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己辨治内伤咳嗽注重脏腑辨证,常用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配伍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配伍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与六君子汤及八珍汤合用、六味地黄丸与十全大补汤及补中益气汤、附子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二陈汤等成方,灵活自如,值得效法。  相似文献   

2.
以果蝇为动物实验模型,进行果蝇生存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原方、金匮肾气丸Ⅰ方(附桂∶三补=1∶2)、金匮肾气丸Ⅱ方(附桂∶三补=1∶1)均可延长果蝇寿命(P<0.05),且以金匮肾气丸Ⅰ方效果最好,雌雄分别较对照组延长达23.9%及23.36%;另金匮肾气丸三个组与六味地黄丸组相比,金匮肾气丸Ⅰ方组有显著差异(P<0.05),金匮肾气丸原方组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金匮肾气丸原方中附桂比例应加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不适合手术的较小肾结石(直径<1.0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辨证分为肾阴虚组(治疗A组)、肾阳虚组(治疗B组)各50例,分别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与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排石冲剂治疗.结果 治疗A组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86%;治疗B组治愈率为62%、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愈率为7%、总有效率为35%.两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较小肾结石有效.  相似文献   

4.
治疗糖尿病的具体选方如下:糖尿病直接关联症状:口渴、多饮、多尿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五苓散、八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体力低下、羸瘦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人参汤。作为饮食疗法的辅助疗法(肥胖、脂肪肝病例)选用大柴胡汤或防风通圣散。合并症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损害,无胃肠  相似文献   

5.
曹烨民教授将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分为急性期、慢性期、稳定期进行治疗。急性期以清热祛湿为主,方选茵陈蒿汤合清营汤加减;慢性期以清补并用为主,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茵陈蒿汤加减;稳定期以补益气血为主,方选肾气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脱胎于汉·张仲景金匮肾气丸,见于宋·钱仲阳之<小儿药证直诀>.因小儿纯阳,无须益火,故于肾气丸中去桂附之温燥而存六味之滋润,变温补肾阳之剂而为滋补肾阴之方.钱氏此方,可谓开后世滋阴派之先河.本文从六味地黄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曹烨民教授将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分为急性期/慢性期、稳定期进行治疗.急性期以清热祛湿为主,方选茵陈篙汤合清营汤加减;慢性期以清补并用为主,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茵陈蒿汤加减;稳定期以补益气血为主,方选肾气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相似文献   

8.
郭小舟  闫顺新 《河北中医》2013,(11):1649-1650
金匮肾气丸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的一首著名方剂,为补肾之祖方,后世在该方基础上衍化出许多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金匮肾气丸制方严谨,配伍精当,疗效显著,至今在临床广泛应用。金匮肾气丸由8味药组成: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炮),配伍比例是8∶4∶4∶3∶3∶3∶1∶1,为君一臣二佐三使二。干地黄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药、山茱萸养阴益气,补益肝肾,助君药以补肾精,为臣药;泽泻、茯苓利水泄浊,牡丹皮活血散瘀,和通经脉,为佐药;桂枝、附子助阳生气,为使药。金匮肾气丸组方合理,君臣佐使得当,方性平和,甘淡寒温融于一方,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补肾方剂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MP)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POMP模型大鼠,连续3个月补肾方剂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给药后,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通过雌激素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雌激素水平。体外原代培养成骨细胞,不同浓度(10-100 ng·μL-1)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处理后,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活力,通过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ALP活性,通过RT-PCR实验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ERs(ERα,ERβ,ERRα)Collagen I和p-AMPK表达,通过检测表达。 结果:金匮肾气丸可显著改善POMP大鼠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P<0.05),但六味地黄丸作用不明显。此外,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补肾方剂处理后,浓度为50 ng·μL-1和100 ng·μL-1的金匮肾气丸可有效提高成骨细胞活力,ALP活性和Collagen I蛋白表达,且随着金匮肾气丸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而六味地黄丸对成骨细胞作用不显著。此外,金匮肾气丸可显著提高ERα的mRNA表达(P<0.01)及ERα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AMPK蛋白表达,但对ERβ,ERRα表达影响不明显。 结论:金匮肾气丸可通过促进ERα表达,抑制p-AMPK有效治疗POMP,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改善成骨细胞功能,但六味地黄丸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金匮》肾气丸义理及衍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剂,乃阴阳兼顾,阴中求阳,益肾生气,温补肾阳之总方。其在《金匮要略》中治寒湿脚气、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凡五病。后世师其法而立新方者甚多,诸如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右归丸、右归饮、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补肾阳和补肾阴的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对于脑功能的影响渐为关注,但是对其所调控的蛋白表达的差异性尚有待探讨.为此,作者对两药在小鼠脑海马蛋白质组学表达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小鼠灌胃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7d,取小鼠脑海马,LC-MS/MS定量检测蛋白质,结果显示,在所测5860个有效蛋白中,金匮肾气丸单独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六味地黄丸应为滋阴利水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味地黄丸世人都谓其为滋阴补肾之方,而忽视了其利水渗湿之功。 首先,从组方机理看,方中是以熟地滋补肾阴为主药;辅以山萸肉、怀山药健脾补肝肾养阴而涩精;又以泽泻去肾之湿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火,共为佐使。用药以滋阴药为主辅,化湿祛浊药为佐使,则其功效应是以滋阴补肾为主,兼有利水化湿作用。 六味地黄丸由金匮肾气丸衍变而来。金匮肾气丸的温阳利水作用已为人们所公认,六味地黄丸是在金匮肾气丸原方中减去了温补肾阳的桂枝、附子而保留了滋阴补肾、化浊利水之药。因此可以认为:金匮肾气丸是用于肾脏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13.
腰腿痛的病理机制是肾亏,故补肾是治疗腰腿痛的根本大法。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选用六味地黄丸族的药物治疗伤骨科腰腿痛,疗效显著。根据临床经验,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腰椎肥大性关节炎;知柏地黄丸治疗强直性脊椎炎;七味都气丸治疗神经官能性腰腿痛;八仙长寿丸治疗老年肌营养性腰腿痛;金匮肾气丸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济生肾气丸治疗腰椎间盘髓突出症;十补丸治疗腰椎骨折疏松症;归芍地黄丸治疗腰部软组织劳损等均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金匮肾气丸作为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广泛。后世与其相近的汤药(成药)"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各有特点,本文溯本求源,梳理三者的来龙去脉及大众认识上的误区,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细节,以期为肾气丸的配伍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为应用中药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 ,通过计算机排序选定应用频次最高的白癜风中药方剂和黄褐斑中药方剂各 5首 ,应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显示白癜风治方中白驳片、白癜风丸、柴胡疏肝汤、白蚀丸组酪氨酸酶活性增高 (P<0 .0 1或P<0 .0 5 ) ,通窍活血汤降低 (P>0 .0 5 ) ;黄褐斑治方中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水提物 P<0 .0 5 ,醇提物 P>0 .0 5 ) ,逍遥丸、桃红四物汤增高 (P<0 .0 1) ,金匮肾气丸水提物降低、醇提物增高 (P>0 .0 5 )。提示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桃红四物汤、逍遥丸、白癜风丸、柴胡疏肝汤、白驳片、白蚀丸使酪氨酸酶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6.
金匮肾气丸方出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则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乃填补肾阴的主方。此两方历代医家取其精髓,衍生出一系列补肾良方,应用于临床各科,效果颇佳。笔者以《素问》“腰者肾之府”、“肾主骨”、“肾生骨髓”、“久病则虚”、“虚则补之”及“治病必求于本”为依据,持续交替服用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腰痛65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及文献资料,梳理肾气丸的方源及衍变,并从组方依据、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3个方面辨析肾气丸中生地黄与熟地黄之争,以明确金匮肾气丸的方源,理解生地黄在肾气丸中的地位、作用及配伍依据。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由生(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和附子(炮)组成,区别于现今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且易与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混淆。地黄在金匮肾气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生熟之易,可使整个方剂的作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著名的经典方剂之一,其最早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是从《金匮要略》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北宋名医、儿科学家钱乙,把金匮肾气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两种温补的药物去掉,演变成“六味地黄丸”,即熟地黄、山茱萸、LLI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成为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近年来六味地黄丸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治疗肾、肝、脾之阴不足所引起的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19.
<正>桂附地黄丸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方,金匮肾气丸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组成。而桂附地黄丸则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易桂枝为肉桂而成。其功效不仅具有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作用,而且还能在补阴中生火助阳,使之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主治肾阳虚所至的腰膝酸痛,肢冷,浮肿,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痰饮喘咳,舌淡,脉细无力等症。笔者用桂附地黄丸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丸出自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又名六味丸、地黄丸.本方究其源,可上溯至东汉张仲景之《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丸.六味地黄丸即《金匮》肾气丸去桂枝、附子而成.《小儿药证直决笺正》云:"仲阳意中,谓小儿阳气甚,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舌燥咽干,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