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精氨酸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L 精氨酸对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 ,评估 40例心衰患者和 3 0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 1(ET 1)浓度。 40例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0例 ,分别予以 2 0 %L 精氨酸注射液 10 0ml(L 精氨酸治疗组 )和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安慰剂组 ) ,均在 60min内恒速静脉滴注。随即再次评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同时复测血浆一氧化氮和ET 1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心衰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受损 (P <0 0 1) ,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下降 ,ET 1浓度上升 (P均 <0 0 1)。L 精氨酸治疗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5 ) ,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P >0 0 5 ) ,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升高 ,ET 1浓度下降 (P均 <0 0 5 )。而安慰剂组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L 精氨酸能改善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将6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3例,分别予口服非洛地平5 、10、15 mg,1次/d,疗程5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变化,并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用药后三组血压均明显下降,血浆NO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ET-1水平明显降低,与A、B组比较,C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认为非洛地平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且改善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8例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脂等指标测定;另选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治疗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组血浆ET-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ET-1、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均显著降低(P<0.01),NO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虽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8周后血浆ET-1继续降低,血清NO继续升高,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损害;辛伐他汀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脂,而且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M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行常规用药,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超声检测肱动脉内径观察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的ET-1和Hcy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增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通过改变MS患者血浆ET-1、Hcy、NO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SHR随机分为通心络组(TXL组)、咪达普利组(MD组)和生理盐水组(SHR组),每组8只.同时还有8只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TXL组和MD组分别以通心络胶囊280 mg/(kg·d)和咪达普利0.90 mg/(kg·d)配成2 mL水溶液灌胃4周.SHR组与WKY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取血测定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SHR组NO浓度与SOD活性均低于WKY组(P<0.01),TXL组NO浓度与SOD活性则高于SHR组(P<0.01),SHR组ET-1、AngⅡ及MDA水平高于WKY组(P<0.01),TXL组ET-1、AngⅡ及MDA水平均低于SHR组,与MD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增加NO浓度和SOD活性,降低ET-1、AngⅡ及MDA水平,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L-精氨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L-精氨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维生素C治疗组和L-精氨酸治疗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3周后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和脂蛋白(a)[Lp(a)]的浓度。结果治疗3周后,L-精氨酸治疗组NO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Lp(a)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L-精氨酸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并对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P<0.01)。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为(61.52±11.34)μmol/L,高于对照组(53.27±13.24)μmol/L(P<0.01)。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为(46.79±10.27)ng/L低于对照组ET-1水平(53.67±12.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变异型心绞痛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调脂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浆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54例)和考来烯胺组(54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12周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并根据Nernst方程计算GSH/GSSG氧化还原电位.结果 治疗12周后,TC、LDL-C和TG血脂康组从治疗前的(5.68±1.47、3.43±1.36、1.73±0.6 6)mmol/L降低到治疗后的(3.94±1.36、2.28±1.11、1.54±0.59)mmol/L(t值分别为3.915、4.160、2.187,P值分别为<0.01、0.01、0.05),考来烯胺组(5.73±1.52、3.37±1.35、1.72±0.67)mmol/L降低到治疗后的(4.15±1.29、2.56±1.06、1.69±0.57)mmol/L(t值分别为3.760、4.035、1.893,P值分别为<0.01、0.01、>0.05);血脂康组ET-1、GSSG、GSSG/GSH从[(154.43±63.06)ng/L、(33.93±1.74)μmol/L、-142.3±4.3]降低到[(121.71±59.11)ng/L、(30.42±1.59)μmol/L、-146.1±4.4(t值分别为2.168、2.325、4.168,P值分别为<0.05、0.05、0.01)];NO、NO/ET-1、GSH、GSH/GSSG从(48.41±16.53)μmol/L、0.33±0.16、(286.11±38.23)μmol/L、8.65±1.18升高到(64.40±18.86)μmol/L、0.54±0.19、(321.27±56.47)μmol/L、10.56±1.70(t值分别为3.725、3.987、3.894、4.168,P值分别为<0.01、0.01、0.01、0.01).结论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康和考来烯胺均可有效调脂,但仅血脂康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可使氧化还原平衡向还原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108例首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50~100 mg,qd,共12周;另人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100例).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ET-1和NO的变化.结果 随访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FMD提高,NO上升,ET-1降低(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校正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ET-1和NO是FM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氯沙坦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减少内皮素分泌,增加一氧化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2-8月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60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ET-1 、NO和TNF-α含量,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1、NO、TNF-α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1、NO、TNF-α含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TNF-α、ET-1含量,提高血浆NO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性细胞因子所介导的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31例。常规治疗组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ET-1降低,NO升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状态时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害,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出现平衡失调。本文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外周血NO、ET水平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男83,女33),年龄68~83岁,平均(73.4±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氯沙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氯沙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检测其内皮素(ET)、心钠素(AN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ET、ANP水平上升明显(P均<0.05),NO水平明显下降(P<0.05),氯沙坦治疗后ET水平无明显变化,ANP下降明显(P<0.05),NO水平上升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变化.氯沙坦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可能也有较好的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学作用.方法:将48例临床和影像学确诊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前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同时测定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结果:用药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用药后ET和vWF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NO和PGI2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ET和vWF水平下降、PGI2水平增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100 mg/d相比,氯吡格雷75 mg/d能更有效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5 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 4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浆 Hcy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 (ET) ,同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1冠心病患者伴或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空腹血浆 Hcy,ET,MD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NO,SOD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2冠心病患者中 ,高 Hcy血症组 ET水平略高于非高 Hcy血症组 ,NO水平较非高 Hcy血症组低 ,两亚组间 MDA,SOD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 Hcy血症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 ET水平增高 ,NO水平降低 ,加重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本研究不支持 Hcy通过氧化应激抑制损伤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假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血管内皮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和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2 h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13例和对照组114例.干预组予RIP治疗,1次/d,连续14 d.评估患者治疗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利维爱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清氧化型低蜜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利维爱组(利维爱2.5 mg/d)和对照组.利维爱组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清ox-LDL、NO、ET-1水平.结果 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利维爱治疗2年后血ox-LDL(P<0.01),ET(P<0.05)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结论利维爱对动脉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效. 相似文献
19.
内源性内皮素-1和前列环素(PG I2)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2005年1~10月,我们测定了85例脑梗死患者复方丹参治疗前后内皮素-1及6-keto-PGF la(PG I2的稳定代谢产物)变化,旨在探讨复方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165例初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05例,女60例;年龄50~76(61.62±5.68)岁。发病72h,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脑CT扫描证实。均排除存在内皮素-1、PG I2水平异常的疾病,如偏头痛、肺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以及雷诺氏病等周围性血管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小剂量他汀类药物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因有典型临床症状而收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85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自身配对设计的研究方法分为4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低脂饮食;辛伐他汀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d,40mg/d,80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8周。服药0周、4周、8周及停药2周时分别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指标。结果 辛伐他汀各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降低ET~1及升高NOFMD的作用(P〈0.05),作用最佳者为80mg组,40mg组次之,20mg组再次之,停药2周,各指标均有所恢复,但与治疗前比较,80mg组尚存轻度降低ET-1的作用。结论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具有血管内虐保护作用. 短期内存在时间一剂量依赖关系,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这种依赖关系削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