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张俊玲 《内科》2007,2(3):336-337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关系密切,表现为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早、程度重和预后差,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有相当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糖调节受损。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UKPDS和DCCT)表明,严格控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明显减少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但不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大血管并发症。近年的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同一个病理基础上平行发展的两种疾病,糖调节受损的出现意味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作用增强。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慢性、亚临床性炎症,以及炎症导…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若干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4例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纤维蛋白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间暴露因素的状况,并对两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进行比较。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将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各暴露因素的状况,并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15.526,P=0.000,OR=3.088),95%OR可信区间是1.757~5.42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的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的糖尿病患者的3倍(χ2=11.987,P=0.001,OR=3.073),95%OR可信区间是1.612~5.86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是非糖尿病的3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程1年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大血管并发症的筛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代谢内分泌科门诊的病程1年内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收集患者人体学参数、血压以及血糖、胰岛功能、血脂、肝肾功能等资料。此外,用彩超检测双侧C-IMT、用双能X骨密度仪检测体脂。按颈动脉彩超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非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组(非亚临床As组,16例)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亚临床As组,48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64例研究对象中亚临床As的患者占比为75.0%。与非亚临床As组比较,亚临床As组年龄更大、高血压病史占比更高、体质指数更大、血胆固醇更高、低密度脂蛋白更高、代谢综合征占比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r=0.32,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和男性(OR=9.24)是亚临床As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即使2型糖尿病被诊断的时间不长,但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占比很高。高龄、男性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更应尽早筛查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4.
对230例T2DM患者其中166例并DN(包括早期及临床期肾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DN组的病程、收缩压(SBP)、平均血压(MA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HOMA指数(HOMA-IR)均较非DN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病程、高血压、高血糖、血脂、CRP、胰岛素抵抗是T2DM患者并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次确诊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急诊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将66例患者按照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情况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PBG、FBG、收缩压均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较实验组患者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对照组患者作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收缩压、PBG的上升是引发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首次确诊2型糖尿病部分患者伴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症,舒张压水平上升、PBG、老龄化是引发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70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方案治疗。定期复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管彩色超声等指标,共随访3年。结果3年结束时,4组之间血糖波动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个血糖波动指标的分层分析显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随血糖波动的增加而呈升高的趋势,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吸烟、高血脂、高龄、腹型肥胖、早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波动有关,而不同的干预方式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P<0.001)。结论早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波动大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高血脂、高龄、腹型肥胖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检查评价我院104例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及股动脉,评估颈动脉及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同时测定患者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脂谱、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HOMA-IR指数。比较伴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与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组上述各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104例患者中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21例(发生率20.2%)。股总动脉检出率高于颈总动脉。AS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舒张压、HDL-C及HOMA-I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诊断的非老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于颈动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对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进行测量,并对血糖、血脂、血压、BMI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并记录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超过1 mm的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空腹血糖水平、BMI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收缩压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当重视对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血糖以及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6例T2DM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测量身高、体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MT〉1mm(伴动脉粥样硬化)者年龄、HbA1c、TC、TG、LDL-C及血压水平均明显高于IMT≤1mm者,HDL-C水平则反之(P均〈0.05);年龄、HbA1c和舒张压(SBP)与T2DM发生AS密切相关。结论年龄、HbA1c和SBP为T2DM患者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33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以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6为切点分为非致动脉硬化表型组(N组)和致动脉硬化表型组(A组),比较2组间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A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尿酸、尿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UMA)较N组明显升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1),冠心病发病率较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AIP与年龄、BMI、腰臀比、HOMA-IR、HOMA-IS、收缩压、舒张压、TG、总胆固醇、VLDL-C、血尿酸、尿尿酸、UMA正相关(均P<0.05),与HDL-C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G、HDL-C、VLDL-C和尿尿酸是AIP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2型糖尿病(T2DM)被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1],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糖尿病(DM)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各种应激、心理创伤均可促使T2DM的发生,T2DM本身也可导致或加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危险因素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对161例病程1年以内、无AS的T2DM患者,以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达标的干预方式,观察干预1年的代谢控制情况及其与颈总动脉(CCA)、股动脉(FA)内中膜厚度(IMT)和(或)AS斑块发生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亚临床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就整组患者而言,干预1年平均CCA-IMT、FA-IMT显著低于基线水平(△CCA-IMT:0.08mm,95%CI:0.06~0.11,P〈0.001;△FA-IMT:0.07mm,95%CI:0.05~0.10,P〈0.001);25例患者(15.5%)发生亚临床A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因素干预条件下与亚临床AS发生密切关联的因素分别为:SBP是否治疗达标(比数比:20.879,95%CI:3.387~128.721,P=0.001)、LDL-C是否治疗达标(比数比:8.047,95%CI:1.706~37.96,P=0.008)、代谢控制达标数目(比数比:2.07,95%CI:1.044-4.103,P=0.037)。结论①多危险因素干预1年能逆转新诊断T2DM患者CCA-IMT及FA-IMT;②SBP、LDL-C是否控制达标及全面代谢控制的程度是影响新诊断T2DM亚临床A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血管成像技术筛查2002年6月至10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414例病程≤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髂总动脉和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析有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1)414例患者中,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者165例,占39.8%.(2)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年龄、收缩压、FBG、PBG、HbA1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年龄增加、收缩压及PBG升高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存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须及早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防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观察新诊T2DM患者(n=161)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多因素干预1年后hsC-RP(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变化。结果亚临床AS组基线hsC-RP高于无AS组[1.34(O、09~6、43)mg/Lus0.56(0.04~7.84)mg/L,P〈0.05];干预1年无AS组hsC—RP较基础值降低(P〈0.01),亚临床As组无此改变。hsC—RP处于上四分位数区间组亚临床AS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30.0%vs10.0%、11.1%及9.8%,P=0.029)。结论轻度升高的hsC-RP能在多因素干预条件下预测新诊T2DM亚临床AS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测定92例老年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Hcy、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叶酸、维生素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糖尿病患者分为IMT正常组(24例)I、MT增厚组(24例)、斑块组(44例);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2例)、不稳定斑块亚组(12例),并进行分析。结果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组逐步升高(P<0.05),并且不稳定斑块亚组高于稳定斑块亚组(P<0.05)。血浆Hcy水平与IL-8呈正相关,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结论Hcy是老年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可能通过IL-8参与动脉硬化的发展;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6例初诊的老年T2DM使用诺和锐30治疗8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8周后FBG平均下降3.44 mmol/L,2hPG平均下降8.52 mmol/L,HbA1c平均下降2.65%.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诊T2DM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低血糖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尝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种干预方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70例(156例完成随访)无AS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强化降糖+降压治疗)、B组(强化降糖+降压+调脂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E0.2g/d)及D组(在B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30丸/d)。多因素干预2年,随访观察四组亚临床AS的发生情况及其代谢的控制情况。结果B组、C组、D组亚临床A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TC和LDL-C水平较基线下降,均显著低于A组,达标率亦显著高于A组;但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显示亚临床AS的发生与干预方案有关。结论在强化降糖、降压基础上加用调脂治疗更有利于减少新诊断T2DM患者亚临床AS的发生,口服维生素E或复方丹参滴丸对其亚临床AS的发生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泰脂安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并高血脂患者,在常规口服降糖药[诺和龙和(或)二甲双胍肠溶片]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口服泰脂安胶囊0.9g,ti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泰脂安治疗后,apoB、TC、TG及LDLC的降低值分别为(0.2±0.1)g/L、(1.4±0.8)mmol/L、(1.1±0.6)mmol/L及(0.6±0.4)mmol/L,HDLC升高值为(0.1±0.1)mmol/L,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而糖基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仅3%的患者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结论泰脂安对糖尿病并发高血脂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BMD)变化的特点。方法测定56例老年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6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M患者(NDR组)和58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ward's)及前后位腰椎BMD,并检测血清骨钙素(BGP)、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Ⅰ型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尿肌酐(Cr)水平。结果DR组的股骨颈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及NDR组〔分别为(0.66±0.15)、(0.76±0.15)、(0.81±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前后位腰椎各部位BMD在DR组BM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DR组(P<0.05)。DR组血清BG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血清PTH、P显著高于NDR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老年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者的股骨近端BMD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而腰椎各部位BMD水平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浆内脂素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B细胞功能、血脂等的关系。方法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常规健康体检及糖尿病初次就诊者95名,按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初诊2型糖尿病组(53例)、糖耐量减退组(7例)、正常糖耐量组(35名);以WHO1998肥胖诊断标准分为超重或肥胖组(50名)、正常体重组(45名)。检测受试者BMI、腰围、血压,测定空腹血浆内脂素、血糖、血脂、胰岛素等。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内脂素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1)。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间血浆内脂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人群中血浆内脂素与空腹血糖(r=0.338,P<0.01)、餐后2h血糖(r=0.340,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r=0.227,P<0.05)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呈负相关(r=-0.296,P<0.05)。在2型糖尿病组,血浆内脂素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正相关(r=0.356,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餐后2h血糖是影响血浆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显著升高,可能是机体针对体内血糖增高、胰岛功能受损所发生的一种代偿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