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肠道病毒EV75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类肠道病毒(HEV)由80多个血清型组成,分为5个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和肠道病毒A~D组。对肠道病毒进行鉴定的金标准是用敏感的细胞系培养和分离病毒,继而用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进行鉴定。但该法耗时、繁琐,且组合血清只能鉴定常见的一些病毒,无法对所有病毒特别是新型肠道病毒进行鉴定。最近文献报道,通过测定肠道病毒基因组VP1区的部分或整个序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对云南省4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的阳性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定型.方法 用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通用引物187/011、187/222扩增病毒基因组VP1区基因,直接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测序.所得序列在基因库进行Blast搜索,并与所有EV(包括新发现的EV)基因的相同区域进行比较.结果 4株病毒为EV80、EV81和EV83,为人类EV B组中的新型病毒.结论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出传统方法所无法鉴定的血清型,并能提供病毒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鲤城区2008—2012年52例EV71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患儿采取专人护理并注意隔离,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护理时严密关注患儿体温、神志、呼吸、心跳及末梢循环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结果 52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正确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院感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住院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肠道病毒EV71型(EV71)感染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住院患儿血标本共509份(普通病例445份,重症病例64份)进行EV71 IgM检测。结果 EV71 IgM阳性率50.5%(257/509),其中男性49.0%(166/339),女性53.5%(91/170),男女检出率类似。EV71检出率以5~6岁组最高(69.2%),其次2、3岁组(55.0%、61.0%),<1岁最低(37.7%)。全年均有病例发生,2月份检出率最高 (85.7%),9月份最低(14.3%)。重症患儿EV71型检出率95.0%,普通病例仅44.0%。结论 2012年住院的HFMD患儿以EV71型感染为主(50.5%),分布具有明显季节和年龄分布特征,应结合季节变化特点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安徽阜阳3月份以来发生的儿童感染EV71肠道病毒事件,现在已在局部地区搞得沸沸扬扬,浙、鄂、粤、陕,以及港澳也相继出现感染病例的报道。不期而至的手足口病,已演变为继非典疫情之后的又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1997-2000年及2004年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云南省1997-2000年及2004年5年的肠道病毒(EV)分离状况及型别特征。方法5年在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中共检测到210株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s),其中12株经血清学鉴定为腺病毒。剩余198株经基因测序定型,即病毒VP1区基因序列转变为氨基酸序列后与标准株进行比较。结果经分子生物学定型:人类EV-A组5株(5个血清型)、EV-B组158株(34个血清型)、EV-C组32株(6个血清型)、未分离到EV-D组病毒。在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中,210个分离株,EV-B组病毒占75.2%,为主要型别;EV-C组占12.2%,腺病毒占5.7%,EV-A组占2.4%。结论云南省EV的流行中,以EV-B组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015-2016年贵州省手足口病非EV71(Enterovirus 71,EV 71)、非CVA16(Coxsackievirus A16,CVA16)肠道病毒株的病原构成及优势型别。方法 共收集2015-2016年贵州省儿童手足口病疑似患者肛拭子350例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筛选出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采用 RT-PCR法扩增病毒VP1区序列,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测得序列进行型别鉴定并与国内外各型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从收集到的手足口病疑似患者肛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到21株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CVA5、CVA7、CVA9、CVB3(Coxsackievirus B3,CVB3)、 CVB4 、E11(Echovirus11,ECHO11)、 E17各1株,CVA10 、CVB1各2株,CVB5、E7各5株。通过系统发育树揭示,分离到的同型别毒株之间具有同源性,而非同型别的毒株与国内外各代表株之间具有同源性。结论 贵州省引起手足口病的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型别分布较广,包括CVB组,CVA组和ECHO病毒,其中CVB5、E7为非EV71、非CVA16型肠道病毒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隐性感染比例相当高,多数患者突然起病,半数患者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380C左右)症状。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患儿的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旱,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因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使患儿出现流涎或拒食现象。手足口病往往合并脑炎、肺水肿、心肌炎。出现这种心、肺、脑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感染EV71的情况,为科学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接种于RD细胞,出现致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RT-PCR方法,EV71引物检测样本和细胞培养物上清。结果标本直接用RT-PCR扩增,阳性率为30%(6/20),细胞培养后出现CPE的阳性率为45%(9/20),培养后经RT-PCR扩增阳性率为70%(14/20)。结论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肠道病毒EV71的检出率,RT-PCR方法可以满足病毒流行期间同时处理大量样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了解缅甸入境健康儿童和云南省口岸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V)携带情况及病毒型别特征.方法 在10个边境口岸<15岁的健康儿童中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共采集到319份粪便标本.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用抗体中和试验鉴定,并送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鉴定;腺病毒用血清学方法鉴定.结果 共检测到EV 53株(带病毒率为16.6%),其中PV23株(阳性率7.2%)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证实均为疫苗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NPEV 30株(阳性率9.4%),经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除1株未被所有EV通用引物扩增外,其余29株分别属于HEV-A组(1株,1个血清型,占3.3%)、HEV-B组(20株,11个血清型,占66.7%),HEV-C组(8株,4个血清型,占26.7%),未检测HEV-D组病毒.同时还检测到腺病毒4株,阳性率为1.25%.分别做B组和C组病毒基因树,相同型别的分离株都与对应的标准株聚集在一起.同源性计算表明,分离株与对应标准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75%和85%以上,符合国际测序定型标准.结论 在中国云南省与缅甸接壤地区,EV携带率较高,特别是PV阳性率高于急性弛缓性麻痹常规监测.EV中以HEV-B组病毒为主,病毒血清型的分布具有多样性,并发现EV73(2株)、EV75(1株)、EV80(1株)和Ev96(4株)等新型EV.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云南省蚊虫病毒分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方法采用C6/36细胞对病毒分离物ML-13做病毒扩增,使用多种虫媒病毒基因扩增引物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采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用Mega5.0软件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ML-13病毒可以在蚊虫细胞增殖,用OMRV和ToV-TJ病毒特异引物扩增出目的产物,序列分析显示,ML-13病毒与OMRV-AK4、ToV-TJ、OMRV-Y61、DTV、AsTV病毒衣壳蛋白和RNA依赖RNA聚合酶基因株相似性最高,分别为76%、75%、72%、67%和67%;与Toti病毒科中的DTV、ToV-TJ病毒和OMR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云南省三带喙库蚊中分离的ML-13病毒为Toti病毒,这是我国首次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Toti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1997-2011年宁夏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的73株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进行分型鉴定.方法 采用简并引物RT-PCR对分离株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较和基因进化分析.结果 经过基因测序分析鉴定,73株NPEV中,有4株无法定型,另69株共包括27个血清型,分别属于A组肠道病毒(HEV-A)和HEV-B组,无HEV-C和HEV-D组毒株,其中HEV-A组毒株包括8个血清型23株,HEV-B组毒株包括19个血清型46株.69株病毒中,以EV71所占比例最大(9/69),以CVA4、CVA16、Echo24、Echo6和CoxA9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1997-2011年宁夏地区AFP病例分离的NPEV以HEV-B组为主要型别66.7%(46/69). 相似文献
15.
16.
毛蚶中肠道病毒的浓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人工污染病毒的毛蚶腮和消化道匀浆,用pH9.0,3%牛肉膏液洗脱,洗脱液用PEG-6000沉淀,沉淀物再悬于0.15mol/LNa2HPO4中,此浓缩方法对polioⅠ型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回收效果好。PolioⅠ的平均回收率为72.4%。该方法操作较简便,不需特殊试剂和仪器,适合一般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5 - 2016年15岁以下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的携带情况及病毒型别的特征分布。方法 采集江苏省3个县(市)15岁以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445份,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脊灰病毒(PV)采用荧光定量RT - PCR方法进行鉴定;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采用RT - PCR扩增结合VP1区基因测序定型。结果 共检测到EV31株,阳性率6.97%(31/445)。其中PV18株,阳性率4.04%(18/445),包含Ⅰ型8株、Ⅱ型7株、Ⅲ型3株,未分离到混合型PV。所有的PV毒株经鉴定均为疫苗株,无脊灰野病毒株与疫苗衍生株。NPEV13株,阳性率2.92%(13/445),以HEV - B群(84.62%(11/13))为主。所有NPEV分离株与对应标准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2.01%~97.42%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2.91%~99.19%之间。构建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所有的NPEV分离株与对应的标准株聚集在一起,符合测序定型标准。结论 在2015 - 2016年度江苏省健康儿童中,PV阳性率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相当,但NPEV阳性率远低于AFP监测。检测到的NPEV以HEV - B群为主,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江苏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10年肠道病毒(EV)71病毒流行状况。方法设计肠道病毒71型实时荧光RT-PCR引物和TaqMan探针,运用TaqMan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2010年全年来医院就诊的疑似手口足病患儿送检标本20150份,进行肠道病毒71型荧光RT-PCR检测,同时,设计了扩增EV71病毒全基因组的引物,随机选取了5株病毒进行全基因组进行测定。结果在20150份临床标本中,EV71病毒的阳性为4780份,全年总的检出率为23.72%,每个月均有阳性检出;其中,EV71病毒阳性率较高的为4~7月份,最高检出率为6月份,达32.19%,最低检出率为10月份,为7.91%;扩增了5株广州株EV71病毒全基因组全长序列,提交到GenBank上,将5株广州株EV71病毒与EV71的A、B3、B4、B5、C1、C2、C3、C4型及阜阳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ClustalW比较,发现与C4a型阜阳株等同源性为98.00%~99.00%,与C4b同源性为91.00%~93.00%,与C1-C3同源性为82.00%~83.00%,与B3、B4、B5同源性为81.00%~83.00%,与A型同源性为80.00%。结论 2010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在2010年全年还是较普遍流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2010年分离的5株广州株EV71病毒属于C4a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