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转归.为探讨有效预防护理措施,对我院3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8例,经临床确认并发肺部感染34例,发生率为23.04%,GCS评分4~8分.34例中,男24例,女10  相似文献   

2.
朱丽群  徐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35-223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患者142例,男90例,女52例.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强化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其中观察组71例,对照组71例,比较两组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5%与60.5%,P<0.05).结论 强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春荣 《黑龙江医药》2010,23(3):489-49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愈30例;好转24倒,死亡4例,植物生存2例,其中有2例并发肺部或切口感染。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肺部感染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在临床实践中,有30例患者GCS15分,好转17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其中有1例并发肺部或切口感染。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肺部感染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60例患者经治疗后,59例患者肺部感染均治愈,因肺部感染造成死亡者1例.老年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肺部基础疾病、肺挫伤、使用抑酸药物、留置胃管、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误吸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结论 老年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采取及时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全程护理体会.方法 对本组5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及早实施全程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及全程护理后治愈50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 针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罗丹  余丹丹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14-1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方法:对65例重度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愈43例。好转11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并发感染的护理,其关键是预防。  相似文献   

8.
任莹洁 《家庭医药》2016,(7):175-17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因素与疾病危重度、年龄、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或切开、吸痰、卧床时间、留置胃管、药物使用、卫生环境等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正确的治疗外,应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17例患者痊愈且在家人协助下能自理生活,8例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3例患者均因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及时、早期、有效对重度颅脑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1月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气管内套管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留置套管时间和感染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除套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例。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与意识障碍、多发伤、年龄大、合并其它疾病有密切关系。结论: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行之有效的排痰措施和加强基础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分析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特点,总结治疗体会。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除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常有其他非特异性表现,在痰细菌培养阳性者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高,影像学上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同病原菌感染胸部影像学表现:病变部位、性质、伴随征象均不具有特异性。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加强对此病的认识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能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其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支气管镜对60例重症患者合并重症肺感染时进行纤支镜引导下气道插管、换管,气道管理,重症肺炎的取痰培养、排痰及治疗,合并咯血的治疗,合并肺不张的治疗,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6例经口气管插管困难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8例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换管插管成功。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配合治疗,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7例肺不张者经行纤支镜配合治疗6例肺复张。大咯血2例患者,经纤支镜局部止血处理,咯血均立即停止。60例患者肺部感染治愈52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结论纤支镜对急危重症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时可协助气管插管,配合气道的管理,有效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痰栓所致肺不张、大咯血等。是急危重症治疗中极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并休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例患者中25例恢复良好,中残7例,重残和植物生存5例,死亡39例,死亡率为51.3%。结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尤为重要。救治中强调就地抢救及手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继发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40.00%;感染部位构成的顺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的菌株种类以G-菌和G+菌为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1)。感染组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后可增加患儿致残致死率:GCS、入住ICU时间、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开放性创伤、合并多发伤、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针对感染因素进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的要点。方法通过对5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给予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房环境清洁,空气净化,定期开窗通风,严格限制探视和陪护。结果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30d,并发肺部感染10例、导管阻塞6例、气道狭窄2例、脱管1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及时有效的吸痰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能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叩背辅助排痰是重症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探讨临床护理的改良叩背法辅助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在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合并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88例sTBI合并医 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替考拉宁抗感染联合改良叩背法治疗肺部感染, 对照组给予替考拉宁并实行基础护理措施治疗肺部感染。治疗前及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和护理质量满意 度。结果 在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sTBI合并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患者,辅助用改良 叩背法排痰后肺功能改善明显,表现为 观察组的24 h排痰量、PaO2和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 而PaCO2、每日咳嗽次数、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叩背法辅助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sTBI 合并 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缓解肺部感染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症状与实施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随机平分为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B组),分别进行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二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GCS评分为(7.0±1.4),B组为(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42%、21.05%、(5.1±3.3),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事故发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安全保障,降低了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盐耗损综合征(CSWS)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并发CSWS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实验组在对照组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缩短血钠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1周和2周后,对照组2.86%和57.14%的患者血清钠恢复正常,实验组25%和86.11%患者血清钠恢复正常,实验组血钠恢复正常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缩短CSWS患者血钠恢复正常的时间,对CSWS患者的诊治、愈后均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