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气摄血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多从气血相关的理论进行论治,气不摄血证是ITP临床常见的证型,补气摄血法是常用的治法。与西医相比,中医补气摄血的思路更好的抓住了止血这一关键矛盾,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而副作用小的治疗目的。对ITP的研究,应探索与ITP证候具有特异性的关联性指标,尤其慢性ITP,临床多表现为气不摄血证,应从中医气血相关理论,结合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深入探索ITP气血相关的物质基础以及气不摄血证的形成过程,验证益气摄血治疗ITP的临床疗效,阐明益气摄血治疗ITP的疗效机理,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4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各组间的总趋势是:气虚不摄组>阴虚火旺组>血热妄行组、瘀血阻络组>正常人.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相关抗体(PA)g)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g),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相关抗体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4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在各组间的总趋势是:气虚不摄组>阴虚火旺组>血热妄行组、瘀血阻络组>正常人。从血小板相关抗体(PA)g)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 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患。我们对103例ITP 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测定了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等项实验指标,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肾藏精生髓化血理论,从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两方面分析从肾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在基础理论方面,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今文献,从生理、病理、治疗3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肾"与现代医学"肾脏"的关系;在临床实践方面,通过检索与整理近5年相关文献,分析了中医药治疗ITP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中医补肾方药能明显提升血小板数量,改善临床症状。结论:本研究可为补肾方药治疗IT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不足,以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中西医血液病专家共识将ITP的中医病名命名为"紫癜病"。ITP的中医病因复杂,外感内伤均可致病,病机主要为外感邪热,血热妄行;脾气虚损,气不摄血;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近年来研究表明,从中医临床实践到实验研究,中医药在治疗ITP的作用机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抑制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及改善血小板功能;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及血小板生成增多;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使其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平衡。本文就中医药干预ITP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评价中医药治疗ITP的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医证候分型与免疫学改变关系,应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了66例ITP患者与53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亚群)、成熟B淋巴细胞、NK细胞、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和血浆抗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分析了它们与中医辨证分型、年龄、血小板计数、病程和免疫球蛋白间的关系。结果显示:T亚群和PAlg的改变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按血热妄行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的顺序,T亚群和PAlg改变逐渐明显,年龄与病程依次递增,和各型轻重程度相吻合。中医各证型间不仅差异显著,还各有特点。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能生血、气能摄血”等理论,中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多从气血角度出发。文章以气血角度分别从理论研究、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医药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得出此治法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及改善临床症状上有良好疗效。研究指出,气不摄血型ITP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常,存在血管损伤。表明可以通过从不同中医证型的ITP患者的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差异来寻找与ITP特异性的指标,并通过研究中医药调节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修复ITP患者的血管损伤来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志雄 《新中医》1993,(7):49-50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研究ITP的现状作了简要的总结、分析,免疫学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补气养阴、活血祛瘀药物对免疫调控的影响等研究,将对进一步认识ITP的发病机理、提高中医疗效有较大意义。根据这些思维、采用健脾气、滋肾阴、活血祛瘀等药组成的紫癜灵,用治慢性ITP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文中还提出对目前ITP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邓成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目前已公认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ITP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归之为血证范畴。西医治疗本病首选激素,但使用激素副作用明显,且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中医治疗本病能明显改善出血症状,稳定性好,越来越多的ITP患者求治于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血液病专科医疗中心主任邓成珊研究员采用中医为主方法治疗ITP,临床疗效显著。笔者跟随邓老临诊多年,将邓老治疗ITP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TP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52例IT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辨证施护组各26例,常规护理组按常规护理进行,辨证施护组按各辨证分型特点施护。结果:辨证施护组与常规施护组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194,P=0.028)。结论:对ITP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能有效促进ITP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以现代医学研究来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分型及中药疗效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重要进步。本文对目前ITP的中医辨证及方药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 1.1 巨核细胞数量、形态分类及DNA含量与ITP中医分型 辛氏等[1]观察ITP病中医证型与巨核细胞(MR)的数量,形态分类及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热妄行型各指标均增高,差异显著(P<0.01);气不摄血型 MR的数量及DNA值最低,有显著差异(P<0.01);阴虚火旺型产板MR最低(P<0.001)。可见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正是体内正邪交争…  相似文献   

1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d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a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可以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等相关免疫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的生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指标,从而达到治疗ITP的作用。故本文从ITP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体液免疫的角度综述了中医药治疗ITP的相关实验进展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低毒副、多靶点的优势,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多条通路以及多个环节,最终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4.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中医药治疗ITP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主要从ITP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研究和中医药治疗ITP的机制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ITP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新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中医治疗时分实证型和虚证型,实证型类似于急性或慢性ITP急性发作,虚证型多见于慢性ITP患者。实证型中医治疗多按照外感风热毒邪、邪热迫血妄行辨证,以清热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59-66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中医学家将ITP中医病名称为"紫癜病"。慢性ITP中医病机多与"脾不统血"密切相关,文章基于"脾统血"理论浅析从脾论治IT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均提示从脾论治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体现中医从脾论治ITP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文献相关论述的汇总与分析,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中医病因和发病机制,认为外感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最终导致脉络受损,气血失常,血溢脉外,而发为ITP;其病理机制不外邪、热、虚、瘀,正虚为本,邪气为标,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目前公认绝大多数ITP是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因此,本病又称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ITP和慢性ITP.按照年龄又可以分为成人ITP和儿童ITP两大类[1]。ITP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属于中医“血证”、“衄血”、“发斑”、“虚劳”范畴[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许华教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许教授治疗小儿ITP门诊处方并建立相关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许教授治疗ITP用药规律分析,包括统计用药频次、用药归经与四气五味频次;分析药物组合关联规则;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提取核心组合;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提取新处方组合。结果收集筛选许教授治疗小儿ITP的验案134则、方剂232首,分析得出许教授治疗小儿ITP的常用中药有仙鹤草、侧柏叶、白茅根、茯苓等25味,核心组合模式14组,包含8味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0条药物关联规则,并演化得到3首治疗小儿ITP用药新方。结论本研究较好地体现了许教授治疗小儿ITP的用药规律,即重视从血分入手,重视顾护脾气,调畅气机,活血化瘀,防治外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L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TP)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以探讨该病之病机。方法:观察89例慢性ITP患者,男31例,女58例;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将其分为脾虚失统组、肾虚阴亏组,观察比较两组雌二醇(E2、睾酮(T)、T淋巴细胞亚群碌NK细胞不同及性激素与细胞免疫之间相关分析。结果:慢性ITP脾肾亏虚证患者E2值明显升高,以肾虚阴亏组升高为著。E2值高于正常范围病例数的百分率,肾虚阴亏组明显高于脾虚失统组。肾虚阴亏组NK细胞活性值明显低于正常。结论:慢性ITP脾肾亏虚实质是E2升高,直接和间接引起免疫紊乱,终致骨髓增殖、分化、成熟障碍,肾虚内函主要是性激素和免疫紊乱致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破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