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常有可能因锐器伤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暴露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随访检测、风险评价等,为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提供科学判断和依据。加强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及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保护.方法:查阅医院医护人员事故记录表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检验科人员36人次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但无1人感染.结论:对检验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能有效避免职业伤害,防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产科医护人员在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孕产妇助产过程中的职业暴露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25名进行监测与随访,分析暴露源病种、暴露类型、暴露发生场合。结果:2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占首位,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造成,暴露发生场合主要为手术时。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整体防护能力,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牢固掌握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法,准确监测,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防护流程,是避免产科医护人员在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孕产妇诊疗助产过程中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锐器伤是护士人群中一种常见的职业损伤,众多研究表明,发生被感染病人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缘性疾病传播的最大职业危险。为了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和最大限度的减少锐器伤对护士造成的危害,我院于2004年1月建立了职工锐器伤监控制度,至2005年4月,护士发生锐器伤59例,现将其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能香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67-168
目的:了解贵州省骨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方法:对32份医疗锐器伤登记表进行总结。结果:32名医务人员锐器伤中26名年龄<30岁的发病率最高,占81.25%;医生、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对半,明确污染源的占84.38%,其中乙肝37.50%,梅毒18.75%。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增强职业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将职业伤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锐器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品 《中医正骨》2005,17(3):58-58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全世界锐器伤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由此而致命的有180万人(WHO,1998).另据国内统计学分析表明,87.5%的护士至少有过1次锐器伤的经历.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为37.6%,发生密度为每人每月0.84次,其中实习护士锐器伤的月发生率为39.5%,发生密度为每人每月0.41次.因此,认清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锐器伤发生,降低其对医务人员的危害愈来愈引起医务人员尤其是管理层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医院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基础数据和防护状况,制定预防干预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方法制订表格,对表格的填写进行培训和解读,发放调查表。对有可能接触锐器、病人血液和体液的医师、护士、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医技人员、保洁人员共计514人在工作中发生的锐器伤职业暴露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调查表514份,回收514份,应答率100%。基线调查结果:锐器伤发生率(130/514)25.3%,例次发生率(196/514)38.1%;护士(含实习)发生最高,有96人次,占18.7%;其次为医师(含实习、规培)28人次,占5.4%;其它人员6人,占1.2%;锐器伤发生地点主要在普通病房和手术室;导致锐器伤的锐器以输液针头最多见,其次为真空采血针和穿刺针、手术缝合针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最多,其次是医疗废物处置中,回套针帽、手术缝合、抽血等。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上报意识。针对高危人群、科室、环节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改进职业暴露报告监控系统,提高职业暴露后的上报率,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职业暴露调查问卷,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2016年1月~2019年11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4份有效问卷中上报血源性职业暴露42例,护士比例最高,占54.76%,初级职称人员更易发生职业暴露,占54.76%;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66.67%,暴露的主要环节是注射后处置,占42.86%,其次为缝合和实验操作,占21.43%;职业暴露的发生地点主要是手术间和治疗室/处置间;暴露源中有47.62%为暴露源不明或未对患者进行检测,其次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占23.81%。结论健全职业暴露防护、报告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使用安全器具,做好暴露后应急处置,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及其带给医务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进行调查,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等.结果:本组护士防护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6.86%,造成伤害的锐器类型主要是中空针头,不同科室暴露的构成比以急诊室最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为淡薄.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重视血源性职业暴露,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务人员对锐器伤害的认识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强化手术室供应部去污区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提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目前预防和减少手术室供应部去污区工作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与各种患者接触 ,执行各项技术操作 ,发生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等特殊职业损伤的几率非常多 ,这是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血缘性疾病传播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在医院 ,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但这种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没有引起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因此加强临床护士对锐器伤的防护就更为迫切。1 发生锐器伤的常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多数锐器伤的发生不是随机、不可避免的 ,其发生与个人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个性等因素有关[2 ] 。有 2 0余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 ,其中包括针刺伤后可能发生感染的HBV、HCV、H…  相似文献   

12.
赵玲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54-1655
目的:分析某大型医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针对现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大型医院护士2013年全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抽血注射时不戴手套、针头处理不当、洗手不规范、掰安瓿用力不当等。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即强化职业风险培训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士安全操作的依从性,完善护士人力资源配置,职业暴露后做好应急处理,建立健全护士健康档案以及锐器伤监测报告体系等,重在预防,以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锐器伤”是指护士在工作时间,由注射器针头、玻璃安剖等一切锐器所造成的皮肤出血等意外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护士的工作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面临着较高的职业风险。通过对本市12家基层医院80名护士的调查,2009年度有超过一半的护士受到过锐器伤,其中21名发生过2次以上伤害,鉴于现在很多传染病的潜在危险,在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锐器伤存在于哪些环节,如何进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而引起大家对护士职业防护安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职业暴露基本情况,查找职业暴露危险环节,探讨职业暴露防控措施及管理对策,为医务人员实施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调查对象逐一进行自调查之日起1个月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伤暴露发生率为6.56%,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喷溅暴露发生率为6.01%;发生锐器伤暴露物品种类主要是注射器针头损伤,发生率为36.59%;发生锐器伤暴露危险环节依次为处理医疗废物损伤(29.27%)、掰安瓿损伤(24.39%)、配液损伤(14.63%)、穿刺损伤(9.76%)、缝合损伤(9.76%)、接触锐器损伤(7.32%)、回套注射器损伤(4.88%)。结论规范诊疗操作,加强职业暴露教育培训及职业防护考核力度,提高职业暴露上报及处理意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简介职业暴露的概念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感染的危险因素、物理性危险因素、化学性危险因素及社会心理性危险因素。探讨临床护士的职业危险和防护措施:避免针刺伤、锐器伤、防止血源性传播,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减少暴力发生的诱因。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教育,提出防范措施,掌握预防缓解及技术,提高自我防护职业安全,预防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浙江省湖州市6所医院的110名手术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锐器伤中,手术刀片伤及针刺伤85人次,玻璃划伤与其他原因10人次。锐器伤类型骨科手术47人次,其他手术48人次。受伤方式方面,器械传递与错误操作33人次,其他方式62人次。结论:应采用积极、可行且有效的措施应对锐器伤害,减少职业暴露及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害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损伤暴露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为医院减少职业损伤暴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9年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损伤暴露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共发生职业损伤暴露共138例,医生37例,护士37例,医技人员7例,进修实习生47例,工勤人员10例。暴露中121例为锐器伤,2例为患者咬伤、10例为皮肤接触暴露,5例为黏膜接触暴露。其中锐器伤中以主要发生在丢弃前针头等锐器物处理时。职业暴露涉及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发生最多的是外科科室。结论: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损伤暴露以进修实习生发生率最高,职业暴露方式则以锐器伤为主,因此,医院应该明确发生的原因,并加强医院感染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同时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提倡"标准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名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备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的锐器伤发生在护士,25%锐器伤发生在保洁人员,10%锐器伤发生在医生.发生锐器伤均在工龄在5年以下者.发生原因前三位是在处理医用废弃物时、输液注射结束拔针和分离针头时.锐器伤后均进行紧急消毒和进一步处理,追踪一年,未发现感染个案.结论:增强职工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发生损伤和暴露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管理。方法: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管理工作中的困难,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比较职业防护管理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掌握程度。结果:实施职业防护管理后,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和技能,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争取领导重视,加强科室沟通与协作,是抓好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程萃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22-123
目的:分析基层中医院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护士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方法:根据2012年-2013年全院报告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单,分析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012年-2013年全院发生职业暴露335人,护士发生职业暴露239人。护士职业暴露人数中发生锐器伤204人,接触暴露35人。239名护士无1人感染。暴露环节处理废弃物和抽血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加强基层中医院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增加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