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检测3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诊室脉压(CPP)、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根据24h平均脉压(24hPP)、CPP水平分别分为A、B、C、D四组;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和无LVH组,对不同水平24hPP和CPP所对应的LVMI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hPP和CPP与LVMI直线相关分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24hPP与LVMI的相关性明显强于CPP。提示高血压患者脉压与LVH有密切关系,24hPP更能反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无心脏病病史的老年T2DM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A组)、高尿酸血症(B组)两组;均行彩超检测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E峰及A峰血流速度,计算E/A比值、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与A组比较,B组LAD、LVDs、LVDd明显增大,IVST、LVPWT、LVM、LVMI明显增加,E/A比值变小,EF、FS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老年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明显,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异常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对14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其分为LVH组(A组)63例和非LVH组(B组)78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参数与LVH的关系。结果(1)A组与B组比较,24hSBP、dSBP、nSBP、nDBP和24h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A组与B组杓型血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LVMI与24hSBP、dSBP、nSBP、nDBP、24hPP正相关(r=0.140~0.479,P〈0.01或0.05),与SBPF、DBPF负相关(r=-0.395,-0.376,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水平、昼夜节律对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动态脉压(24h APP)及动态脉压指数(24h APPI)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1例,入选患者均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按24hAPP分为低脉压组(24hAPP60 mmHg,n=136)和高脉压组(24hAPP≥60 mmHg,n=55);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的数值,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脉压组24hAPPI、LVMI、24 h收缩压(24hSBP)的水平大于低脉压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24hAPP、24hAPPI、24hSBP为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4hAPPI为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APPI可能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h平均脉压(24hP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PP水平分为A组(24hPP<40mmHg)、B组(40~50mmHg)、C组(50~60mmHg)、D组(60mmHg≤24hPP)四组,行超声心动图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查。结果高血压患者,随着24hPP水平的增宽,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E/A)值减少、E峰减速时间(DT)值增加,24小时尿微量蛋白增多(P<0.05~0.01)。结论24hPP对左心室功能损害及肾功能损害有预测价值,高血压病患者随着24hPP增宽更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及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及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分级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层。检测并比较各组BNP水平以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高血压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危险度增高,BNP水平也不断升高(P〈0.05或P〈0.01)。BNP水平与LVMI、IVST、LVPWT、LVEDD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与E/A呈负相关(P均〈0.05)。除1级高血压患者外,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中伴左室肥厚者的BNP水平均较无左室肥厚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病情、评价左室结构与功能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与老年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疗养员血压相对稳定(不停用原有的降压治疗措施)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动态血压、脉压以及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进行分组及统计学比较。结果:(1)随着脉压的增大,左室重量指数LVMI、24小时平均心率(24hHR)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2)相同脉压下,不管血压控制如何,LVMI无显著性差异;(3)左室肥厚组的动态脉压、收缩压及24h心率较非肥厚组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动态脉压的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3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平均脉压(ABPP)分为≥60mmHg组和〈60mmHg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并计算LVMI,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mmHg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值、夜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值、24h平均收缩压负荷值及LVMI明显高于ABPP〈60mmHg组;24hABPP增大,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949,P=0.00)。结论脉压增大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时,不仅要控制血压在理想水平,还要尽可能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脉压(PP)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用动态血压记录仪监测动态血压,根据血压检测结果按24h平均脉压(ABPP)分为≥60mmHg组和<60mmHg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内径(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射血分数(EF)、左室重量(LVM)及重量指数(LVMI),并将两组年龄、性别及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在年龄、性别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2)ABPP≥60mmHg组的LVMI及影响LVMI的3大因素EDd、IVST、LVPWT的值高于ABPP<60mmHg组,EF则低于<60mmHg组(P<0.01)。(3)对两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例数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24h平均脉压增大与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逆转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对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LVH)的逆转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病伴LVH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应用卡维地洛片;倍他乐克组内服倍他乐克片.两组均连续用药2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6周后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出左室重量,再除以体表面积得出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卡维地洛组治疗后IVST、LVPWT及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LVDd无明显变化;而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可有效逆转LVH,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较倍他乐克更有益于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脉压高低被分为≤60mmHg和〉60mmHg两组。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求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脉压组年龄较大.LVMI显著高于低脉压组[(135.3±23.5:(115.7±25.2),P〈0.01]。结论:24h脉压高者更易发生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及肾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6例老年患者依据病史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B组),另选10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观察上述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肌酐、血清胱抑素、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测量指标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值.结果 B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B组患者的FBG,PBG及HbA1c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及B组患者的LVEDD,IVST,LVMI,RWT及PWT水平明显高于C组,并且B组患者的LVEDD,IVST,LVMI,PWT及RWT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患者的E/A值明显低于C组(P<0.05).并且B组患者的E/A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紊乱可能与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下降有关,临床中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给予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加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才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率振荡现象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率振荡现象(HRT)及临床意义。方法人选2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及24h心电(Holter)记录,计算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偈)。以LVMI男性〉125g/m2.女性〉120g/m。和(或)室间隔厚度(IVST)〉12mm作为左室肥厚(LVH)标准,分为LVH组及左室正常组。结果LVH组TO及TS分别为(1.19±0.84)%及(4.23±0.85)ms/RR,左室正常组分别为(-0.54±0.86)%及(6.81±1.22)ms/R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H组异常TO及偈比率与左室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LVMI显著相关,P〈0.05。TS与LVEF、IVST显著相关,P〈0.05;与LVEDD及LVMI显著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患者的HRT明显减弱,提示高血压合并LVH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脉压(PP)与心血管重构(颈动脉肥厚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用超声检测76例MS患者和51例非MS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分析MS患者的颈动脉肥厚、左室肥厚与PP的关系。结果(1)2组患者在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PP、IMT及LVM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在MS组中,患者PP增高则颈动脉IMT及LVMI也增加,而颈动脉肥厚及左室肥厚组的PP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MS患者脉压增高与心血管重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β受体阻滞剂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卡维地络联合咪达普利组(A组)和卡维地络联合缬沙坦(B组),每组各48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于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络联用缬沙坦与联用咪达普利一样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以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3 例,根据测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LVH 组71例和心肌正常(NLVH) 组72例.另选6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4 mg/d,早餐后口服,连续治疗2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mm),计算LV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TGF-β1浓度,样本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LVH 组患者IVST、TGF-β1浓度均升高(P<0.01),NLVH 组患者TGF-β1浓度升高(P<0.01),LVH 组患者治疗前IVST、TGF-β1浓度亦高于NLVH 组(P<0.01).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后,LVH 组患者较治疗前IVST、TGF-β1浓度均下降(P均<0.01),NLVH 组患者较治疗前TGF-β1浓度下降(P<0.01).以LVH组LVMI和TGF-β1做直线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0.6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并在 LVH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培哚普利可能通过降低 TGF-β1逆转 LVH.  相似文献   

17.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分别作24小时动态血压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24h动态血压(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的关系。结果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有相关性(分别为前者:r=0.415、P〈0.01,r=0.363、P〈0.01;后者:r=0.336,P〈0.05,r=0.346,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24h平均收缩压增高、24h平均脉压增大而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8.
左室肥厚与单纯收缩,舒张或双期血压增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单纯收缩期(ISH)、单纯舒张期(IDH)或双相高血压(TH)上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将病人分为4组:1.对照组(n=27)平均收缩压<140mmHg,平均舒张压<90mmHg;2.ISH组(n=16)平均收缩压>140mmHg,平均舒张压<90mmHg;3.IDH组(n=31)平均收缩压<140mmHg,平均舒张>90mmHg;4.TH组(n=19)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平均舒张压>90mmHg。超声心动图检测或计算舒张末期左室内径(EDD)、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LVST,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ISH、IDH及TH组LVMI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ISH和IDH间、IDH和TH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LVMI明显大于偶测血压增高者。双期血压均高者左室肥厚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