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和益阳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后壁厚度(LVW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衰症状,并且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和益阳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后壁厚度(LVW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衰症状,并且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超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6例确诊CHF的80岁以上(包括80岁)高龄患者,使用rhBNP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 h、1周后尿素氮、肌酐、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周、4周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rhBNP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4%。治疗4周后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rhBNP用于超高龄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邹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28-22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地高辛、利尿剂、ACEI);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卡维地洛从初始剂量2.5㎎,每日两次开始,根据耐受情况逐渐上调至最大耐受量40㎎/天,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压、心率、LVESD、LVEDD及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治疗心衰患者,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应注意β受体阻断剂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缓慢、个体化调整剂量,短时期内无效或病情轻微加重时,不宜贸然停药,长期维持至终生服药,就能明显改善预后,延缓心衰的病程,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少住院率,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治疗心衰患者,在具体用药过程中应注意β受体阻断剂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缓慢、个体化调整剂量,短时期内无效或病情轻微加重时,不宜贸然停药,长期维持至终生服药,就能明显改善预后,延缓心衰的病程,提高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少住院率,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洪富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310-311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择28例因CHF住院,经应用强心剂、利尿剂、治疗5d左右仍未好转的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速度25~120μg/min,平均50μg/min,每日1次,7~10d为1疗程,全部病例排除其他内科严重疾病,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左室射血分数(LNEF)动态观察血压,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28例中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5.7%。结论 硝酸甘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2)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101例给予常规治疗,脑利钠肽组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联合组10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左西孟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检测3组血清尿酸(U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动脉氧分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统计3组患者用药72 h后治疗效果及首次住院期间病死率;随访6个月,记录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UA、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氧分压、LVEF均明显增高,LVD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UA、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血氧分压、LVEF明显高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LVDd明显短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且脑利钠肽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P均<0.05),脑利钠肽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首次住院期间病死率和6个月后病死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和脑利钠肽组(P均<0.05),脑利钠肽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UA、NT-proBNP水平,提高血氧分压及LVEF,改善LVDd,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首次住院病死率和6个月后病死率、再住院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纯中药组方研制成心力舒康丸治疗心力衰竭,观察其对心力衰竭疗铲及左心室舒和功能影响,将100例患者机分治疗组(心力舒康丸组),对照组(卡托普利组)。结果显示:心力舒康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达93.33%,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力舒康丸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胸闷,腹胀,水肿,咳痰,苔腻等主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并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江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10):49-50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病人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结果表明,稳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疗效,且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吴子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2):83-84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剂。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1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71例,采用强心汤(病情较重且心功能在Ⅲ级以上者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治疗20d,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优于对照组(74.3%)。结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将42例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活素组,2组均给予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类药物治疗,新活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首次负荷剂量2.0μg/kg静脉注射,后持续0.01μg/(kg.m in)静注,连用3 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出入量以及全身临床情况。并在治疗4周后采用心脏超声仪检测2组患者心功能状况。安全性评估采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并对过程中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新活素组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而2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方面,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及全身临床状况,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通心络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3个月后两组心衰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NP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与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结合应用,能够改善心衰症状、提高LVEF、降低BNP水平,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从而延缓心衰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予卡维地洛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衰竭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并测定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测量LVEDD、X线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心功能Ⅰ、Ⅱ级占27.5%,治疗后占85.0%;治疗组:治疗前心功能Ⅰ、Ⅱ级占17.4%,疗后占86.9%(P<0.1)。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 6个月后,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映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1):14-14
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药全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中医分心气(阳)不足、痰瘀互结、痰热瘀阻、水气凌心、血脉瘀阻、阳虚水泛论治,西药在急性左心衰时间断用过小剂量西地兰、利尿剂及吸氧。心功能改善显效16例占37.2%,有效23例占53.5%,无效4例占9.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制剂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CHF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血糖升高者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0 mL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rhBNP静脉注射,负荷量1.5μg/kg,之后以0.01μg/(kg.min)速度连续输注7 d。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临床水肿、呼吸困难、肺部粗湿啰音等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排血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超声心动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为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制剂联合rhBNP治疗CHF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救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救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NYHA标准将心功能Ⅱ-Ⅳ级的CHF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治疗组除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外,不加服救心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与对照组(6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救心汤可改善心功能,并可降低洋地黄的毒副作用,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8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将1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除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外,还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强心合剂。对照组嘱其休息,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常规予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扩血管剂、盐酸多巴胺、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86%,与对照组(69.23%)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难以避免的结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按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水肿”、“喘证”、“心水”、“心痹”等范畴。笔者针对本病心肾阳虚证的病理特点,采用温阳益气利水之抗心衰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方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SV,CO,EF等指标变化方面,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EF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NST,ST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胸闷,腹胀,气喘,咳痰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治疗后主症 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