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考虑麻醉及术者操作技术水平,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尤其是有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浅析不同术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在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盆、腹腔粘连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在再次剖宫产术中难度增加,但术后切口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少,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但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尽量避免腹肌拉断及损伤,彻底清洗腹腔及切口,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脏、壁腹膜,恢复解剖层次减少粘连,为第二次手术创造条件,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孕妇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术中情况与粘连情况,为剖宫产术式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320例,所有产妇均为首次剖宫产术后且本次分娩方式为再次剖宫产,以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将产妇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再次剖宫产的情况。结果腹直肌粘连、腹膜粘连情况,B组与C组相比A组明显较高(P〈0.05),C组与B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情况,A组相比B组、C组明显较高(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端横切口剖宫产在各个方面较为均衡,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是剖宫产术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B组(92%);B组重度粘连的比率(74%)明显高于A组(2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在再次剖宫产术中难度增加,但术后切口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少,降低了患者的费用,但术中应尽量避免腹肌拉断及损伤,彻底清洗腹腔及切口,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脏、壁腹膜,恢复解剖层次减少粘连,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同时,医师应做好产前宣教,提倡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降低剖宫产率,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治疗组产妇给予新式剖宫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剖宫产,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统计两组产妇粘连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手术时间、开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粘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再次破宫产影响较小,但是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组术中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胎头娩出困难例数,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胎头娩出困难例数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缝合简单、术后粘连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贾峻  谭红娥  贾艳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61-3262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10年7月实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28例,其中前次剖宫产术式为改良式剖宫产(观察组)56例,新式剖宫产(对照Ⅰ组)38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34例,再次手术中观察比较三组腹腔粘连程度,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发生率最低,再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明显减少了盆腹腔粘连的程度,对再次剖宫产术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在此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120例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将曾接受改良横切剖宫产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曾接受传统纵切剖宫产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对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比对,治疗组产妇的恢复情况、二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的产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改良横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粘连少、并发症少、对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的特点,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31-232
剖宫产术式的选择仍然是产科临床实践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粘连、切口愈合、术后病率、新生儿评价等方面综述了临床上stark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70例,其中有35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取的是子宫下段纵切口手术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另外35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取的是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对比2种不同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腹腔粘连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结论首次剖宫产采取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妇腹腔粘连率,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首次剖宫产中,应首选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产科2010年1月~2014年7月共79例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术中出血量分为49例正常出血组(出血<500 ml)和30例大出血组(出血≥500 ml)。评价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出血组和大出血组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切口撕裂、子宫破裂、再次怀孕时间约1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切口撕裂、子宫破裂、再次怀孕时间约1年为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需要积极干预术中出血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观察组剖宫产术式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最合理的术式,适宜基层医院推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院行观察组剖宫产术765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观察组剖宫产165例、上次新式剖宫产术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艳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42-144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本院产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33.51%上升至2010年的35.70%(P〈0.05);②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的变化,剖宫产构成比有显著升高的是瘢痕子宫、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下降的有难产、妊娠并发(合并)症、社会因素等;变化不大的是巨大儿、胎位异常。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助产技术培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围生保健和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在本院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再孕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42例采用剖宫术分娩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人群在年龄、孕周及体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方法均为剖宫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在开腹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产妇盆腔及腹壁粘连情况分析显示,对照组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人群术后情况研究主要包括术后发病、拆线时间和排气时间,均为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发生腹壁及盆腔粘连概率大,且手术危险性大,术后恢复缓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适宜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25例选择剖宫产75例,阴道试产50例,阴道试产率为40.0%,试产成功率为80.0%。结论:对剖宫产后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严格进行详细的上次剖宫产病史资料收集,进行全面的评估,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剖宫产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产率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增高所致,因此,降低剖宫产率应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严格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逐年来剖官产率增高的因素,寻求降低剖官产率及加强孕期保健的最佳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925例剖官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计算各因素的构成比。结果:难产,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社会因素,瘢痕子宫,臀位依次居前5位。结论:未严格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无指征的剖宫产使剖官产率居高不下。降低剖宫产率,需要提高处理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能力,提高阴道助产技术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等多方面努力;其次,需要加强孕产期保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辅助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并结合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药物治疗9例,成功8例,1例转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3例,开腹手术治疗6例,均获得成功.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既往剖宫产史、停经史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剖宫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总结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在过去十年剖宫产率的变化和趋势,分析2009年该院病人相关的和医师相关的因素与选择性剖宫产的关系.方法 这是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是应病人自己要求或手术指征不明确的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妇女,对照则是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剖宫产分娩妇女.PS power软件用于计算样本量,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4176个2009年住院分娩的病历中随机抽取709个总样本(其中病例数是348个,对照是361个).通过病历回顾,收集所有与病人相关的及与医生相关的非医学因素.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检测.结果 该院的剖宫产率从2000年的41.8%到2009年的59.9%,总体呈一个线性的提高.选择性剖宫产更多发生在正常上班时间,产检次数越多的病人越容易在无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结论 在本研究人群中,产科医师的偏好影响病人对剖宫产的选择,医师便利及害怕医疗纠纷可能是医师选择治疗方式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选择性剖宫产率的控制措施应更侧重于改变医师的行为模式,而不仅仅是患者教育.  相似文献   

20.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 1994年~ 2 0 0 3年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变化 ,以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 1994年~ 2 0 0 3年在我院分娩的 2 880 9例 ,其中剖宫产 115 6 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年~ 2 0 0 1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2年~ 2 0 0 3年稍有下降。难产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首位。 1994年~ 1998年瘢痕子宫位居第二 ,近 5a有下降趋势 ,而胎儿窘迫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逐年升高 ,至 2 0 0 1年已跃居第二位。臀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生儿病死率 1994年~ 1998年为 15 .71‰ ,1999年~ 2 0 0 3年为 14 .5 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 ,但随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 ,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