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长约1.5-2.5cm的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11例,均成功地切开腕横韧带,切除水肿的屈指肌腱滑膜,对腕管进行松解。结果:9例近期疗效良好,感觉和肌力有明显改善;2例术后1年肌肉萎缩、捏握力好转。提示采用小切口切开腕横韧带对腕管进行彻底减压,可有效地治疗腕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微型钩刀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掌握其手术方法及技巧,观察随访其术后疗效,介绍及推广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经验。方法在掌长肌腱尺侧,局部麻醉,距腕横纹近端20-25mm作8-10mm的横切口,插入槽形扩张导管,在槽的引导下插入自制微型钩刀,从腕横韧带远端到腕横韧带近端将腕横韧带彻底割开,松解受压的正中神经。结果56例61腕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根据kelly疗效评定标准。优:46腕,良:10腕,一般:3腕,差:2腕。其中1例1腕正中神经掌皮支损伤,1例术后正中神经粘连。结论微型钩刀技术治疗CTS组织创伤轻,切口瘢痕小,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术与常规腕横韧带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CTS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实验组用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瘢痕痛发生率、神经损伤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的手最大握力及捏力、正中神经肌电图指标、手功能比较。结果实验组患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瘢痕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最大握力、捏力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腕部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AP波幅大于对照组,但CMA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MH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其正中神经减压更充分,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减轻患者术后麻木、疼痛症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孔道"技术腕横韧带减压对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2008年12月对31例(36腕)腕管综合征,应用关节镜下"双孔道"技术("Two-Portal"technique)行腕横韧带松解。术后随访1-7年,平均39个月。结果随访28例(33腕),术后1年Kelly分级评定:优20例(23腕),良7例(9腕),一般1例;术后无正中神经损伤及粘连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双孔道"腕横韧带松解术切口小、创伤少、手术时间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腕前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临床腕前区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在尸体上观察并测量腕横韧带、腕管、腕尺侧管的径线 ,并观察正中神经返支的情况。结果 :腕管缺乏伸展性 ,管壁坚硬 ,管腔狭窄 ;正中神经返支的起点偏向桡侧。腕尺侧管是一个狭窄的管道 ,对于尺管综合征的治疗关键是要结合临床症状 ,寻找受压部位。结论 :任何使腕管缩小或内容物胀大的因素 ,均可使正中神经受压而引起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患者需要切开腕横韧带时 ,切口应偏向尺侧 ,以避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和优点,阐明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的独特临床疗效。方法:切口长约2 cm,位于中间腕横纹水平,掌长肌作为手术标记位于切口中点。切开皮肤、皮下,辨清掌长肌腱显露正中神经,显露腕横韧带近侧部分,于掌腱膜与腕横韧带之间向切口远端钝性分离;提起掌长肌腱和皮肤,将腕关节背伸约15°,用钝头组织剪直视下沿正中神经尺侧环指中轴延长线纵向将腕横韧带完全剪开。结果:术后随访,2周后27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示、中指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潜伏期缩短;3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示指指腹平均两点辨别觉恢复至(5.0±0.5)mm、拇短展肌肌力部分恢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的远端潜伏期(DML)明显缩短、波幅有所增加;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拇对掌功能正常,各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未发现切口瘢痕痛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腕横纹小切口腕横韧带切开术是一种治疗轻中度CT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应用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治疗的腕管综合征33例(共35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8例,年龄45~63岁,平均56.7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随访评价指标包括:患手麻木痛觉、感觉、拇指对掌功能的恢复及瘢痕痛,采用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瘢痕轻微.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7个月.5侧出现瘢痕柱状痛,发生率为14.28%,6个月左右症状完全消失.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结果示:优25侧,良8侧,可2侧,差0侧.优良率94.3%.结论 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松解腕横韧带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及应用小横切口作腕管松解术,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掌长肌尺侧,远侧横纹作2cm长的切口,显露腕横韧带近缘及指屈肌腱。切除水肿的屈肌腱滑膜。在直视下将腕横韧带部分切除。结果术后随访2周,32例的症状完全消失,拇、示、中3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1a随访,19例术前大鱼肌萎缩者,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无1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痛及尺神经、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腕部小切口直视下行腕管松解术,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型推刀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8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一涵  杨小辉 《海南医学》2011,22(4):75-76,89
目的探讨微型推刀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经验与方法,并对其术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在臂丛麻醉下,采用腕掌部单切开应用微型推刀在半开放U型槽内及内窥镜辅助下切断腕横韧带,治疗特发性腕管综合征86例103腕,达到腕管减压和正中神经松解的目的。结果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按Kelly临床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2%,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微型推刀在半开放U型槽内及内窥镜辅助下治疗特发性腕管综合征,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紫金丹外敷联合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C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紫金丹外敷.比较两组优良率、肌电图、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应用掌近侧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的126例(159侧)患者采用掌近侧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术.该切口设计为纵行长3cm,位于鱼际纹尺侧、中环指间隙延长线,远端为Kaplan基线,近端不超过远侧腕横纹. 结果经术后9个月以上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明显,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掌近侧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松解彻底、直视安全、操作简单和恢复快等优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来说是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微创小切口内镜下微型推刀切开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治疗36例46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指导.结果 36例患者经采取细致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措施后,术后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入院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切口感染、及时止痛、正确的功能锻炼、适当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6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手术方式和预后.结果 多数患者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疼痛或麻木;屈腕试验阳性14例(87.5%),止血带试验阳性14例(87.5%),腕部叩击试验阳性13例(81.3%);均行手术+局部泼尼松龙注射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15例随访1~5年(平均2年);术后优良率93.8%.结论 腕横韧带切开、正中神经束间松解术+局部泼尼松龙注射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简便、有效的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腕部手术时腕管打开(即腕横韧带切开)之后,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六只尸体手,共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腕横韧带完整;后四阶段从近侧中点纵行切开腕横韧带的部分(近1/3、近1/2、近2/3、全切),测量腕关节山0度到屈曲50度时,腕管内各肌腱的滑动距离,分析比较各阶段与完整组的百分比变化。结果 在腕横韧带切开近侧1/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4%-7%;切开近侧1/2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7-9%;切开近侧2/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12%-14%;全部切开后,肌腱滑动距离增大20%-70%。结论 腕管内肌腱手术,可以将腕横韧带切开1/2-2/3,在获得满意修复效果的同时保留了腕横韧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诊断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48例(单侧)CTS患者,用高频超声测量钩骨钩水平的腕横韧带厚度,所有病例均行腕管切开减压术,术中直视下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钩骨钩水平的腕横韧带厚度,评价高频超声测量腕横韧带厚度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其测定腕横韧带厚度的诊断阈值,计算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超声检测CTS患者腕横韧带于豌豆骨及钩状骨位置的厚度与神经传导检测的相关性。结果:在钩骨钩采用超声和术中测量CTS患者的腕横韧带,分别为(0.42±0.08) cm和(0.41±0.06)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2, P>0.05),表明超声可准确测量腕横韧带。钩状骨水平腕横韧带厚度与神经传导取最佳截点0.385 cm,灵敏度为0.775,特异度为0.788。豌豆骨水平腕横韧带厚度的最佳截点为0.315 cm,灵敏度为0.950,特异度1.000。豌豆骨及钩状骨位置处腕横韧带的厚度与腕-示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腕-中指SCV均呈负相关性。结论:高频超声测量腕横韧带厚度协助诊断腕管综合征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腕管内类固醇药物水分离正中神经联合针刺松解腕横韧带(TCL)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经临床及电生理确诊的轻中度CTS 38例患者(双腕患者4例),共42只患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腕管内正中神经类固醇药物水分离并针刺松解腕横韧带,对照组仅行腕管内正中神经类固醇药物水分离。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评估Boston腕管量表评分(SSS、FSS)、电生理(SCV、DML)及CSA、正中神经扁平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SS、FSS、SCV、DML、CSA、正中神经扁平率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6月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腕管内药物水分离正中神经联合针刺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腕管内药物水分离正中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辅助诊断,与指导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就诊的26例35侧腕管综合征患者,经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检测确诊,治疗前通过超声了解正中神经位置、形态、走向、回声的改变及周边情况,测量钩骨钩处腕横韧带厚度及神经外膜厚度,选择实施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结果 8例10侧CTS患者钩骨钩水平腕横韧带≤0.40cm、神经外膜厚度≤0.060cm,经保守治疗2个月,6例8侧症状明显缓解,半年内未复发。12例18侧CTS患者钩骨钩水平腕横韧带厚度〉0.40cm,神经外膜厚度≤0.06cm,行开放式腕横韧带彻底松懈术,11例16侧症状明显缓解,半年内未复发。6例7侧CTS患者神经外膜厚度〉0.060cm,采取显微镜下神经外膜松懈术,5例6侧症状明显缓解,半年内未复发。结论超声通过测量钩骨钩处腕横韧带厚度及神经外膜厚度,可为临床治疗腕管综合征提供参考,从而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8月对35例(3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掌部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DHFFR(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前臂远端深筋膜,行腕管减压,局部注射激素,部分重度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正中神经外膜间断切开松解减压。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1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顾玉东推荐的CTS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33侧,良5侧,可1侧,差0侧,优良率97.4%。结论: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所引出的症候群,其病因主要由腕横韧带及滑膜慢性炎症增生性肥厚所致。正中神经受压后常出现神经变性,与周围组织粘连。一般行腕横韧带切除和神经束膜松解可予彻底根治。腕管综合征为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此病在老年人群中,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