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因病机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消瘅"病范围(但不等同这两种病)。早在《内经》已有论述,《素问.奇病论篇》日:"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消渴病多由于患者嗜食甜食、肥甘之品,日久损伤脾胃,脾  相似文献   

2.
百草箴言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黄帝内经·素问》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之《素问?奇病论》篇章有这样一段话:"……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吕仁和教授针对糖尿病的中医3期分型分别是脾瘅期、消渴期和消瘅期。消渴期的出现是在脾瘅期的基础上,脾热不减,二阳结滞,饮食旺盛,大便不畅,复加精神紧张,使甘甜之气过满上溢而成。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在中医中称作"消渴病",最早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该书中把本病分为三期论述: 1.脾瘅期:病机是"五气之溢",特点是五谷之气过多导致肥胖,即《内经·素问》中所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相当于现在说的糖尿病前期. 2.消渴期:病机是"甘甜之气上溢",特点是血糖超过正常高限成为糖尿病,即《内经·素问奇兵论》中所言:"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并无“肝癌”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描述,又称之为“肝积”“肥气”“伏梁”“积聚”等[1]。如《济生方》所述:“肥气之状,在左胁下,覆大如杯……是为肝积”。《脾胃论》是金元时期李东垣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认为脾胃功能的异常是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不忘从脾胃论治。肝脏与脾脏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密切关系,故本文将从《脾胃论》浅析肝癌治疗。1肝脾两脏相互影响肝脏与脾脏均位于大腹之中,二者位置相近。生理功能上,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肝胆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6.
百草箴言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奇病论》,阐述了消渴(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肥胖;二是多食或多糖。这句话中的“肥”即肥胖;“甘”即甜,甜即糖(碳水化合物);“中”指人体内,即血液中;“满”指血糖已升高,但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气”指功能,而直接产生能量的物质只有糖,  相似文献   

7.
治消渴十法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消谷饮食,大便必坚,小便必数"。晋王叔和《脉经》记载:"所食之物皆化作小便","小便昼夜二十于行,至三、四升,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消渴"、"消瘅"、"脾消"、"肾消",《素问·奇病论》载:"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历代也有很多治疗消渴的方剂。近年来,中药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研究愈来愈加深入,尤其对中药单体的研究,由于复方成分多而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标准还未统一,使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疗效很难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们试图从单味中  相似文献   

9.
百草箴言     
《糖尿病新世界》2009,(3):38-38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黄帝内经·素问》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通评虚实论》。唐代著名医家王冰注:“消谓之消,瘅谓之伏热,‘高’膏也,‘梁’梁米也,……夫肥者令人热中.甘者令人中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是当前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2].脂肪肝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二者组织学改变相似[3],其中医病机基本相同,故合起来论述。中医没有脂肪肝的名称,但古代就有肥胖及脂肪肝相关疾病的记载,如《难经·五十六难》说:“肝之积名曰肥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现代中医临床根据其发病特点,将其归纳为肥气、痰浊、胁痛、积聚、肝癖、酒癖等范畴[4-6].现从肝热脾湿探讨脂肪肝的发病规律,揭示其病机,为中医临床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古籍并无“扩张型心肌病”一词,但对其临床表现有相似的描述,散见于“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病中。如《素伺·水热穴论》中“水病,下为肘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景岳全书·喘促篇》中“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唯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金贵要略·水气病》中“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重”等。这里提到的下肢水肿、气喘、不能平卧等,类似其心力衰竭的症状。《灵枢》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动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的描述类似其心律失常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属“胸痹”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厥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至《金匮要略》始有胸痹之称,并指出它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选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治疗[1]。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胸阳不振、阴寒内盛为胸痹的主因,兼有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属本虚标实的病变,余以为当以本虚胸阳不足为主。《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盛则邪气不能侵袭,邪气内侵必是因于正气之虚,故临证治…  相似文献   

13.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内经》指出了咳嗽的病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因是外感六淫,由皮毛而入,合于肺而为病,所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咳论篇》)。内因则指出寒饮入胃,则冷饮之邪,循胃口上膈,从肺系上干肺而致咳。《内经》首先认为咳嗽是肺的病变,故《素问·宣明五气论篇》说:“肺为咳”,  相似文献   

14.
气郁证治     
气郁是指肝气郁结为病,属郁证的范畴。气郁是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引起的疾病。元·王安道在《医经溯泅集·五郁论》中说:“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也。”在《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郁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肝主疏泄气血,性喜条达,如果受了“七情”、“五志”之气的干扰,就会导致情志失调,肝失条达,气郁不畅,出现肝气郁结的病证。在肝气郁结之后又会演变产生血郁、痰郁、湿郁、火郁、食郁等六郁之证。故郁证是以气郁为本的.在治法上《素问…  相似文献   

15.
论胸痹心痛(冠心病)发病"不止于心,亦不离于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其胸闷、胸痛等临床表现,其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对于胸痹心痛,《内经》有多篇论述。如《灵枢·本藏》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胸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而《灵枢·厥病》有肺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肾心痛之论。由此,后代医学家多认为胸痹心痛发病与多脏腑相关。如尤在泾《金匮翼》曰:“五脏六腑任督支脉,皆络于心,是以积压脏腑经脉,挟其淫气,自支脉上乘于心,皆能作痛,然必有各脏腑病形与之相应”。  相似文献   

16.
消渴期是多数病友在脾瘅期(糖尿病前期)的基础上,出现脾热不减,精神紧张,心火亢盛,二阳(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结滞,饮食旺盛,口渴多饮,疲乏加重,形体渐瘦,大便干结等症,因甘甜之气过满上溢而形成,这正是《内经》:“二阳结谓之消”、“二阳之病发心脾”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中医“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麦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疾病……  相似文献   

18.
仲景之痰瘀同病证同治规律探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瘀同病,是指在同一病证中,既有疾湿之象,又有瘀血之征的病证,因此痰瘀同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治疗也有特殊规律。仲景在《伤寒)7、《金匾》中对痰瘀同病同治均有论述,不过在《伤寒》中,痰瘀同治的方证较为分散,但同治的方证所占比例不少,其“证”、“治”之规律,试从以下几方面作管窥之析。1痰瘀变肺的证治《丹溪心法》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痰”。《血证论》亦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吐血咯血,必见痰饮”。以上说明,肺部疾患疾瘀为患居多。而仲景习用桔梗汤、外台桔梗散、千金…  相似文献   

19.
甘露消毒丹,又名甘露消毒丸、普济解毒丹、普济解疫丹,为清代叶天士所创,最早记载于清·魏之臻《续名医类案》,书中载到:“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疠气,必应司天,癸丑湿土气化运行,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阳光不治,疫气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人。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邪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治疗肝硬化,多以疏肝健脾、养血活血和软坚散结为法[1,2]。黄元御以“中气为枢纽的金木升降理论”为指导,创化坚丸治疗积聚[3]。笔者认为其理论独特新颖,且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硬化,获效颇佳,拟予以推广应用。1理论探讨《内经》言:“百病皆生于气”,一气周流,脏腑气机舒畅,人即安和。无形之气与有形之津血互生、互用,凡病之所生,多以气分传及血分,溯析肝硬化之发生发展,亦不离此道。肝硬化在中医古籍中多以积聚称之,聚者乃气聚之象,积者乃血积之征,正如《四圣心源·积聚根源》中记载:“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肝藏血,主疏泄,为气血周流之枢机,气机失疏,津血不得正化,生痰成瘀,损伤肝络,壅瘀肝脏即成肝硬化。黄元御以中气为枢纽的金木升降理论辨治积聚,脾升胃降为中焦之核心循环,肝居右,从左升,肺居左,从右降,构成肝肺升降之大循环,其本质是木温金凉,肝升肺降,金木旋转,龙虎回环。《难经》中记载:“癥瘕之病,多见寒热,以气血积聚,阳不外达,故内郁而发热,阴不内敛,故外束而恶寒。”中医认为,气统于肺,肺主一身之气,宗宣降之机,司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