抬高的最佳捕捉方式。现将我院2001—200  相似文献   

4.
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常规心电图不能发现的异常情况的记录,特别是监测夜里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心绞痛的发作.在医生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加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5年来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近况并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的监测价值,以期指导高血压病在临床中的诊断和治疗.动态心电图对临床早期治疗及预防发生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对高血压患者应常规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冠心痛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冠心痛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心电图、调节血脂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痛变异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观察30例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临床无明显的心绞痛症状的中年女性(36-55岁)通过冠脉造影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67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其中10例检查时伴有晕厥发作,发作时间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相一致,3例未发作晕厥,但检查发现有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或阵发性房颤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较为常见 ,笔者对 86例 2 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房颤动进行分析 ,探讨其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9月动态心电图检出86例房颤 ,其中男 6 8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8( 6 4± 6 )岁。临床诊断 :心肌梗死 2 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3例 ,稳定型心绞痛 37例。①实验室检查 :血清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内 ;②心电图至少出现阵发性房颤 ;③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④随访 0 .5~5年 ,平均 1.5年。房颤持续 6个月以上者视为阵发性房颤转为慢性房颤。将阵发性房颤与慢性房颤分为 …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已趋向将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除变异型心绞痛具有短暂ST段抬高的特异心电图变化而仍为临床所用外,原有心绞痛的其他分析命名临床均已弃用。这不仅是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刻认识,也表明这类心绞痛病人临床上的不稳定性和进展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VA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VAP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17例患者伴发心律失常,7例患者晕厥,均因严重心律失常所致,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7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有固定性狭窄病变者18例,冠状动脉正常者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5例行冠脉介入治疗,1例行冠脉搭桥术,有2例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既可发生于有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也可发生于正常冠状动脉,前者多见,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对伴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对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考虑器械植入治疗.  相似文献   

12.
赵元琛  金露  李胜志 《河南中医》2011,31(9):1008-1009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心绞痛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变化、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段时间变化、血粘度和血脂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65.0%,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鲁南欣康及通心络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心绞痛分级、心电图及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鲁南欣康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引用了我院352例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比一般的心电图有着更高的检出率,临床医生掌握并合理使用动态心电图,有利于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特点及鉴别方法.方法:对2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4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占84.00%,心电图示ST段抬高及T波高耸.平板运动试验(TET)中ST段可暂时下降至基线.结论:ERS多见于青年男性,部分患者伴有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常被误诊为心绞痛等,故掌握ERS的心电图特点,结合动态心电图(DCG)及TET检查,可提高ER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举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选取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6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 )和对照组 (鲁南欣康治疗组 ) ,分别予以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和鲁南欣康治疗 4周。结果 :中药口服结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总有效率为 86 6 7%。结论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而不伴随各种类型的心绞痛症 状.目前已普遍认为无痛性心肌缺血对心脏的损伤与心绞痛有相同的意义,其可以增加心肌 梗死的机会,引起心律失常或猝死,应引起重视.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未伴随心绞痛 症状,常规心电图很难作出诊断,而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其中不少病例可以作出诊断.现将我院2003-2005年DCG 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6例临床诊断为晕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行24 h或48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136例晕厥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33例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对应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9例,正常者14例。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部分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检查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对临床怀疑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患者,有的需要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9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正常者190人,心律失常和/或ST段T波改变者419人.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确诊、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动态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选取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共有31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1.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P〈0.05);另外在心电图疗效和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针药结合治疗和动态心电图观察,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