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后化疗对早期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50例行肺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接受化疗将50例患者分为化疗组(n=32)和非化疗组(n=18)。随访其生存状况。  结果  化疗组和非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个月和29个月,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5%和35.6%。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均表明:术后辅助化疗为LCNEC患者OS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5;HR=0.281,P=0.008)。  结论  术后化疗可提高早期LCNEC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个月和47.1%。T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清扫站数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相同T分期患者生存率随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而增高(P < 0.05)。T1~T2的患者中,清扫0~11枚淋巴结的患者比清扫更多数目的各组患者预后差(P <0.05)。T3的患者中,清扫0~16枚淋巴结的患者比清扫更多数目的患者预后差(P <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无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术中应清扫足够数目的淋巴结,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混合型小细胞肺癌(C-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肺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C-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共计78例患者入组,其中C-SCLC合并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患者所占比例最多(n=42),其次是C-SCLC合并鳞癌(SCC)患者(n=18)、C-SCLC合并腺癌(AC)患者(n=10)及C-SCLC合并腺鳞癌(ASC)患者(n=8)。本研究队列5年生存率(OS)39.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大小[ < 3 cm vs. >3 cm;危险度(HR)=0.406;95%可信区间(95%CI):0.202~0.816;P= 0.011]、体力状态评分( < 2 vs. >2;HR=0.113;95%CI:0.202-0.631;P=0.013)、混合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分(LCNEC vs.非LCNEC成分,HR=3.00;95%CI:0.096~0.483;P < 0.001)、病理分期(ⅢA期vs. Ⅰ期;HR=0.195,95%CI:0.063-0.602;P=0.004)及辅助治疗(是vs.否,HR=0.402;95%CI:0.195~0.831;P=0.014)为C-SCL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  混合型小细胞肺癌中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会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术后辅助治疗明显有益于C-SCLC术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对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0年1 月至2006年1 月23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和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T 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 0.05)。 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T 分期、淋巴结清扫均是影响70岁以上Ⅰ期NSCL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 肺楔形切除组5 年生存率42.2%(35/ 83),肺叶切除组5 年生存率50.3%(74/ 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进一步分层分析T 1a 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的5 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 vs . 53.3% ,P > 0.05)。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短(P = 0.035)、术中失血少(P = 0.031)、术后住院时间短(P = 0.045)。 结论:肺叶切除+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仍是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T 1a 期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可获得与肺叶切除相近的远期收益,同时肺组织损失较小,对肺功能差的高龄T 1a 期患者推荐行肺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及清扫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9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629例患者中58例(9.2%)有第253组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pT分期、pN分期、癌结节、脉管癌栓和术前CA19-9水平与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分层分析显示,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对pN1、pN2a和pN2b期患者预后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Ⅲ期左半结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9%和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倾向匹配后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证实第253组淋巴结转移是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1.474,95%CI:1.072~2.498;P=0.037)。  结论  第253组淋巴结转移是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第253组淋巴结状态对肿瘤分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存在该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治疗方式等10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  结果  随访4~114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及肾积水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T分期(RR=2.001,P=0.001)、淋巴结(RR=2.250,P=0.045)、肾积水(RR=1.954,P=0.047)。  结论  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肾积水是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期间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476例胃癌患者, 筛选出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AUGB的患者, 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476例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者35例(7.35%), 其中经补液止血保守治疗好转者6例, 内镜下成功止血者5例, 血管造影栓塞术成功止血者7例, 余17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为65.13%, 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为60.71%。其中出现AUGB者3年OS为48.57%, 3年DFS为42.86%, 而未出现AUGB者3年OS、DFS分别为66.44%、62.13%, 两组患者的3年OS、DF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2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 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未分化型(P=0.004、P=0.008)、肿瘤cTNM分期为Ⅲ期(P=0.002、P=0.013)和出现AUGB后未继续行化疗治疗(P=0.003、P=0.005)是影响AUGB患者预后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此类患者需引起临床重视; 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后需积极对症止血治疗, 止血成功后继续化疗才可能延长此类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248例N0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48例N0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本文选取1994年1月~1997年7月间行根治性切除的248例N0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对该组病例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超过6枚的病例生存率高于6枚以下的病例(P=0.005);术后生存率随T1、T2、T3和T4依次明显递减(P<0.001);术后化疗组病例的生存期高于非化疗组(P=0.016);鳞癌和腺癌的生存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2)。结论: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化疗与否、肿瘤的T分期和病理类型是影响N0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性别、术后放疗、术后免疫治疗、手术方式等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IV 期肺腺鳞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31.2%和10.4%,中位生存期为21.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I -II 期患者术后进行了辅助化疗与术后未进行辅助化疗的 PFS 及 OS 比较,没有显示出进行辅助化疗与生存之间有相关性。而对于进行了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的不同分期的患者,I -II 期的患者较 III 期的患者显示出生存获益(P =0.057)。而 III 期的术后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 <0.05)。对于局部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和晚期的患者,在治疗中有无联合放疗、中位生存时间没有差异性。多因素分析也更进一步证实分期为影响腺鳞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腺鳞癌整体预后差。是否进行手术、术后治疗和患者分期是其预后相关因素。Ⅲ期肺腺鳞癌患者可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放疗对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136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后75例观察(A组),61例行辅助放疗(B组).结果 A组、B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7%和98.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2%和48.7%,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8%和33.7%(P=0.039).A组、B组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7%和95.1%,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9.9%和73.1%,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9%和65.8%(P=0.040).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吸烟、临床N2期、T分期、阳性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比例、N2淋巴结累及区域、辅助化疗疗程、行术后辅助放疗为预后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临床N2期、T分期、阳性淋巴结个数、行术后辅助放疗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术前临床诊断为N2期、T分期越晚、手术切除阳性淋巴结个数越多,预后越差;行术后放疗可提高局控率,延长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胃癌各自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院340例术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胃癌病例, 选择13项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周围器官受侵情况、残端情况、脉管瘤栓、术中淋巴结清扫程度及出现症状到首诊治疗时间)分别进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与胃癌比较预后更差; 2)淋巴结清扫及淋巴结转移均为二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 患者预后越差, D2式手术较D1式手术可能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3)浸润深度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浸润越深预后越差; 而病变长度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病变越长预后越差。  结论  与胃癌相比,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预后更差, 并且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提示二者有所区别, 今后应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  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  结果  1 368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60.2%、53.5%;根治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69.9%、62.4%。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1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尤其是Ⅱ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44.8%)低于ⅢA期(79.6%)、ⅢB期(58.0%),上述各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标本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明确的2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P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析PLR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价PLR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  结果  全组患者术前PLR为45.45~272.66,中位值为130。低PLR组(≤130)127例,高PLR组(>130)128例,PLR与肿瘤部位、T分期及临床分期相关(均P < 0.05)。低PLR组和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6%和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及PLR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及P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分层分析显示,在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低PLR与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及0.037)。  结论  术前PLR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314例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影响其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结果  314例病例5年生存率为88.0%, 复发率为13.4%。单因素分析显示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为总生存时间不良因素(P <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3组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 < 3组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2)。单因素分析示SCCAg、FIGO分期、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宫旁组织浸润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治疗前SCCAg > 3 ng/mL(P < 0.001, OR=4.966)、深肌层浸润(P=0.001, OR=5.503)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  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治疗前SCCAg > 3 ng/mL、深肌层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NSCL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 纵隔淋巴结组织学检查阴性(N0~N1期)的患者术前纵隔淋巴结FDG摄取水平对患者预后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5年4月至200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后接受手术治疗的N0~N1期NSCLC患者的PET/CT数据、术后随访资料及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纵隔淋巴结SUVmax以及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原发病灶SUVmax等分别与患者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采用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 术前PET/CT纵隔淋巴结SUVmax(P=0.001)以及TNM分期(P < 0.001)、原发病灶SUVmax(P=0.001)、是否有术后辅助治疗(P=0.012)对N0~N1期NSCLC患者术后预后存在预测作用; 多因素分析表明, 只有TNM分期(P=0.017)、原发病灶SUVmax(P=0.027)及纵隔淋巴结SUVmax(P=0.046)是影响本组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三者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230, 2.179及1.962。  结论  对于N0~N1期的NSCLC术后患者, 术前PET/CT纵隔淋巴结SUVmax、TNM分期、原发病灶SUVmax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将三者结合起来, 对于指导临床尽早制定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TRK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以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部肿瘤科且NGS检测伴有NTRK突变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27例为Ⅳ期,基因检测结果均为NTRK点突变或拷贝数扩增;1例为ⅢC期,基因检测结果为AEN-NTRK3(A1:N18)融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一线治疗的NTRK突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肿瘤组织病理类型相关(腺癌vs.鳞癌:9.4个月vs.2.5个月,P < 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NTRK突变位点、突变类型、是否合并经典突变无关(均P>0.05)。一线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NTRK1突变合并EGFR突变患者PFS明显长于NTRK3突变合并EGFR突变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2.4个月和3.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接受一线治疗的NTRK突变肺腺癌患者PFS较鳞癌患者长。EGFR突变合并NTRK3突变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的预后较差,合并NTRK3突变可能是EGFR突变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淋巴结状态对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35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对其淋巴结各相关参数与术后辅助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64.12%和54.06%,中位生存期为86.49个月。N0、N1、N2、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3%、55.50%、19.80%和3.45%,不同N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61,P<0.001)。通过ROC曲线获取阳性淋巴结数目与清扫总淋巴结数目的比值(LNR)为分组界值8.51%将其分为两组并进行生存分析,LNR≤8.51%组及LNR>8.51%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3%和23.4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504,P<0.001)。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T分期、N分期、LNR、阴性淋巴结数目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均相关(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N分期、LNR为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N2组及LNR>8.51%组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生存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χ^2=12.609,P<0.001;χ^2=13.171,P<0.001)。联合N分期及LNR进行分析,在LNR>8.51%组的N2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组生存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χ^2=12.609,P<0.001)。结论:LNR可以协同N分期更好地提示预后并指导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治疗的选择。对N2期同时伴有高LNR的患者应该积极选择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