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CT、MRI的发展 ,特别是成像速度的加快 ,胰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在不断提高。CT是目前胰腺疾病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MRI成像在胰腺疾病诊断上的价值进一步提高 ,尤其MRCP成像对胰胆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广泛认可。1 胰腺CT的应用进展螺旋CT扫描 螺旋CT扫描速度快 ,动态增强扫描使胰腺和肝脏达到理想的强化 ,有利于胰腺肿瘤及其肝转移的显示。胰腺小肿瘤应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 (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 )薄层扫描。胰腺癌于正常胰腺比较为血供较少 ,胰腺有丰富的动脉供血 ,故在动脉期扫描 ,肿瘤与正常胰腺实质的密度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腺多期CT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胰腺癌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实性占位的胰腺癌的16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6例胰腺癌CT平扫肿块呈低密度.增强CT影像特点显著,等密度及低密度肿瘤均得到显示.26例中,肿块直径3~6cm 22例、1~3cm 4例,动脉期扫描有不均匀强化,另有胰周脂肪层消失、胰管和胆管扩张、胆总管阻塞、合并胰腺囊肿、肿瘤侵及血管、腹膜的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胰腺癌能及早发现肿瘤,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俊勇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49-149,152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胰腺癌患者检查前口服1.5%泛影葡胺后,行螺旋CT平扫,然后由高压注射器自上肢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80~100 ml,延迟30、60 s分别开始胰腺双期增强扫描,扫描速度为1 s/周,螺距1.5 mm,注射速度3 ml/s.结果:CT扫描可以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双期增强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准确显示胰腺癌的直接或间接征象,包括胰腺肿块、胰周脂肪层改变、淋巴结转移等,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最常用、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结论:胰腺螺旋CT平扫能很好地确定胰腺病变位置及范围;CT双期增强扫描时,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密度对比度最高,即小胰腺肿瘤的检出率最高,另外,此时肠系膜上静脉已经强化,正好与胰腺区分开来,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对胰腺癌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所以螺旋CT是胰腺动态检查的最佳工具.  相似文献   

4.
蔡中  陈志宏  李勇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1):708-709,F003
目的 了解螺旋CT胰腺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显示胰腺癌的CT表现。方法 对39例胰腺癌患者行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35秒和65秒,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ml/s,观察胰腺癌在双期的增强情况和CT征象。结果 (1)直接征象:胰腺癌表现为病变区胰腺肿大,形成肿块;平扫肿块密度通常呈略低密度、等密度;胰腺期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边缘呈规则或不规则的环状强化;门脉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间密度差下降。(2)间接征象:伴有肝内胆管(48.7%)、胆总管(61.5%)和胰管(38.5%)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胆囊增大(30.8%),胰周脂肪消失(82.1%),胰周大血管模糊(51.2%),胰体、胰尾萎缩(25.6%)以及转移性改变。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癌,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结果:X线检查提供信息较少;CT检查胰腺癌疑似病例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螺旋CT三期薄层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提高了胰腺形态及小胰腺癌检出率;动态增强脂肪抑制T1WI早期扫描是诊断少血供胰腺癌的有效手段,其敏感性等于或高于螺旋CT检查;B超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具有无创和廉价的优点.结论:只有提高对胰腺癌的认识,充分结合病人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细心检查,充分利用B超、US、CT、ERCP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等手段,才能明显提高胰腺癌Ⅰ期检出率,大大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成  周莹  卢明智  许新堂 《河北医学》2007,13(9):1066-1068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早期胰腺癌病人均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①显示肿块影20例,病灶直径为1~2.5cm.②肿块强化特点为不规则形低密度影、病灶略有强化、病灶均匀强化③8例总胆管下端略有扩张,局部截然中断,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胰腺内小肿块轻度不规则形不强化、均匀强化及总胆管扩张截然中断的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主要征象,为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生存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诊断胰腺癌的表现和临床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治疗作出参考意见。方法:15例均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分析。结果:1显示肿块15例,肿瘤直径>3 cm有8例,<3 cm有7例;2肿块表现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后强化不明显;3多伴有胰周组织的改变和远处脏器的转移。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是显示胰腺癌最好的检查方法,通过胰腺内肿块的不规则表现及胰管、胰腺周围解剖结构变化为主要的早期胰腺癌的影像学征象,对患者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生存率有着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以及进行MSCT动脉期、胰腺期、门静脉期扫描的47例胰腺肿块,其中胰腺癌30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1例,胰腺囊性肿瘤6例,比较它们在各期的CT表现并且运用容积重建(VR)技术对胰腺癌的胰周血管受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胰腺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囊性肿瘤在MSCT多期扫描过程中显示各自的特点,MSCT能显示胰腺癌的CT征象。VR技术能显示胰腺癌周围血管受累情况。结论 MSCT对胰腺癌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T组和MR组,每组44例。CT组实施多排螺旋CT扫描,MR组实施动态增强MR扫描,将病理学检查结果设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是88.64%,敏感度是84.09%,特异性是77.27%;MR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是90.91%,敏感度是84.09%,特异性是75.00%,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组胰腺癌灶在胰腺动脉期、胰腺静脉期及胰腺延迟期的显示值均高于C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多排螺旋CT与MR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均具有十分显著的诊断价值,临床进行诊断时只需选择两者中的其中一种即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回顾性研究,为探讨MRI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胰腺癌,25例慢性胰腺炎进行MRI检查,对MRI征象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检查方法包括平扫T1WI,T2WI,MRCP,动态增强前后的脂肪抑制T1WI.结果 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征象是:①病变区胰腺局限或弥漫肿大与信号异常;②有无扩张的胆总管突然性狭窄截断与胰周大血管包埋、管径增粗、癌栓、腹部淋巴结肿大、肝转移;③胰腺囊肿的发生频率、部位,与胰腺轮廓的关系;④有无扩张胰管,扩张胰管的形态与贯穿病变区的情况,有无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结合CT).结论 由于MRI无辐射及新的实用技术(MRCP,动态增强扫描及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等)的应用,使MRI成为胰腺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 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肝内外恶性胆管阻塞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胆管恶性肿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MR I检查采用T1W I和T2W I常规序列,所有病例均做MRCP扫描。结果:15例患者MR I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阻塞性扩张。阻塞性病变中,胆管腺癌9例,肝细胞癌4例,转移瘤2例。阻塞部位在肝门部7例,胰腺部2例,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部6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结论:MR I与MRCP结合能显示胆管阻塞性扩张及阻塞部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壶腹部胆管癌的直接肿块征像较少,以间接阻塞征像为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MRI 3D-VIBE)序列联合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PDDU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DDUC患者(胰头癌34例,胆总管下段癌14例,壶腹癌11例),行常规MRI、MRCP及3D-VIBE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测量胰胆管汇合角、胰胆管末端间距、十二指肠主乳头至扩张的胰胆管末端的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 结果 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3组间病灶最大径、中心位置、边缘情况和病灶均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较易累及胰周血管,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均未见邻近血管受累征象.胰头癌组的胰胆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主乳头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及胰胆管末端间距均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组;"四管征"多见于胰头癌.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SNR高于胰头癌和壶腹癌组(P<0.05),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信号强度稍高于胰腺实质.结论 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能较好显示不同类型PDDUC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化特点,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的细微差别,有助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晚期胰腺癌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中晚期胰腺癌的影像表现为胰腺肿块,肿块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CT平扫呈低密度,MRI信号强度和CT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可见坏死及囊变,胰、胆管扩张,双管征,邻近血管和脏器受侵,肝脏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CT和MRI检查对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判断手术可切除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肖岚  李志 《中外医疗》2016,(22):196-198
目的:比较MRCP、CT胰胆管曲面成像两种手段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差异。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诊治的60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排螺旋CT组和MRCP组),各30例,通过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CT增强图像进行胰胆管重建,同时同MRCP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均为10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有5例曲面重建图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肝门的软组织肿块,MRCP组仅有1例能很好显示软组织肿块。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判定疾病部位的准确率最高,CT则快速、方便,在临床上应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检查,如果二者结合判断病因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5.
余帮龙  赵建农  张小明  贾培沂 《西部医学》2009,21(12):2095-2098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中胰腺癌各项征象及其组合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因胰腺及其周围疾病手术患者,分为胰腺癌组及非胰腺癌组各40例。以选定MRI征象及其不同组合为参考标准,图像诊断与手术及病理检查报告对比,画出ROC曲线,观察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应用动态对比增强的动脉期诊断胰腺癌效果较好。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分别为90%、85%和87.5%。应用MRCP检查,以胰管非穿透性扩张为指标,特异性达95%,敏感性52.5%。结论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在应用MRI诊断胰腺癌时非常重要。MRCP对胰头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PET/CT检查病例螺旋CT扫描诊断均使用胰期、肝期螺旋扫描.100 mL离子型对比剂快速团注,3 mm薄层扫描,Pitch1.0、2~3 mm薄层重建.结果胰期扫描胰腺癌病灶检出率达92%,胰周小血管状态了解较好,胰期延时扫描时间38~40 s最佳,肝期扫描肝脏受侵,转移情况显示满意.结论 PET/CT检查胰腺癌使用双期螺旋CT扫描能准确地评价胰腺肿瘤本身及胰周血管受侵状况,能准确检出肝转移灶,提高肿瘤手术切除可行性估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螺旋CT(SCT)对周围型肺癌征象进行观察分析,提高诊断。方法:对3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胸部常规及病灶螺旋薄扫,小间隔重建,多层面(MPR)及三维(SSD)后处理。结果: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肿块分叶,边缘毛刺,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及周围支气管改变,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薄层SCT及小间隔重建可增加上述征象的发现及准确性,MPR,SSD,MIP(最大密度投影)使病灶显示及空间定位直观,明了,并各自对某些征象有进一步显示。结论:螺旋CT可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显示的信息及准确性,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种方式的CT扫描在显示胰腺癌的主要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以及手术切除性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0例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胰腺癌CT征象进行分析。比较采用非螺旋常规扫描(48例),螺旋常规扫描(37例,螺旋双期扫描(25例)时,对病灶和胰周血管的显示情况及手术切除性判断的情况,结果:螺旋双期扫描在病灶的检出,胰周血管的显示,手术切除性判断等方面,明显优于非螺旋常规扫描,结论螺旋双期扫描在胰腺癌(特别是小胰腺癌)的诊断和手术切除性判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成为胰腺的常规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兔VX2肾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兔VX2肾癌模型,观察模型动物在螺旋CT,MRI及肾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取VX2瘤块种植法成瘤,分别在不同时段行螺旋CT,MRI及肾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实验组成瘤率100%. 肿瘤在螺旋CT平扫时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灶,增强后呈低密度结节,边缘环形强化. MRI平扫时,肿瘤在T1 WI和T2 WI上分别为较均匀低信号和稍高信号灶,3 wk后肿瘤因坏死、液化而表现为高低密度混合型结节. 肾动脉插管造影,VX2肾癌呈丰富血供表现. 结论:兔VX2肾癌模型的最佳干预期是植瘤后2~3 wk,螺旋CT筛检精确可靠,可作动态观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壶腹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多层螺旋CT对壶腹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壶腹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资料。结果13例壶腹癌中均可显示十二指肠壶腹区软组织肿物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均有胆管系统低位梗阻征象,7例有"双管征";6例肝内胆管呈软滕状重度扩张。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壶腹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