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方剂龙胆汤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龙胆汤,疗程为连用14~21d。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提高(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胆汤联合西医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马柱 《临床医学》2010,30(7):89-9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作为治疗组,剂量为400 mg/(kg.d),连用5 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CK、CK-MB、HBDH、cTnI)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能较快改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自觉症状、体征,恢复心肌酶、改善心电图,提示IVIG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缩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01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取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82.0%)明显低于观察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恩平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热、疱疹、呕吐、惊颤、神经系统受累等主要体征与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1.89%)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呕吐消除时间、惊颤控制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能迅速改善症状,加快恢复,改善预后,对降低危重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54-3956
观察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高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快,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97-3798
选取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41例仅用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征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体征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迅速减轻发热、脑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无环鸟苷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探讨无环鸟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HS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无环鸟苷5~10mg/kg·d,疗程10~14d,对照组用三氮唑核苷10~15mg/kg·d,疗程10~14天,观察治疗后体温正常天数,意识清醒、肢瘫恢复、头痛呕吐消失、心电图好转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及好转率、死亡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除心电图好转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环鸟苷早期及时治疗HSE,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惊厥恢复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伤残率等。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伤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中,康复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还能够缩短患儿惊厥恢复时间、平均出院时间,降低患儿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VM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剂量为400 mg/(kg.d),连用5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CK-MB、cTnI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的改善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能较快改善急性VMC患儿的自觉症状、体征和恢复心肌酶,改善心电图,提示IVIG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VM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者121例,在使用地塞米松、阿与匹林片治疗的基础上,其中52例(A组)采用静脉用IVIG1g/(kg.d),69例(B组)采用静脉用IVIG0.4g/(kg.d)。连用2d,比较两组治疗后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急性期症状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及阿司匹林片基础上相对小剂量静脉用IVIG[0.4g/(kg.d)]与大剂量静脉用IVIG(1g/kg)治疗川畸病的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菌、止泻、补液等积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9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干预组,在患病早期即采取多项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措施;选取2008年1—9月所收治的105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对照组,只采取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出院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Glasgow评分、Fugl—Meyer评分、EEG和平均住院日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4,P〈0.01)。出院时干预组患儿的Glasgow评分、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儿在EEG恢复正常方面较对照组提高,在平均住院日方面缩短。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即开展多项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的预后,提高其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针0.5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 d,之后渐减量。治疗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 d,之后渐减量;免疫球蛋白1 g/(kg·d)静脉滴注,疗程1~2 d。对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可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序贯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序贯治疗与护理。方法对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案:静脉-口服序贯治疗组、连续静脉治疗组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静脉治疗时间、住院日、输液次数、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抗生素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同,但序贯组的静脉用药时间、输液次数、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静脉组(P<0.01),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静脉组(P<0.01),平均住院日亦少于静脉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序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有更加合理的成本-效果比。护理上要注意合理选择血管,指导老年患者正确服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次间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败血症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抗生素单次与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速度、住院天数和退热天数上的差异.[结果]在其他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抗生素时CRP下降天数、住院天数、退热天数均低于单次输注组.[结论]抗生素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次间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败血症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抗生素单次与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速度、住院天数和退热天数上的差异。[结果]在其他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抗生素时CRP下降天数、住院天数、退热天数均低于单次输注组。[结论]抗生素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性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更昔洛韦,对照组30例应用利巴韦林,7~10d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冬眠疗法"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的住院情况、降温效果、护理后的语言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降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语言与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可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抽搐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语言、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液量及输液方式与新生儿硬肿、水肿发生的相关性,寻找适合早产儿输液的最佳方式。方法选取62例胎龄34~36+5周,体重≥2 k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新生儿室护士对新生儿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的控制,比较不同输液方式是否对治疗有影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 、C三组。 A组:控制总入量,按常规速度输液(5~6滴/min);B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24 h持续泵入控制输液速度,然后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对比,观察其疗效。三组液体量控制方法均为生后1~3d总入量(包括奶量、饮水及输液量)分别为50 ml/kg、60 ml/kg、80 ml/kg,4~7 d 100 ml/kg,每天根据患儿摄入奶量和饮水量调整输液量,输液量也包括肠外营养液:氨基酸、脂肪乳,所有用量均参照新生儿静脉营养治疗要求配置浓度〔2〕。结果 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24 h持续泵入)治疗效果最好,水肿、硬肿的程度及输液并发症减轻、患儿的总费用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 P<0.05)。此方法优于A组(控制总入量,按常规速度输液5~6滴/min )、B组(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液体输入完成后结束本日治疗,不需要24 h持续泵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 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24 h持续泵入)疗效最好,水肿、硬肿并发症最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20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前后血清中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及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两组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例次、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病死率等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