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后 ,血道、腹腔复发转移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 4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 ,第1天静脉表阿霉素 (吡柔比星 ) 60~ 90mg ,第 1、5天腹腔 5 Fu 1g ,CF 2 0 0mg ,CDDP 5 0mg投药 2次 ,第 2~ 3天CF/5 Fu通过电子泵连续 72小时静脉化疗 ,并对化疗后 1~ 3年生存率进行随访总结。结果  42例病人实施腹腔、静脉双轨化疗后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8%、83 % ,5 2 .3 % ,且并发症与副反应较轻。结论 静脉、腹腔双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分析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连续腹腔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2002-03-2007-03胃癌根治术后的69例进展期患者,早期用腹腔化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行静脉化疗的61例患者作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腹腔化疗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6%、79.71%和65.22%,静脉化疗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05%、68.85%和59.01%。而连续腹腔化疗组不良反应(除腹痛、腹胀外)及复发率均低于静脉化疗组。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简单实用、安全、全身毒副反应小,可有效预防腹腔内复发和转移,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温热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温热化疗组(以下称治疗组 )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术中行腹腔温热化疗 ,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途径化疗。对术后患者随诊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腹腔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9%、82 %、45 % ;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7%、5 8%、3 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治疗组腹腔复发率为 6% ;对照组腹腔复发率 2 4%。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毒副作用无关差异。结论 术中温热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率 ,预防腹腔复发 ,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温热化疗及静脉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 45例病人中 32例为根治术后 ,采用腹腔内注入顺铂 80~ 10 0 mg,每 7~ 10天重复 ,连用 3~ 4次 ,之后给予 FAM方案 (氟脲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 )静脉化疗。 13例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给予 FAM方案静脉化疗配合腹腔化疗。并与对照组 31例根治术后单用 FAM方案静脉化疗的病人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40 .3% (P<0 .0 1) ,腹腔复发率分别为 6 .2 5 %、48.4%。肝转移率分别为 3.13%、32 .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13例晚期病人的近期疗效PR6 9.2 % ,明显优于单用公认的静脉联合化疗的疗效。结论 腹腔温热化疗 静脉化疗不但能有效降低胃肠道肿瘤术后腹腔复发及转移 ,提高 3年生存率 ,而且能提高晚期病人的近期有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中腹腔温热化疗结合MMC-CH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腹腔温热低渗化疗结合术后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C(MMC-CH)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进展期胃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手术结束前43℃蒸馏水恒温腹腔滞留15min关腹,上腹腔置化疗管,一周后活性碳(CH)375mg 丝裂霉素C50mg 37℃生理盐水100ml混悬液通过预置化疗管缓慢注入腹腔内。对照组:手术结束前43℃蒸馏水恒温腹腔滞留15min吸出关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1个月全身静脉化疗。全部病例均采取D2胃癌根治性手术。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24%,43.46%和43.46%,35.58%;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2.64±6.2个月,36.26±5.4个月;实验组较对照组3、5年平均生存率分别提高5.78%和7.88%(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温热低渗化疗结合MMC-CH术后腹腔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生存率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对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卡氏体力状态(KPS)评分、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全身静脉化疗并联合腹腔区域性化疗,可降低胃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腹腔温热化疗并全身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47例Ⅱ ~ Ⅳ期胃癌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先予顺铂80 ~ 100 mg+氟尿嘧啶1 000 mg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第1天)并全身化疗(亚叶酸钙100 mg静脉滴注第2天~第5天,氟尿嘧啶500 ~ 750 mg静脉滴注第2天~第5天,吡柔比星50 ~ 60 mg静脉推注第2天),连用3周期后改为常规静脉化疗,用药:亚叶酸钙100 mg、氟尿嘧啶750 mg、顺铂20 mg均静脉滴注,连用5 d,吡柔比星50 ~ 60 mg静脉推注第1天,至少治疗3周期。结果 7例Ⅳ期胃癌患者CR4例,PR3例;47例期胃癌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97.9 %,2年生存率76.6 %。结论 腹腔温热化疗并全身化疗治疗方法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的近期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研究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治疗效果。对14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n=72)和全身化疗组(n=68)。腹腔热灌注化疗组患者在全身化疗同时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术后生存率及腹腔复发率。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62/72)、60.2%(41/68)和58.3%(42/72)、29.4%(20/68)(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全身化疗组术后3、5年腹腔复发率分别为5.6%(4/72)、27.8%(19/68)和20.6%(15/72)、53%(3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后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洗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2 5例。对照组单纯手术 ,研究组手术加术后腹腔温热灌洗化疗 ,方案 :5 Fu +羟基喜树碱 (HPT)观察其并发症及 1~ 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腹腔 1~ 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8%vs 2 0 %,8%vs 32 %及 16 %vs 6 0 %(P <0 0 5 )。 2年及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 4%vs 48%和 48%vs 32 %(P <0 0 5 )。 1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洗化疗 ,对于防治肿瘤腹膜转移 ,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 ,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方法 对 3 4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行DDP、5 -Fu腹腔内灌注 ,与 3 7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相比较。结果 腹腔组 5年复发率 ( 3 2 % )明显低于静脉组 ( 70 % ) ,5年生存率 ( 74% )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 ( 3 8% )。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对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肝脏转移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卵巢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减瘤术后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成实验组40例(紫三醇联合卡铂方案静脉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化疗组)与对照组40例(紫三醇联合卡铂方案静脉全身化疗组)。分析两组生存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0例病人均完成全部6周期静脉全身化疗,实验组静脉全身化疗期间同期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6次。实验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70%,55%,高于静脉全身化疗组42.5%,32.5%,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晚期卵巢癌减瘤术后的有效辅助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提高晚期卵巢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秀清  方献英  柏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0):2061-2063
目的:评价卵巢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减瘤术后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成实验组40例(紫三醇联合卡铂方案静脉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化疗组)与对照组40例(紫三醇联合卡铂方案静脉全身化疗组)。分析两组生存率、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0例病人均完成全部6周期静脉全身化疗,实验组静脉全身化疗期间同期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6次。实验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70%,55%,高于静脉全身化疗组42.5%,32.5%,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晚期卵巢癌减瘤术后的有效辅助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提高晚期卵巢癌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晚期消化系肿瘤腹腔化疗预后探讨及不良反应的预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侵及浆膜及腹腔淋巴结的消化系肿瘤腹膜种植复发是影响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腹腔内化疗在防治腹膜复发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40例癌肿侵及浆膜或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行全身+腹腔化疗(治疗组),另40例仅予全身化疗而未行腹腔内化疗(对照组)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每例前后2次腹腔化疗分别仅予化疗药(治疗组),和第2次加用利多卡因、甲基强的松龙(预防组)的不良反应预防.结果治疗组1、3、5年生存率为90.0%、72.5%、55.0%;对照组为80.0%、62.5%、37.5%.5年生存率及腹水控制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预防方面,给药组各种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结论腹腔化疗因其腹腔内药物浓度高,剂量大,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对恶性腹水有较好的疗效;腹腔内给予利多卡因等药物预防腹腔化疗不良反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减轻患者化疗的痛苦,对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Zuo Y  Xu M  Shen D  Lu WD  Lu JF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247-249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行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6例 ,腹腔持续温热灌注联合静脉的双途径化疗 3次 ,常规静脉化疗 3次 ;对照组 36例 ,常规静脉化疗 6次。两组化疗均采用LFAP方案 (甲酰四氢叶酸钙 5 氟脲嘧啶 吡喃阿霉素或米托蒽醌 顺铂 ) ,并均于术后 2 1~ 2 8d开始化疗。结果 治疗组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97.8% (45 / 4 6 )和 82 .6 % (38/ 4 6 ) ,对照组分别为 94 .4 %(34/ 36 )和 6 1.1% (2 2 / 36 )。两组 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7.0 %和 80 .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双途径化疗可延长Ⅱ~Ⅳ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降低Ⅱ度以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加腹腔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对晚期胃癌腹腔转移复发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LFHD方案治疗具有腹膜转移的Ⅱ~Ⅲ期胃癌术后病人30例(治疗组),用法:醛氢叶酸(Leucovorin,LV)O.2/次iv,d1-5,氟脲嘧啶(Fluorouracil,5-Fu)500 mg/m2,iv,d1-5;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8 mg/m2,iv,d1~5;顺铂(Cisplatin,DDP)80mg/m2+NS 2000 ml(39-40℃),IPC,d,以上28d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DDP改为静滴。术后1.5年用2-3疗程。并与同期单纯静脉化疗病人42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1、2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O%,63.3%及56.7%,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35.7%,23.8%及21.4%)P<0.05;治疗组重度恶心、呕吐及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8/30及1/30)较对照组(31/42及12/42)显著降低(P<0.05),但腹膜炎及腹痛的发生率(30/30,30/30及0,6/42)显著增高(P<0.05)。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病人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腹腔灌注化疗可引起腹膜炎及腹痛,应给予适当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对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自临沂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选取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选取7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术后化疗组(37例)与术后放化疗组(37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D2根治术,术后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术后放化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两组均化疗4个周期。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治疗后1、3、5年疾病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 术后放化疗组骨髓抑制率(41%)、肝功能异常率(30%)、呕吐恶心率(30%)、白细胞减少率(46%)与术后化疗组(35%、35%、24%、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较术后化疗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3、5年疾病复发率比较,术后放化疗组(8%、14%、16%)较术后化疗组(32%、41%、4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组病死率11%(4/37)较术后化疗组30%(11/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有效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行胃癌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复发分组为早期复发组(60例)与无复发组(30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将60例术后复发患者分组为甲乙丙3组,各20例,分别采用再次手术、姑息治疗及未手术治疗,统计3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早期复发影响因素为瘤体直径和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及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P<0.05;经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为N分期与TNM分期,且新辅助化疗为患者术后保护因素,P<0.05.经再次治疗发现,其中甲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乙、丙组,P<0.05,而乙组略高于丙组,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高危因素主要为N分期与TNM分期,积极采取新辅助化疗及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化疗及手术干预对结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及手术干预对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影响。[方法]13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两组 ,肝动脉插管化疗组(HA)88例 ,全身静脉化疗组(SV)51例。术后3周开始化疗 ,4周1个疗程 ,共6个疗程。每1个疗程中 ,HA组丝裂霉素(MMC)20mg、5_Fu7g;SV组MMC10mg、5_Fu5.25g。术后随访3年 ,观察两组资料的1年、3年生存率。[结果]1年生存率HA组87.5%与SV组50.9%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3年生存率HA组36.4%与SV组15%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后 ,肝动脉插管化疗的预后较全身静脉化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