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市西城区1991~200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顾雅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3):226-227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有较大的危害。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工作,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现将北京市西城区1991年~2000年发生的食物中毒资料做一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1991~2000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深圳市1991—200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解深圳市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分布特点,以便在今后的卫生监督工作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1资料来源与方法 食物中毒资料来自深圳市1991~2000年食物中毒统计年报表。人口资料由深圳市统计局提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1991~ 2 0 0 0年江都市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了解该市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特点、分布规律 ,探讨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有效措施。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 1991~ 2 0 0 0年江都市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人口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食物中毒分类据 GB14987规定 ,按中毒食品种类进行分类。食物中毒病原检测方法按 GB/ T4789- 1984、1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微生物部分 )和 GB/ T5 0 0 9- 1985、 199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进行。2 结果2 .1 食物中毒情况 1991~ 2 0 0 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 17起 ,中毒人数 435…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找出发生食物中毒的因素,为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市1983~1998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1983~1998年温岭市食物中毒季、年报表。2 结果与分析2.1 食物中毒概况1983~1998年我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6起,中毒人数为835人,年均发病率为4.74/10万;死亡10人,年均死亡率为0.06/10万,年均病死率为1.20%。其中1986年发生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占总起数的15.38%(4/26);中毒人数以1992年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31.74%(265/835);死亡人数以1988年最多,为5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全省各市1991年全年发生食物中毒的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得出1991年全省食物中毒共212起4792人,死亡18人,均低于1990年。引起中毒起数、人数最多的食品仍然是蔬菜农药中毒。而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河豚鱼中毒;家庭和集体饭堂分别是中毒起数和人数最多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食物中毒是评价一个地区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是食品卫生管理水平、经济状况、人们卫生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的综合反应。为了解和探索我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将我市1990~2003年食物中毒的发病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山区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本市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2002年的食物中毒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化学性食物中毒18起,发病率为1.04/10万,病死率为2.42%,死亡率为0.025/10万;其中第3季度中毒数最多,占总起数的38.89%;发生在农村16起,占总起数的88.89%;发生在家庭9起,构成比为50.00%.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均为植物性食品,其中果蔬引起9起,构成比为50.00%,其次为毒蘑菇中毒为22.22%;原料污染或变质引起的为61.11%;农药引起的10起,构成比为55.56%.7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4起,死亡病例5例,均发生在农村,其中有机氯农药引起的中毒2起,病死率为33.33%;毒蘑菇引起的中毒1起,病死率为33.33%;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1起,病死率为16.67%.结论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总体较平稳,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最常见食品为果蔬,致病因素主要为农药,其次为毒蘑菇;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重点;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和毒蘑菇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死因;广大农村是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泰安市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与规律,旨在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泰安市1991-2008年食物中毒报表及1991-2008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泰安市1991—2008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78起,中毒人数1926人,死亡1人,中毒死亡率为0.52‰;中毒原因主要为细菌性和化学性,分别占中毒总数的53.93%和41.57%。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第3季度,占52.06%;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多,占55.06%;引起中毒的食物以果蔬类、熟食类为多,分别占35.39%和31.46%。结论泰安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以集体食堂发生的细菌性和化学性中毒为主,加强监管力度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辖9个地区92个县市,总人口3 798.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96%.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共有49个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7.8%.由于天然食物原料生产的全球化、新的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东西方饮食习惯的交融、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如洪涝灾害、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等)的突然改变,以及各种新的病原体和传播媒介的发现和流行,使得食物污染造成的疾病成为该省最突出的卫生问题.现将贵州省近5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以及中毒致病因素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邰晓维 《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6):39-40
在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较为常见,控制食物中毒造成的危害是餐饮业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即肇事环节,并进行监测,对制定预防食物中毒对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0年~2004年江苏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其发病快、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近几年来,化学性食物中毒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摸清江苏省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降低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现将2000年~2004年江苏省发生的79起化学性食物中毒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罗湖区1987~1996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圳市罗湖区1987~1996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深圳市罗湖区卫生防疫站(518020)张风雷防制食物中毒是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10多年来,我区对食物中毒的预防和调查处理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本文分析我区1987~1996年食物中毒情况,以便掌握食物中... 相似文献
13.
永定县2000-2005年食物中毒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掌握福建省永定县2000-2005年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止食物中毒发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近年来发生的15起各类食物中毒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起食物中毒中夏季只有1起,秋季14起占93.33%。中毒分类:细菌性占45.79%,化学性(包括投毒)占69.33%,不明原因占20%;行业分布:宴席(包括移动厨房)占40%,各种食堂占26.67%,家庭占33.33%;中毒食品:野生蘑菇占26.67%,混合食品占33.33%,无样品占13.33%。结论针对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要强化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重点监督餐饮业(包括移动厨房),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有毒野蘑菇的认知的宣传,提高防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1995—1998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研究引起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方法收集整理1995~1998年我省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材料和统计报表,结合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了食物中毒与中毒原因、季节分布、食品种类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机磷农药喷洒在蔬菜上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湖南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好发于三季,动植物等自然毒引起的死亡率最高,鼠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因最复杂。结论湖南食物中毒的发生在新时期下呈现新的发生特点,需要食品卫生工作者制定新的管理办法来预防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崔永久 《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6):50-51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得到极大发展,建筑市场显出一片繁荣景象。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建筑工地的食品卫生问题。笔者对本市最近几年发生的建筑工地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了解昭通市近10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昭通市2000-2009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48起,中毒人数1 056人,死亡50例,病死率为4.74%,中毒发生以夏秋季为主,占87.50%。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占47.92%,发生场所以农村散发、集体食堂为主。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善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体系,加大卫生监管力度,广泛宣传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有效地减少本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