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PE在西方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在我国因缺乏检查手段和足够的警惕,导致误诊、漏诊颇多.现就2例肺栓塞病例,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lism,PTE)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通常所称PE即指PTE.因肺栓塞发病率、病死率及误诊率高,而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误诊率均颇高。因此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现对我院2例典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lism,PTE)是常见的心肺血管急症,约11%的患者在发病1h内死亡,仅29%的患者可得到明确诊断,病死率高[1].衢州市人民医院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肺动脉碎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致急性肺动脉栓塞(PTE) 2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湛满佳 《临床医学》2016,(12):36-3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MR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3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MR组10例,采用MR肺动脉造影技术诊断;CT组24例,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诊断。经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CT组检查结果发现408支肺动脉栓子,MR组发现29支肺动脉栓子,CT组诊断结果与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MR组诊断结果与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与MR组间接影像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PE检出率高,可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子;MR可清晰显示肺叶动脉以上栓子,无法较好地显示肺段动脉栓子,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与3D-CE-MRPA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指不同病因导致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是在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5 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正>肺栓塞(PE)是呼吸系统一种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具有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肺栓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是以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1]。有研究显示我国肺栓塞发病率高达0.1%[2]。我科2018年4月收治1例肺栓塞病人,入院后予以抗凝等治疗,并于入院后第6天在局部麻醉下行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溶栓。经过多学科合作诊治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被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MSCTPA)不但对诊断中心性肺动脉栓塞十分有效,对周围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也很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以肺小动脉收缩、血管壁重塑和原位血栓病灶形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病程中PAH进行性加重,预后较差.其与进行性右性心力衰竭、过早死亡有关[2].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乏力、气促、晕厥、咯血等[3].PAH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其致残率与致死率都非常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近十余年来人们对PAH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多,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AH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动脉栓塞(PE)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各种原因所致栓子(主要来自静脉系统的栓子)阻塞,同时引发广泛肺小细胞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导致急性肺循环或呼吸功能障碍,发病急骤,死亡率高,易误诊、误治,末经治疗病死率20%~30%,诊断明确经积极治疗者病死率2%~8%[1].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动脉及其分支被血栓或外源栓子堵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大多数PE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1]。PE发病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导致检出率低,文献报道[2],未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栓塞症(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及误诊率都很高。在美国,该病的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我国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本就我科1996年7月至2003年6月住院病人中诊断为PE的11例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探讨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18例Wells评分在2分以上,且临床疑诊为PE的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后外理.结果 18例均确诊为PE.PE的直接征象:18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1)中央性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3例;2)偏侧性充盈缺损9例;3)附壁性充盈缺损3例;4)完全性阻塞3例.部分患者可见PE的间接征象:1)肺梗死4例;2)支气管动脉扩张3例;3)胸腔积液10例;4)右室功能不全1例.结论 64层螺旋CT具有快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能清晰显示PE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是临床明确PE诊断及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血管重构为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往往由于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并最终导致患者右心力衰竭而死亡[1,2 ].但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多种药物的应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肺循环阻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由于PE突发率高,误诊率很高,提高医师对PE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是提高PE患者存活率、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三维增强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疑诊肺动脉病变46例及正常志愿接受3DCE-MRPA检查10例.46例均作核素通气灌注检查,4例做肺动脉CTA检查。结果:38例3DCE-MRPA诊断为肺动脉栓塞,其征像为:①血管腔内充盈缺损,血管狭窄或闭塞;②栓塞血管供血区域表现为灌注缺失或血管稀少,3例诊为肺动脉扩张,1例诊为右下肺动脉瘤。结论:3DCE-MRPA是确诊肺栓塞的一种无创,准确检查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 lism,PTE)是PE中最常见类型,通常所称的 PE 即指 PTE.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误诊率很高,文献[1]报道,国内误诊率达80%.现结合我们收治的34例PE患者,分析误诊原因,并探讨误诊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为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肺部监测表明,肺栓塞的可能性高达7%~11%,其中致死性肺栓塞约占3%.由于PE缺乏比较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其误诊率、漏诊率仍很高,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结合我科1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PE病人对目前PE的观察识别中应关注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门子双源CT因其无创、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及强大后处理优势,在心血管疾病检查中有着广泛应用[1-2].随着我院2009年西门子双源CT的应用,MSCTPA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为诊断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3].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肺动脉CTA扫描及高速率注射技术三者结合优化是获得高质量肺动脉CTA影像的基础.现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0月使用肺动脉CTA扫描和高压注射器结合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进行肺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及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