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中营养素需求量要求。方法用体检、生化分析和饮食干预等方法对200例患者透析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腹膜透析干预组的血脂、血糖和PaCO2、红细胞、血浆白蛋白、钙、铜及铁含量与腹膜透析对照组相比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后,适当的膳食干预可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6,(1):60-6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住院费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8例,分析可能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并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有住院天数、慢性肾衰竭分期、透析费用、入院情况、出院情况和年龄等,其中,透析费用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制透析费用是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经济负担的关键,加强肾衰竭的诊治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制度、加强医院医疗成本的管理及加强肾衰竭患者的宣教是控制透析费用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尤其要以缩短透析次数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探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饮食治疗干预,以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延缓透析时间。方法通过临床路径对42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治疗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不同阶段进行系统的营养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清前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结果 42例患者经营养治疗及护理后营养不良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后前蛋白、尿素氮低于治疗前,而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做好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治疗患者的营养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延缓患者透析时间。  相似文献   

4.
高卓  穆大为  隋丽娜 《安徽医药》2014,18(3):510-512
目的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以透析和非透析分组,观察两组病人大动脉僵硬度情况及血脂水平,探讨血脂异常和大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共103例,其中未进入透析的患者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1例,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同时检验血脂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BaPWV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值,透析组患者BaPWV、ABI异常率高于非透析组患者,能够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血液透析患者比例为11.5%,高于非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率均较高,其中血液透析患者三酰甘油异常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均高于非透析患者;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结论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普遍,动脉硬化程度较重;透析患者动脉僵硬度异常率、脂代谢异常率均较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高;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能有利于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诱导透析治疗顺应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且达到透析标准需行诱导透析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健康教育组分别在诱导透析治疗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及对照组在诱导透析治疗顺应性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组对诱导透析治疗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从诱导透析治疗顺利过渡到规律性透析治疗;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护士对工作的责任感,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方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比较血液透析而言,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需体外肝素化等优点,对于无法建立血瘘管及无条件做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腹膜透析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腹膜透析方法有持续循环式腹膜透析(CCPD)、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间歇性腹膜透析(IPD),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最好[1]。从2001年11月~2014年8月,本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近400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无肝素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同时给予精致护理,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本组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经过精致护理均救治成功,无死亡病例。无肝素透析治疗未引起或加重出血并发症,无发生透析器凝血而需要更换材料继续透析者。结论无肝素透析技术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的有效方法,给予精致护理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肠透析方法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采用中西药结肠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3例,有效17例,稳定8例,恶化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结论中西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3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对照组16例接受常规剂量初次腹膜透析,研究组16例接受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结果:研究组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肾皮质厚度、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尿素整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一方面可以实现充分透析,另一方面可以使肾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目前已成为全球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维生素D在慢性肾病患者中普遍缺乏,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与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维生素D代谢均有密切的关系。活性维生素D在非透析和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中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包括尿毒症血液透析)的血浆y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有否血液透析分为透析组22例;非透析组21例进行观察,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各组血浆vWF含量,并对透析组患者血浆vWF含量与透析月数之间;非透析组患者血浆vWF含量与血肌酐之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浆vWF含量为193.65%±39.39%.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组患者血浆vWF含量为262.18%±59.75%;非透析组患者的vWF含量为224.10%±55.92%,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而且透析组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非透析组血浆vWF含量与血肌酐之间无线性关系(r=0.213 4,P》0.05);透析组血浆vWF含量与透析月数之间也无线性关系(r=0.185 2,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系统损害,从而导致血浆vWF含量升高;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重其损害.  相似文献   

12.
冯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114-115
目的探索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透析中高血压(透析中或透析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升高≥15 mm Hg)的发生率。结果经3个月观察后血液透析组(HD组)63例患者中发现有11例患者符合透析中高血压标准,发生率18.3%,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6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符合透析中高血压标准,发生率3.2%,两组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的辨证施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所致贫血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自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住院贫血状态观察表,入院第一天及出院前一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改善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血尿素氮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的患者早期进行中医的辩证施护,可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取延伸护理对生存质量与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参考护理方式差异性将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的52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组,将行传统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n=26),将行延伸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n=26),计算两组患者统计结果。结果实验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疼痛评分对比参照组P <0.05,统计学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将延伸护理应用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具有借鉴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3例患者(PD组)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41例患者(IHD组)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r和BUN水平均下降,透析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患者与IDH组相比,两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IDH组患者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2%(5/43)和14.63%(6/41),两组患者的透析后并发症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血液透析基本一致,且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纠正酸中毒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纠正酸中毒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对52例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纠正酸中毒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纠正酸中毒治疗后肾功能无明显恶化,部分患者肾功能甚至明显改善。结论纠正酸中毒治疗能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疗效。方法对腹透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通过提高腹膜透析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了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腹膜炎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腹膜炎的病因分析与观察和防护,从而降低了CAPD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与社会复归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慢性功能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尿毒清颗粒高位结肠透析并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及尿毒清颗粒高位结肠透析后,肾功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缓解;总有效率为90%。结论尿毒清颗粒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改善肾功能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间进行结肠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肝(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指标变化进行总结,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共120例,经结肠透析治疗前后指标明显好转。结论结肠透析对CRF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延缓发病速度。  相似文献   

20.
毕光宇  魏丛军 《首都医药》2006,13(18):39-3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透析组30例,非透析组24例,给予rHuEPO150IU/kg/周,分2~3次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肾功能、血压、自觉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b、HCT均显著升高,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rHuEPO对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及非透析患者贫血疗效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