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明胶海绵夹乳胶片隔离法治疗鼻中隔鼻甲粘连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原因引起鼻甲与鼻中隔相对应粘膜面损伤 ,可造成鼻中隔与鼻甲粘连 ,手术分离后处理不当 ,极易再度粘连。 1 995年至今我们采用明胶海绵夹乳胶片隔离法治疗鼻中隔与鼻甲粘连 54例 ,经 1个月以上观察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4例 ( 67侧 ) ,男 40例 ( 51侧 ) ,女 1 4例( 1 6侧 ) ;年龄 1 5~ 50岁 ,平均 34岁 ;病程 :术后 1个月~ 2年 3个月。症状 :鼻塞 ,头痛。检查 :54例( 67侧 )鼻中隔与下鼻甲均有不同程度粘连 ,其中伴有鼻中隔偏曲 3例 ,鼻息肉复发 2例 ( 3侧 ) ,粘连侧下鼻甲肥大 6例 ( 6侧 )。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并下鼻甲肥大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 55例以鼻塞为主诉的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外移术;鼻中隔矫正组22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联合手术组中25例痊愈,8例有效,治愈率75.8%,好转率100.0%;鼻中隔矫正组中7例痊愈,11例有效,4例无效,治愈率31.8%,好转率8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鼻窦CT结合鼻内镜技术实施针对性的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外移术治疗,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符合功能性治疗的原则,可使鼻塞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矫正手术中下鼻甲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引起临床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形,主要症状为鼻塞,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行鼻中隔矫正手术。但是临床上鼻中隔偏曲的病人往往有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目前对鼻中隔病人是否同期行下鼻甲手术,看法不一,2000年3月~2004年5月我科对鼻中隔偏曲有下鼻甲肥大病人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同时行下鼻甲成形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3月~2004年5月我们根据临床表现、专科和CT检查诊断为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112例住院病人。按病人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①治疗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年龄28~5…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99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采用鼻内镜手术,行鼻中隔矫正术;用4mmStryher微型电动切割器作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结果随访6~30个月,该方法对199例均能彻底地矫正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后段的鼻中隔偏曲,能安全有效地减少下鼻甲体积,满意地改善病人的鼻腔通气,防止术后鼻腔干燥结痂及并发萎缩性鼻炎。仅有1例病人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结论该方法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手术比较,更加安全有效,既能保持疗效持久,又能保存下鼻甲的正常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2002年4月~2004年9月应用双极射频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鼻腔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17~69岁,平均39·7岁。病程1~15年,平均6年。8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腔检查下鼻甲与鼻中隔相贴。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13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20例,下鼻甲桑椹样变合并鼻中隔偏曲2例,下鼻甲轻度息肉样变合并鼻窦炎21例,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鼻息肉样变合并鼻窦炎5例。对照组:取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类似病例53例为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72.7%)溢泪症状消失,3例(27.3%)溢泪症状好转。7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塞痊愈10例(90.9%),好转1例(9.1%)。结论下鼻甲肥大为功能性溢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溢泪。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的比较,评估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 将40例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A组)行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对照组(B组)行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 990年3月起采用鼻中隔下鼻甲黏骨膜部分粘连术治疗萎缩性鼻炎83例( 1 5 2侧) ,经2~9年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3例中,男2 7例,女5 6例;年龄2 2~5 6岁。病程4~30年。双侧69例,单侧1 4例。轻度萎缩性鼻炎1 2例,中度62例,重度9例。1 .2  手术方法采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及切口浸润麻醉,部分患者加术侧眶下孔麻醉。直接用小钩刀和耳科剥离籽在下鼻甲、鼻中隔对应黏膜处:鼻中隔黏骨膜瓣以瓣膜后缘为基底(图1A)、下鼻甲黏骨膜瓣以近下鼻甲前端附着点为基底(图2B) ,形成0 .8~1 .5cm2 的黏骨膜瓣;…  相似文献   

9.
鼻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 990年开始 ,对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 (棘突、嵴突 )患者 ,在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棘、嵴突凿除术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1 990年 9月乌鲁木齐会议和1 997年 1 1月海口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选择、整理出较完整的 57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7例中 ,男 32例 ,女 2 5例 ,年龄 1 8~ 50岁。其中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棘突、嵴突者 34例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 2 0例 (以宽大侧鼻腔下鼻甲代偿性肥大为主 ) ,鼻中隔偏曲、双中鼻甲及筛泡表面粘膜息肉…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采用药物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是86.36%、93.18%、100%,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8.18%、86.36%、97.73%,1年总有效率分别为43.18%、81.82%、95.45%。结论 与药物治疗相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黏骨膜下切除或下鼻甲骨折外移则可获取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机械性鼻阻塞,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对伴有下鼻甲肥大者再行鼻甲粘膜部分切除术、鼻甲粘膜下切除术、鼻甲向外骨折术以及电凝固术,但仍常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而下鼻甲全切除术认为可引起鼻腔干燥或臭鼻症,是禁止的。作者们自1977年开始,5年来共做40例(78侧)全下鼻甲切除术,其中30例同时做了鼻中隔矫正术,5例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在14~63岁之间。随访结果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期联合手术治疗鼻腔多结构异常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同期对鼻腔多结构异常患者87例选择性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下鼻甲成形术、钩突、筛泡切除术等联合治疗。结果随访半年以上,无手术并发症,治愈76例(87.4%),有效10例(11.5%),无效1例(1.1%),总有效率9 8.9%。结论发挥鼻内镜手术微创特点,对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钩突和(或)筛泡的结构异常行同期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月111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手术患者,受试患者均给予鼻腔局部麻醉,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后,联合ENTec Cobator TM手术系统治疗仪和刀头,分别对肥大下鼻甲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并给予术后3月及术后1年随访,随访结果针对疗效予评定.结果 随访111例中,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组较单行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予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3月P=0.001、术后1年P=0.024,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而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组较鼻中隔矫正并联合下鼻甲切除术组,同样予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3月P=0.349、术后1年P=0.763,P值均>0.05,鼻塞症状改善无统计学差异,但手术并发症有明显减少.结论 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且可重复治疗,但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2003年9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21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辅助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加划痕、下鼻甲肥大部分切除方法进行治疗,报告如下。1.1临床资料。根据1997年(海口)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选择经长期、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者216例,男性148例,女性68例;年龄20~49岁,平均28.7岁。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表1)。1资料和方法1.2治疗方法。①鼻中隔黏软骨膜下剥离加划痕术:行鼻中隔前、中、后至鼻底、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作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后垂直切口,切口长3mm,直达黏软骨膜下。用小剥离子插入切口分离后…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应用鼻中隔矫正术和(或)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200例,其中A组46例,行鼻中隔偏曲治疗;B组56例仅行双下甲黏膜部分切除术;C组98例用以上两法联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A、B、C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35/46)、73.2%(41/56)和77.6%(76/98).术后随访3年,3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9.6%(32/46)、64.2%(36/56)和70.4%(69/98).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和(或)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是治疗AR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下鼻甲消融术对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进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结果术后随访1年,鼻通气显效37例(66%),好转16例(29%),无改善3例(5%);头痛消失26例(26/39,67%),减轻12例(12/39,31%),无效1例(1/39,2%),总有效率9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较轻、偏曲范围小、偏曲的部位较靠后,以下鼻甲黏膜的肥厚增生为主者,单纯进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球型鼻甲泡的关系。方法:分析972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片,观察鼻中隔偏曲和球型鼻甲泡的发生率,并把鼻中隔偏曲分为高位偏血和低位偏曲,测量鼻中隔偏曲角度(SDA)和球型鼻甲泡的横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球型鼻甲泡的关系。结果:18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17.03%,790例无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14.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高位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33.33%,122例低位偏曲患者的球型鼻甲泡发生率为9.02%,2组间球型鼻甲泡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20例高位偏曲伴球型鼻甲泡组SDA平均值为14.55°±3.61°,偏曲凹侧球型鼻甲泡横径均值为(5.93±1.88)mm,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11例低位偏曲伴球型鼻甲泡组SDA平均值为13.36°±2.42°,偏曲凹侧球型鼻甲泡横径均值为(4.86±1.40)mm,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与球型鼻甲泡的发生有关,尤其是凹侧易出现球型鼻甲泡。球型鼻甲泡大小并不随SDA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肥厚性鼻炎既往多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成形术及微波、激光、射频等方法治疗,但以上方法均破坏了鼻腔正常黏膜结构,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我科从2003年10月应用德国麦迪·塞姆公司的Select-Sutter多功能鼾症治疗仪,行下鼻甲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60例病人中,男94例,女66例;年龄14~58岁,平均36岁;病史2~35年。病情分级:下鼻甲轻度肥大为( )级;下鼻甲肥大但与鼻中隔和鼻底尚有缝隙为( )级;下鼻甲肥大紧贴鼻中隔或鼻腔底为( )级。所有病人术前均常规行鼻内镜检查、鼻…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慢性鼻塞2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对于慢性鼻塞常规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粘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 ,但只能解决鼻腔通气的前中部分阻塞 ,对伴有下鼻甲后端增殖性病变疗效欠佳。 1 997~ 1 999年 ,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慢性鼻塞患者 2 0 0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0 0例中 ,男 1 0 7例 ,女 93例 ;年龄 1 6~ 6 7岁。均为单纯性鼻塞。经鼻内窥镜检查 ,双侧慢性肥厚性鼻炎 91例 ,变应性鼻炎 6 7例 ,单纯性下鼻甲后端增殖性病变 2 6例 ,鼻中隔偏曲并有下鼻甲后端不同程度增殖性病变 1 6例。1 .2   治疗方法鼻内窥镜 (S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鼻中隔偏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鼻科疾病的诊治手段。方法: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对24例临床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鼻内镜手术组)进行鼻腔中、下鼻甲,鼻中隔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治疗,并与行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17例患者(传统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鼻内镜手术组24例患者鼻塞症状全部缓解,其中22例流涕症状消失;传统手术组有7例仍感轻度鼻塞,8例仍有流涕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鼻腔中、下鼻甲,鼻中隔等多结构同步矫形治疗,对以鼻中隔偏曲为主要表现的一类鼻科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