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病例资料. 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年龄47.4岁,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100%)和梗阻性黄疸(56.3%),B超检查阳性率95.8%,CT,ERCP和MRCP阳性率均为100%.症状较轻无胆胰管梗阻(8例)或术中病理切片排除恶性病变(5例)共行内科综合治疗13例,症状严重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8例,胆管空肠Y型吻合5例、胰管空肠Y型吻合2例,胆管胰管或囊肿空肠吻合3例,EST1例. 结论 本病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症状较轻,无胆、胰管梗阻者可行内科治疗.症状严重,发生胆胰管梗阻或不能排除恶性病变者应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状况选择术式,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改良(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改良方法。方法:对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时采用带血管蒂的大网膜包绕空肠浆肌鞘,以达捆绑之目的。8例中行桥袢空肠造瘘5例,胆总管造口T管引流3例,并观察其术后5d内每天平均引流液量。结果: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胰瘘、胆瘘发生;5d内每天平均引流液量除第1天胆总管造口低于空肠造瘘外,其余4d每天平均引流液量均明显高于空肠造瘘;1例空肠造瘘者术后第8天继发胰腺残端出血,经电灼后止血。结论:带血管蒂的大网膜包绕空肠浆肌鞘完全可以代替粗线环绕空肠结扎,并使整个空肠浆肌鞘与胰腺紧贴,更利于胰肠间愈合;空肠造瘘或胆总管造口对桥袢空肠均有减压引流的作用,但T管引流更简单、有效、省时。  相似文献   

3.
本组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保留幽门5例、空肠造瘘4例);慢性胰腺炎左半胰切除、近侧胰端空肠Y形吻1合例,均行胰管空肠吻合并安置支撑管,胆肠吻合处胆管内置T形管引流。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用曾宪九方式行十二指肠空肠端侧(空肠半周横切口)吻合以防逆流。空肠造瘘供术后营养。围手术期处理注意胃肠及静脉营养、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抑制酶分泌及通畅引流等,未用生长抑素。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均未出现胰外瘘。胰切除术中胰管空肠吻合是预防胰外瘘的关键。胆管外引流、空肠营养造瘘以及保留幽门的抗反流等协同治疗有助于预防胰外瘘,生长抑素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4.
胰管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胰管梗阻所致胰高压在胆胰疾病中造成病人剧烈腹痛和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作用以及手术缓解胰高压的重要性。方法:27例诊断为胰管梗阻的患者中,11例为慢性胰腺炎,16例为晚期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其中慢性胰腺炎有6例为胰管多发性狭窄伴扩张,手术将胰管纵行劈开并与空肠行大口侧侧吻合,另5例仅出口狭窄者行胰管空肠侧端吻合;16例晚期肿瘤患者,仅5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结果:11例慢性胰腺炎内引流手术后经长期随访除一例偶有上腹轻度疼痛外,其余10例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余消化道症状亦皆明显好转。16例晚期肿瘤所致的胰管梗阻病人,5例行胰管空肠吻合术,术后病人疼痛均明显好转。结论:胰管阻塞可引起胰高压,后者可能是造成慢性疼痛和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在胆胰手术过程中应充分地认识其重要性,以选择适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消化道吻合器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63例因肝胆管疾病伴胆总管扩张的患者,应用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和直线型切割闭合器行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均痊愈,无胆瘘、胆道出血及胆道梗阻等大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李强  王殿昌 《普外临床》1995,10(1):59-60
本文报告87例胰头、壶腹周围癌梗阻性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单纯黄疸内引流;另一组在黄疸内引流的同时行预防性胃空肠吻合,术后观察发现,两组病例的手术死亡率、停住院时间基本相同;术后并发症黄疸内引流同时行预防性胃空肠吻合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单纯黄疸内引流组术后存活3个以上者有20例(48%)出现上消化道梗阻。作者提出对胰头癌、壶腹周围癌梗阻性黄疸患者只要腹腔内无广泛转移,在黄疸内引流的同时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胆管空肠吻合对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以2000 年1 月~2010 年12 月间我科进行的25 例胆总管空肠Roux-Y 吻合治疗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5 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均得到治愈,无胆瘘发生,20 例随访1~4 年均无胆系感染症状.结论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有以下情况者行胆管空肠吻合术效果满意:譹訛曾经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而又有结石再生,胆总管的管壁已明显肥厚、口径>2.0~2.5 cm 以上者;譺訛胆总管尤其是肝管内同时塞满泥沙样结石不易彻底清除者;譻訛有块状结石嵌顿在壶腹部无法去除者;譼訛壶腹部或乳头括约肌有严重痉挛或疤痕狭窄,术中不能用探针通过十二指肠,或测得胆道压力高于15~30 mmH2O 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内瘘的术前诊断要点和手术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胆囊内瘘患者临床表现,比较B超、CT、MRCP、ERCP等检查和术中探查所见,以及手术处理方法.结果 术前B超、CT、MRCP、ERCP等检查确诊7例(31.8%).术后确诊胆囊合并十二指肠瘘18例、合并胃窦瘘1例、合并结肠瘘3例.22例均开腹行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加胆囊内瘘修补术,其中12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18例胆囊十二指肠瘘行瘘口修补术,2例胆囊胆管瘘在取尽结石后经瘘口置T管引流,1例行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1例有少量胆漏,经引流治愈,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 目前胆囊内瘘的治疗原则仍为切除胆囊,关闭瘘管,修补漏口,酌情胆道探查,T管引流,伴消化道梗阻需同时考虑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术式选择及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行胆肠吻合术的120例胆道梗阻病例。原发疾病包括:复发性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65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22例、晚期胆道与胰腺肿瘤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其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30例(25%),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0例(75%)。结果:术后全部病人恢复良好,术后随访98例,随访率81.7%,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所有患者术后近期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生活。远期生存质量评估: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生存质量优良与良好91.3%(21/23),不良8.7%(2/23);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生存质量优良与良好92.0%(69/75),不良8.0%(6/75)。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都能很好起到引流胆汁的效果,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有效引流、缓解胆道梗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胰头癌姑息性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对1995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收治的142例中晚期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胆囊空肠吻合术30天内死亡率为14.2%,术后黄疸或胆管炎复发率为61.9%,生存期为7.1个月;肝(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死亡率为5.7%,黄疸和胆管炎复发率仅为6.8%,生存期10.3个月,但31.8%的病人术后半年内出现十二指肠梗阻;胆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生存期比前两组均高(13.9个月),术后未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结论胰头癌姑息性手术术式应尽量选择Roux-en-Y式的HDJS,同时应作预防性胃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