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胸腺肽组、干扰素组及联合治疗组,观察3组治疗6个月至1年后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血HBVDNA的阴转率及治疗6个月后随访半年的HBVDNA的阳转率.结果 治疗6个月至1年后联合组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的阴转率,YMDD变异复常率均高于单用胸腺肽组、干扰素组,随访半年的HBVDNA的阳转反跳率、谷丙转氨酶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腺肽联合干扰素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6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B组单给予干扰素治疗,对治疗结束及随访6月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进行对比。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A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73.3%和70%,B组分别为25%和21.4%(P〈0.01);治疗结束及随6个月A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6.6%和66.7%,B组分别为42.8%和35.7(P〈0.05);随访6个月ALT复常率A、B两组分别为83.3%和42.8%(P〈0.01),两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随访6个月ALT复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治疗结束时A、B组分别为86.7%和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协同作用,增加持续应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H1次,疗程12个月,同时口服葡醛内酯(肝泰乐)、肌苷片等。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迈普新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用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及停药后观察6个月,两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HBeAg转阴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慢性乙型肝炎90例,分大剂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组,大剂量胸腺肽组和干扰素组。结果表明,大剂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可以促进ALT复常,促使HBeAg、HBcAg、HBV-DNA阴转率与对照大剂量的胸腺肽治疗及干扰素治疗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故认为大剂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是阻断或抑制HBV复制且疗效显著的一种新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12个月;胸腺肽α1 1.6mg三角肌注射,1周2次,疗程12个月;苦参素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对照组102例,采用苦参素、拉米夫定治疗,剂量、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和肝功能复常率、HBV标志物和HBV—DNA阴转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朱长林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72-172
目的:研究益肝灵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经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轻、中度)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阳性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益肝灵加干扰素和单用干扰素组,疗程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正常较对照组显著,尤以病毒复制指标转阴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肝灵、干扰素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两者合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胸腺肽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观察41例应用胸腺肽与26例未用胸腺肽的慢性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与血清学HBV标志物的变化,两组对比并用X^2检验处理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HBeAg、HBc-IgM、HBV-DNA的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结论: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c-IgM转阴效果较好,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干扰素-α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干扰素-α300万IU每日肌肉注射2周(诱导期),后用300~500万IU每周3次肌肉注射6个月,苦参素0.6g静脉滴注1~3个月(其中26例使用苦参素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在必要时加用护肝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抗病毒而只给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并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ALT、AST、HBeAg转阴率、HBeAg与HBeAb转换率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文献资料分析进行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既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又能够较单用干扰素-α增强抗病毒的效果,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桂霞  孙德荣  孙丽杰 《医学综述》2009,15(14):2218-2219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干扰素无效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扰素治疗无效的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胸腺肽组及联合治疗组,观察3组治疗3个月前后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血清HBV-DNA的阴转率及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半年的HBV-DNA的阳转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的阴转率均高于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组。随访6个月,3组血清HBV-DNA的阳转反跳率,谷丙转氨酶与总胆红素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肝口服液2号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用胸腺肽注射液60mg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同时配合养肝口服液2号口服,30ml/次,2次/d,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随症加减用药。对照组用甘利欣注射液150~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肝功能正常后改为甘利欣胶囊1:3服,150mg/次,3次/d。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胁痛、腹胀、便溏、乏力、衄血、肝脾大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降低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改善白蛋白/球蛋白(A/G)方面,以及促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方面,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肝1:3服液2号合胸腺肽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断或抑制HBV复制,且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杨喜凤  张明亮 《医学综述》2007,13(23):1793-1795
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管生成的每个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酶,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现以VEGF、MMP-9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与肿瘤侵袭转移(尤其是胃癌)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我有一个叫Betty的病人,她今年75岁。从我认识她以来,她就一直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到现在已经快30年。尽管做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置换,她还是痛得很厉害。而最近丈夫的去世使她的病情更糟了。现在,她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过去对她最有效的止痛剂即将从市场上消失。  相似文献   

16.
孙福金  吴广胜 《医学综述》2008,14(2):175-177
血管新生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白血病血管新生现象,VE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新生调节因子,白血病细胞不仅分泌VEGF还不同程度的表达VEGF受体,VEGF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动态检测血清VEGF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白血病的状态和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对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综述VEGF及其受体与白血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两项新的研究显示,在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方面控制心率不仅与控制心律的疗效及操作相当,而且更加经济、安全。因而我们可以推测由于药物控制心率副作用较少,可能会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I have a patient called Betty. Betty is 75 and is weighed down by more than her share of troubles. She has had severe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as long as I have known her - which is approaching 30 years. Her pains, which are still severe despite hip and knee replacements, have been augmented by the recent death of her husband. Now she faces a further hurdle: the painkiller that is most effective for her is about to be withdrawn.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一项横断面调查报告称,脑瘫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生活质量相近。500名年龄在8到12岁之间的脑瘫儿童通过一种最近起用的Kidscreen评分系统给自己生活的10个方面打分。他们的答案与一般的健康儿童不相上下,并且在某项领域—对学校环境方面,脑瘫患儿似乎比健康儿童更快乐。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美国某些重要卫生组织预言,美国将面临医生过剩的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些政策,限制医生数量的增长。然而,这种预测并未变为现实。在11年后的今天,美国或许要面临医生短缺的局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