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其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机制,近10余年该科细菌中不同种属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能水解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且常为多重耐药株,备受关注。ESBL被分为对酶抑制剂与耐药两大类,纸片扩散法胪肉汤稀释法可检测ESBL产生菌,所致感染可选碳青霉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调查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其ESBLs比基因型。方法 对2001年4月一2002年5月我院临床分离的40株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对不同抗生素的MIC值,用针对TEM、SEV、CTX—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及扩增确定ESBL基因型。结果 40株产ESBL菌株对第三代头抱菌素耐药率高,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程度高于头孢他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毗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7.5%、57.5%、90%、52.5%。除2株菌外,其它38株菌对亚胺培南敏感。40株菌中携带SHV、TEM、CTX—M型ESBLs比的比率分别为87.5%、50%、40%。结论 我院产ESBL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需慎用酶抑制剂复合物及第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仍是治疗产ESBL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我院存在CTX—M酶的流行,产ESBL菌绝大多数产SHV型酶,有24株菌同时产2种或3种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北京东部地区临床感染的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act-IST99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对可疑ESBLs菌株做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结果: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48株,其中产ESBLs菌48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ESBLs菌33.3%和37.5%,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分别占10.4%和8.3%.ESBLs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对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用药,亚胺培南是严重感染的首选药.加强肠杆菌科产ESBLs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东部地区临床感染的肠杆菌科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Bact IST99黑马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药敏结果 ,对可疑ESBLs菌株做双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结果 :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 14 8株 ,其中产ESBLs菌 48株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分别占ESBLs菌 3 3 3 %和3 7 5 % ,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分别占 10 4%和 8 3 %。ESBLs菌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 ,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也有较高的耐药性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 :对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用药 ,亚胺培南是严重感染的首选药。加强肠杆菌科产ESBLs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以便及时监控和治疗。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从533株肠杆菌科细菌筛选出产ESBLs菌株,并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533株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96株(18.0%),以ICU病房分离率最高(29.5%),产ESBLs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90.6%~92.7%),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也较高(51.0%~88.5%),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纸片扩散法是一种方便、有效检测ESBLs的方法;治疗产ESBLs细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头霉素类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自成 《上海医药》2005,26(3):108-110
1987年Bauernfeind首次报道大肠埃希菌中耐药质粒编码能水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掀开了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研究与监测的序幕。在过去十几年,全球已多次爆发产ESBLs细菌感染,目前,有关ESBLs的确切流行情况尽管尚不清楚,但肯定是在增加,在全球很多地区,多达10%~40%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株产ESBLs。在我国浙江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或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同时高表达这两类酶,是阴沟肠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杆菌ATCC25922,在头孢西叮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粗酶提取物在槽内扩散,与头孢西叮纸片扩散相交。结果:由于AmpC酶水解头孢西叮,出现抑菌圈内生长细菌,这一现象能被加入槽内的邻氯活性,同样用头孢曲松取代头孢西叮纸片,用邻氯西林抑制槽内AmpC酶,可测出ESBLs,使用该法检测分别产AmpC酶、ESBLs的标准株和24株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结果各种标准株检测无误。24株阴沟肠杆菌中,14株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试验阳性,4相提并论产ESBLs试验阳性,5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阳性,1株此两类酶检测均阴性,原因待分析。结论:对于阴沟肠杆菌。这种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能较好地鉴别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的阴沟肠杆菌,并适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以及ESBLs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1999年2月至2001年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临床分离到106株阴沟肠杆菌,研究对象为其中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减低的42株阴沟肠杆菌,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和接合试验分析ESBLs的表型特征;PCR扩增TEM型、SHV型和CTX-M型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并对其进行DNA测序,以确定ESBLs的基因型,有杉ERIC-PCR分型方法分析我院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特征。结果:在42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降低的阴沟肠杆菌中,有25株产生ESBLs,占我院同期临床分离的全部阴沟肠杆菌的23.6%(25/106)。其中18株产CTX-M-3,7株产SHV-12,分别占同期我院临床分离的全部阴沟肠杆菌的17.0%(18/106)和6.6%(7/106),这是国内首次报道CTX-M-3和SHV-12在阴沟肠杆菌中广泛流行,产CTX-M-3或SVH-12的阴沟肠杆菌均呈多克隆构成模式,仅个别病区内发生过产CTX-M-3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小型克隆传播。结论: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由ESBLs介导的耐药已经成为严重总是。ESBLs的基因型主要为CTX-M-3,而SHV-12也不少见。CTX-M-3和SHV-12在我院的流行主要由其编码基因在不同克隆株之间水平传播引起,克隆传播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谭艳  曾理 《中南药学》2004,2(3):177-178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点,而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导致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最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肠杆菌科三种主要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细菌的产酶率及耐药情况 ,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和NCCL推荐的标准纸片扩散法对 117株细菌进行检测 ,检出率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3 8.1%、大肠埃希氏菌2 8.5 %和肠杆菌属 2 4.3 %。药敏结果显示 ,产酶菌多重耐药现象较普遍 ,产酶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 ;临床医师和实验室人员应对其有充分认识 ,并掌握本地区和本医院产酶菌的发生及耐药特点 ,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是细菌对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其数量超过50种。大部分产PSBL菌株主要颁在临床常见的的肠杆菌科细菌中。目前,产ESBL菌株呈国际性分布,由产ESBL菌株引起的感染发病率逐渐升高,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就有关超广谱β-内酰胺酶种类、特性和流行情况等方面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量资料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量广谱抗生素特别是3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致使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成为肠杆菌科细菌主要的耐药方式,甚至出现多重耐药现象.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该类细菌的检测和药敏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很常见,可水解超广谱头孢菌素,克拉维酸可抑制其水解作用。最主要的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及变形杆菌属,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多见,也可见于医院获得性感染。近年来,产CTX-M型菌株明显增加,且逐渐超过SHV型及TEM型,成为目前最常见的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出现产ESBL细菌感染的患者多合并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总住院时间长,ICU住院时间长,疾病严重,留置各种导管,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或机械通气等。防止患者之间传播对ESBL控制至关重要。正确的经验性抗生素对于治疗产ESBL细菌引起的感染非常重要。一旦ESBL阳性,即使体外药敏结果敏感,亦需慎用头孢菌素,此时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βLs)是由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新型β 内酰胺酶。它能强力水解氨曲南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从而导致治疗失败。采用肉汤稀释法 ,通过不同的接种量 ,分别测定了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唑巴克坦、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定、氨曲南等 8种抗生素制剂对能产生 2 2种不同类型的ESβLs的肠杆菌科的细菌 (包括克雷伯氏菌、埃希氏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沙雷氏菌、摩根氏菌、变形菌 )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进行了体外活性研究 ,得出以下结果 :(1)美洛培南和头孢替坦能够有效抑制所有大肠埃希…  相似文献   

1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水解作用的酶,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亦可见于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为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状  相似文献   

16.
神经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及抗生素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冬  唐文渊 《中国药房》2001,12(6):365-36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是一类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头孢他啶、头孢三嗪、头孢噻肟等 )及单环类 (氨曲南 )抗生素并介导细菌对这些抗生素耐药的β-内酰胺酶 [1]。除流行菌株扩散外 ,它还可通过质粒或耐药基因的转移介导细菌对这些抗生素耐药 [2]。随着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产ESBL菌株感染逐渐增多 ,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甚至在某些地区、医院发生暴发流行 ,且治疗十分困难。本文对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7月~2000年7月分离的细菌进行ESBL鉴定 ,并对患者进行调查 ,以了解我科产ESBL菌…  相似文献   

17.
谭斌 《哈尔滨医药》2001,21(3):10-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一类水解底物相当广泛的β-内酰胺酶,它不仅能水解青霉素和一、二代头孢,还能水解三代头孢菌素及单酰胺类,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危害[1]。由于其由质粒介导、传递速度快、范围广,易造成区域性暴发流行和医院感染。因此实验室快速、准确的检出ESBLs,对于正确指导临床用药,防止ESBLs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从临床老年患者分离的产 ESBL s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利用法国 Bio- Merieu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 VITEK- 6 0和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卡 GNI 及药敏卡 GNS- 5 0 6、GNS- 12 0对老年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得到的 12 70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试验及 ESBL s检测 ,ESBL s产酶率为 2 0 .6 %。分析其中 ESBL s阳性的 2 4 1株菌株对喹诺酮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和萘啶酸的耐药特性。结果 产 ESBL 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这四种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 ,耐药率在 92 .4 %以上。同时 ,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亦不高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6 1.8% ,培氟沙星、萘啶酸的耐药率超过 70 %。而其它产 ESBL s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 ,敏感率为 77.4 % ,但培氟沙星、萘啶酸的耐药程度较高 ,耐药率为 75 .0 %。结论 应避免使用喹诺酮抗菌药物治疗 ESBL s阳性的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 ESBL s产酶株 ,喹诺酮抗菌药物有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 ,临床使用时应以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谨慎使用。除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以外的 ESBL s阳性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9.
应用琼脂稀释法,Etest法分别测定了163株肠杆菌科细菌对12种β-内酰酶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同时对含ESBL与不含ESBL菌株的药敏结果加以分析。结果:4.5%大肠埃希氏菌、19.4%克雷伯氏菌、23.1%沙雷氏菌,10%弗氏柠檬酸杆菌和33.3%阴沟肠杆菌ESBL阳性,总检出率为11%。含ESBL菌株对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9种呈多重耐药,其耐药率3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瑞金医院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初筛试验与确证试验的符合率以及ESBL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按照NCCLS标准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初筛实验和确证实验,用Whonet5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初筛阳性为55株,用确证试验证实其中52株为产ESBLs菌株,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时产AmpC酶,不能用确证实验检测到,可通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与头孢吡肟的协同现象予以检测。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大肠埃希氏菌33株(25.4%),肺炎克雷伯氏菌2l株(28.5%)。结论本院流行的产ESBLs菌对头孢噻肟的水解能力很强,部分产ESBLs菌株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不敏感。ESBLs产生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有很高的耐药率,分别为37.0%、68.5%和64.8%,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ESBL产生菌的敏感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