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针夹脊穴与颈椎牵引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本实验为的随机对照研究,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取电针夹脊穴,每次针刺20分钟。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每日治疗两次,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电针夹脊穴治疗下颈椎不稳症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夹脊穴是治疗下颈椎不稳症有效方法。对下颈椎不稳症的疗效明显优于与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2.
李庆 《河南中医》2012,32(1):87-88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引起的下腰痛4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均以下腰痛为主要症状,运用叶氏十步正骨手法结合功能段炼进行治疗,按日本外科学会腰痛疗效评价标准(JOA SCORE)29点法计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结论: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引起的下腰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编颈项肌锻炼操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9例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发放自编颈项肌锻炼操手册,指导患者进行系统性颈项肌功能锻炼,并坚持锻炼0.5 a以上。结果本组随访0.5~2 a,治愈率68.2%,总有效率96.9%。颈椎过伸、过屈位动力性侧位片显示角位移和水平位移锻炼后比锻炼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自编颈项肌锻炼操不仅增加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患者的颈椎动态性稳定,同时也增加颈椎静态性稳定,是保守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伴有下颈椎不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伴有下颈椎不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95.6%,对照组分别为16.3%和86.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功能量表评分均降低,X线摄片显示,其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伴有下颈椎不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电针治疗效果优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采用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颈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诊断的退行性颈椎失稳症患者分别纳入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组及牵引对照组,治疗相同周期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牵引对照组总有效率85.5%,2组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颈椎失稳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推拿轻重量牵引颈托固定治疗颈椎不稳症3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推拿轻重量卧位牵引颈托固定对颈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运用推拿手法的松解手法、点按法、卧位轻重量牵引及颈托固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本方法可有效缓解颈椎不稳症的症状,促进松弛或痉挛的肌肉、关节韧带、寰枢椎关节、下颈椎小关节修复,恢复正常颈椎生理体位,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电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0例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用牵引、电针治疗,治疗组用牵引、电针、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92%、对照组8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牵引、电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电针结合药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药敷治疗腰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腰突症采用电针结合药敷的方法,并与160例单纯电针和160例牵引推拿进行比较。结果 电针药敷组有效率为92.50%,与单纯电针组有效率85.63%,有显著差异(P<0.01);而与牵引推拿组有效率91.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表明电针结合药敷治疗腰突症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电针,与牵引推拿具有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取电针疏密波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配合推拿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85.0%、62.5%,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O.05),治疗组腰椎功能障碍和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疏密波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电针组30例,推拿组30例,电针加推拿组38例。结果电针加推拿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和推拿组(P〈0.05);电针组和推拿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和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针灸组50例,推拿组50例,针推走罐组64例。结果针推走罐组的疗效显著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和走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和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13.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组和单纯穴位注射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椎动脉血管形态;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动脉血管形态的作用,其椎动脉形态的改善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下颈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85例,牵引组85例,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电针组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96.48%;牵引组治愈率为18.85%,总有效率85.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功能量表评分均降低,X线平片显示,其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电针组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量表评分的降低与角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减少具有相关性。结果: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牵引治疗,其疗效与下颈椎稳定性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电针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电针配合穴位注射与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牵引、电针、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观察两组止痛起效的时间、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愈显率均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裴君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8):450-451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中药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设综合组80例、电针组42例、推拿组68例和中药组36例,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93.8%,电针组有效率为73.8%,推拿组有效率为86.8%,中药组有效率为69.4%,综合组有效率与其他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推拿、中药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集诸单一疗法之精华,避免单一疗法的局限性,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水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电针加推拿组)38例,B组(水针加推拿组)42例,C组(水针、电针加推拿组)56例。结果 C组的疗效显著高于A组(P〈0.01)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水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加推拿或水针加推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中药湿热敷,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并神经根损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LDH并神经根损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采用邵氏无痛推拿手法、中药湿热敷配合电针综合治疗;对照组52例仅用邵氏无痛推拿手法、中药湿热敷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16例,好转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5.3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邵氏无痛推拿手法、中药湿热敷配合电针对LDH合并神经根损害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邵氏无痛推拿手法、中药湿热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比较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分为针推组4 0例 ,药物组 31例。针推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大椎、百会、后溪为主 ,颈肩部推拿手法为辅 ;药物组以口服培他啶片 ,静滴脉络宁注射液为主。结果 针推组治愈率为 5 5 .0 % ,总有效率 95 .0 % ,药物组治愈率为 2 9.0 % ,总有效率74 .2 %。两组比较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针推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