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检测胚胎期小鼠Tbx18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了解Tbx18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 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鼠整胚TBX18 mRNA的表达,用X-gal染色检测Tbx18-Cre/Rosa26R/LacZ 双杂合基因谱系示踪模型小鼠胚胎的报告基因LacZ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胚胎期心脏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 发现在小鼠胚胎期9.5~10.5 d转录因子Tbx18主要在前体心外膜表达,由前体心外膜逐渐迁移定位于心外膜;在11.5~12.5 d的小鼠胚胎Tbx18主要定位于心脏、上下肢、体节及上下唇鄂区域;大于12.5d的小鼠胚胎Tbx18除了上述部位外还定位于肾、输尿管、膀胱等区域.结论 转录因子Tbx18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对小鼠心脏的发育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上下肢、体节、唇鄂、肾、输尿管、膀胱的发育中也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转录因子在生物起搏方面的作用受到了极大关注,无论是离体的细胞实验还是在体直接注射,都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文章就转录因子Tbx18、Tbx3、Shox2在生物起搏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其今后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实验性心肌梗死后成年小鼠胚胎基因Tbx18的表达情况,了解成年小鼠心肌损伤后胚胎基因Tbx18的时空表达特点。方法: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心梗组,用右侧卧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成年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梗死后1、3、5、7 d心脏梗死和周边区Tbx18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结果:手术组梗死及周边区心肌组织Tbx18 mRNA在心梗后3 d及5 d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F值分别为2 778.88、462.36,P值均=0.000);心梗后小鼠心肌组织Tbx18蛋白表达水平在心梗后3 d及5 d明显升高(与心梗后1 d相比,t值分别为7.982、9.307,P值均=0.000),同PCR结果相符;心梗后3 d及5 d免疫荧光结果提示表达部位主要位于梗死区及其周边区域。结论:成年小鼠心肌梗死后胚胎基因Tbx18有一过性激活,心梗后3 d及5 d表达明显,其表达部位主要在梗死及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4.
电子起搏器自应用于临床拯救了无数生命,尽管其不断改进,但仍存在许多弊端,极大地促进了生物起搏器的发展。在过去10年,生物起搏器取得了显著的改善,窦房结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Tbx18能直接将心肌细胞转化为起搏样细胞发挥作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遗留有与长期预后和安全相关的问题。文章对Tbx18在生物起博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共培养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人子宫内膜上皮与小鼠胚胎共培养,了解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观察共培养24、36h及60h后的小鼠胚胎,并分级,结果 1共培养组停留于2细胞胚胎数显著少于对照组;2共培育24、36h后,鼠胚1 ̄3有胚胎比例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60h后,1 ̄3级胚胎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人子宫内膜上皮与小鼠胚胎短期共培养有利于改善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6.
吴铃  赵萸  骆天红  张宏利  李文毅  张芹  许丽红  李果  罗敏 《上海医学》2007,30(12):930-932,F0003
Kruppel类因子(Kruppel-like factor)KLF家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通过调控大量基因的表达,在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及肿瘤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KLF15、KLF2、KLF5、KLF6等家族成员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均扮演  相似文献   

7.
NF-κB/Rel转录因子是由P50和P65组成的同源二聚体以及异源二聚体。它参与许多基因产物的表达和激活,NF—κB/Rel蛋白家族在炎症反应(如调控合成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因子,细胞表面受体,急性期蛋白等)、免疫、应激、细胞生长及癌症发生与生长等诸多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人们  相似文献   

8.
转录因子Ets1和Ets2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Ets家族转录因子Ets1和Ets2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小鼠睾丸发育的调控及其对精原干细胞(SSCs)增殖、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取生后第1、5、10、15、20、25、30、35、40、50和70天的小鼠睾丸组织,对成年小鼠进行白消安10 mg·kg-1腹腔注射,分别在注射后第0、3、5、8、1...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检测小鼠角膜移植后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变化。方法:建立以C57BL/6小鼠为供体,以BALB/c小鼠为受体角膜移植实验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正常小鼠组,B组为自体角膜移植作为对照组,C组同种异基因角膜移植作为实验组,ELASA方法检测小鼠角膜移植后3d、5d、7d角膜NF-kB的活性变化。结果:组织学检查证实,同种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后14d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3d、5d角膜NF-kB的活性升高,7d达到高峰,与原位移植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鼠同种异基因角膜移植后,角膜NF-kB的活性升高,可能参与移植排斥。  相似文献   

11.
COX基因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斑马鱼COX-1、COX-2a基因,研究其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提取24 h斑马鱼胚胎的总RNA,制备DIG标记的COX-1、COX-2a RNA反义探针,整胚原位杂交研究COX-1、COX-2a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COX-1在囊胚期和原肠胚期为弥散性表达,18 h集中表达在后部躯干,到24 h,COX-1在输尿管和远端脊索处有表达,24~36 h,头部表达量高,48 hCOX-1的表达弱。COX-2a在原肠胚期前不表达,在10.8 h开始表达,位于前端神经外胚层,在26 h,COX-2a在前脑、小脑和后脑有特异性表达。结论明确了COX-1、COX-2a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研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鼠脑发育中CDK5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CDK5)mRNA在脑发育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小鼠全胚胎及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结果①全胚胎原位杂交染色发现脑内CDK5 mRNA从胚胎10.5 d(E10.5)开始表达,主要分布于神经上皮的套层细胞内; ②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到从E14到成年期脑内均见CDK5 mRNA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的胞浆与核周,于新生期前后表达达高峰;分布于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许多神经核团.在老年期上述区域CDK5表达均有减弱,部分区域呈阴性.结论表明脑内CDK5作用贯穿了整个脑的发育阶段,且主要参与了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成年后CDK5可能继续保持对某些区域中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NM II-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的时空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胚胎,应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研究NM II-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受精后17和22小时,NM II-C由原先的广泛表达渐渐集中于前脑、中脑和后脑;受精后26和36小时,NM II-C表达分布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受精后48小时,NM II-C表达在脊髓变得很弱,主要集中于大脑。结论:揭示了NM II-C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进程,为进一步探讨其在发育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Rap1基因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规律。方法从斑马鱼胚胎cDNA中克隆Rap1基因片段,将Rap1基因片段和pCS2+质粒进行体外连接重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T3RNA体外转录体系合成DIG标记的Rap1基因反义mRNA探针,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ap1在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斑马鱼胚胎0.75 hpf的细胞分裂连接处、3.70 hpf和6.00 hpf的动物极、12.00~72.00 hpf的脊索神经部位均可见Rap1基因的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Rap1基因在斑马鱼脊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视黄酸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房室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脏前后轴发育即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12.5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给予5×10-8mol/L和10-7mol/L外源性视黄酸处理1.5h。应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观察视黄酸对心脏特异基因vmhc,amhc,nkx2.5和nppa表达的影响。结果vmhc,amhc探针的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视黄酸处理会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前后轴发育异常,表现为vmhc表达细胞的范围缩小,amhc表达细胞的范围明显增大。视黄酸可以明显增强nppa在心脏的表达。视黄酸对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在48hpf后表现得明显。结论5×10-8mol/L和10-7mol/L视黄酸在12.5hpf处理斑马鱼胚胎对斑马鱼心脏早期发生没有影响。斑马鱼发育过程中,视黄酸对心脏的房室分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视黄酸支持心房的分化和发育,同时抑制心室发育。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并优化鸡胚整胚原位杂交的实验,以利于研究鸡胚颅面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转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 RNA反义探针,进而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鸡胚颅面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地高辛标记的 RNA反义探针与体内 mRNA特异性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mRNA表达部位呈现深蓝色,背景颜色较浅为浅紫色,可在保持胚胎结构完整的情况下,清楚观察到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利用优化的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可保持鸡胚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直观清楚地看到基因的时空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颅面部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未分化胚胎细胞转录因子1(UTF1)是干细胞相关基因之一,是参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能促进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调控胚胎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目前,对UTF1的研究大多在干细胞和生殖细胞中,而关于UTF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复发及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其转录和表观遗传胚胎程序可以在癌细胞中重新激活,使癌细胞具有干细胞表型,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为获得更好的疗效,部分学者长期致力于寻找各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其中UTF1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胰腺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谱,对比其功能相关基因随大鼠胰腺发育的变化。方法采用显微分离及提取技术获得胚胎发育不同阶段胰腺组织并提取RNA,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emetrix芯片)对胚胎发育至第12.5天、15.5天、18.5天胚胎胰腺和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具体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胰腺的生物学功能尤其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insulin RNA、amylopsin RNA、GLUT-2RNA等在胚胎第15.5及18.5天显著高表达。结论胚胎第15.5~18.5天直至出生是胰腺功能完善和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以细胞功能成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