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蓝玉簪颗粒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及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2只BABL/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哮喘模型组(B组)、蓝玉簪颗粒组(C组,0.33 g生药/kg体质量)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2.0 mg/kg体质量),每组8只.卵白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并长期雾化吸入制备小鼠慢性哮喘模型.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观察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Bcl-2含量.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Bcl-2、AB-PAS染色阳性面积和气道上皮层面积(Aep)与气道基底膜周径(Pbm)比值(如Aep/Pbm,Bcl-2/Pbm)等.结果 B组小鼠气道上皮层增生,气道黏液分泌显著增加,气道壁Bcl-2表达增强;B组AB-PAS/Pbm,Bcl-2/Pbm等值较C组均显著增高(P<0.01);B组和C组Aep/Pb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PAS/Pbm与Bcl-2/Pbm呈显著正相关(r=0.671,P<0.01),Aep/Pbm与Bcl-2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784,P<0.001).结论 蓝玉簪颗粒可以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殖和黏液高分泌,其部分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鼻滴人白介索17(interleukin-17,IL-17)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表达Muc5ac黏蛋白的影响,探讨IL17与哮喘黏液分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哮喘组、IL-17组及抗IL-17组肺组织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及应用AB-PAS染色观察支气管壁杯状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MucS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均主要位于气道上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与哮喘组相比,IL-17组黏蛋白Muc5ac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抗IL-17组表达显著减少(P〈0.01)。AB-PAS染色结果同上。结论IL—17具有增强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关系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AG1478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肺组织切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显示气道黏膜杯状细胞的增生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的蛋白及RTPCR方法检测EGF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哮喘组出现气道壁增厚、杯状细胞增多、黏液分泌增加,EGFR、TGF—α水平增高。地塞米松组和AG1478组较哮喘组均有所改善,EGFR、TGF—α表达降低(P〈0.05)。结论EGFR、TGF—α参与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过程,AG1478可抑制气道黏液分泌。AG1478可能通过下调EGFR、TGF-α的表达以及抑制依赖于EGFR下游的细胞信号转导级联反应来发挥其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鼻滴人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表达Muc5ac黏蛋白的影响,探讨IL-17与哮喘黏液分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哮喘组、IL-17组及抗IL-17组肺组织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及应用AB-PAS染色观察支气管壁杯状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 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均主要位于气道上皮,细胞胞浆呈棕黄色.与哮喘组相比,IL-17组黏蛋白Muc5ac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抗IL-17组表达显著减少(P<0.01).AB-PAS染色结果同上.结论 IL-17具有增强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cellIgandmucin-1,TIM-1)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黏蛋白(mucin5AC,MUC5AC)及T—bet表达的影响,探讨TIM-1参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卵蛋白(ovalbumin,0VA)腹腔注射致敏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哮喘+TIM-1抗体处理组(TIM—1组),每组10只。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IM-1+细胞比例,实时RT—PCR检测小鼠肺组织MUC5ACmRNA及T-bet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哮喘组及TIM-1组小鼠外周血PBMCs中TIM-1+细胞比例分别为(13.15%和7.4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12%)(P〈O.01),且TIM-1组低于哮喘组(P〈0.01);②与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表达MUC5ACrnRNA(0.223±0.017)相比,哮喘组(1.121士0.082)及TIM-1组(O.771±0.040)表达明显增多(Pd0.01),且TIM-1组小鼠肺组织表达MUC5ACmRNA较哮喘组降低(Pd0.01);③哮喘组及TIM-1组小鼠肺组织表达rr-betrnRNA分别为(O.187±0.011)及(O.689±0.057),较对照组降低(1.001±0.085)(P〈0.01),而与哮喘组相比,TIM-1组表达有所增多(Pd0.01);④TIM—1+细胞比例与MUC5ACmRNA表达比例呈正相关(r1=0.918,P〈0.01),而与T—bet1TIRNA表达呈负相关(r2=-0.958,P〈0.01)。结论抑制TIM-1表达可通过增强T-betmRNA表达,减少气道MUC5ACmRNA表达,调控气道黏液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滞剂吉非替尼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吉非替尼治疗组(干预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过碘酸-雪夫(PAS)特殊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气道炎症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和黏液分泌、p-EGFR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等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EGFR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小鼠出现典型的哮喘激发症状,肺组织中出现明显的以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哮喘组小鼠小气道杯状细胞数显著增加,干预组数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哮喘组相比,干预组小气道中p-EGFR阳性、Bcl-2阳性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显著减少,细胞凋亡、Bax阳性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吉非替尼可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其机制可能足阻滞EGFR通路,抑制黏液分泌的同时,诱导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大肠埃希菌脂多糖(E.coli LPS)对年幼期哮喘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LPS组(C组),FC组又分为C1组(LPS0.1μg/m1)、C2组(LPS10μg/m1)、C3组(LPS100μg/m1)],每组9只。用卵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及其它炎症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OVA-sIgE与BALF中TGF-β1含量;TUNEL法检测肺组织EOS凋亡。结果①光镜电镜观察:光镜下B组见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肺间质及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下水肿,黏液腺增生,黏膜皱折增多,部分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可见气道黏液栓;C1组、C3组上述改变无明显减轻;C2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电镜下B组见EOS数量增多,周围有大量浆细胞聚集;C1组无明显改变;C2组凋亡的EOS增多;C3组中性粒细胞和凋亡的EOS均增多。②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B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计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高于A组(均P〈0.01);C2组均低于B组(均P〈0.01)。③血清OVA-sIgE和BALF中TGF-β1含量:血清OVA-sIgE检测,B组高于A组(P〈0.01);C2组、C3组明显低于B组(均P〈O.01);但C1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TGF-β1。含量测定,B组与A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2组、C3组明显高于B组(均P〈0.01)。④肺组织EOS凋亡率检测结果,B组与A组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2组、C3组与B组比较EOS凋亡率均明显增高(均P〈0.01);但C1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BALF中TGF-β1。水平与EOS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0.483,P〈0.01);EOS绝对计数与血清OVA-sIgE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34,P〈0.01)。结论E.coliLPS(〉10μg/m1)通过降低OVA—sIgE水平,增加TGF-β1分泌,诱导EOS凋亡,从而可能减轻变态反应症状,但过高浓度E.coliLPS(100μg/m1)可能会促使中性粒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TGF-β1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及吡非尼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45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9只)、哮喘组(B组,9只)、哮喘/强的松干预组(C组,9只)、哮喘/吡非尼酮干预组(D组,9只)、哮喘/羧甲基纤维素钠组(E组,9只).除A组用生理盐水致敏和激发外,其余各组均于第0、10天用0.1 mL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混合液致敏,第14天开始每天用1% OVA激发30 min,连续激发7d.每次激发前1h用药物干预,给药途径灌胃给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以及IL-4和TNF-α水平;采用AB-PAS对气道杯状细胞进行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Muc5ac和肺组织中的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C组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组、IL-4、TNF-α水平,气道杯状细胞及气道Muc5 ac蛋白较B组明显减低(P均<0.01),但两组肺组织中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BALF中的TNF-α、IL-4水平,气道杯状细胞及Muc5ac和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P均<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其变化与气道Muc5ac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吡非尼酮能有效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而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提示TGF-β1在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敲除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制备AQP5敲除鼠的哮喘高分泌模型。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阿辛兰-过碘酸雪夫检测显示气道上皮细胞总黏液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气道上皮MUC5AC,MUC5B,MUC2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小鼠气道和血管周围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有大量的紫红色中性黏液分布,其中以AQP5敲除鼠总黏液分布更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小鼠哮喘高分泌模型中MUC谱主要为MUC5AC和MUC5B,未见MUC2分布。与野生型哮喘小鼠比较,MUC5AC、MUC5B在AQP5敲除鼠中表达更丰富。结论AQP5基因缺失可能使小鼠气道对过敏原的应激性提高,从而促进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LPS联合烟熏方式建立一种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模型。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8只。模型组第1天、第14天气道滴入LPS,2~13d、15~40d烟熏大前门牌香烟每次连续8支,30min/d。分别于第21天、第31天,第41天分期取肺组织(即烟熏第20天、第30天、第40天),AB-PAS染色,黏液染色面积与气道上皮面积的比值反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的化生程度。结果:气道上皮黏液染色与上皮面积比值:正常对照组大鼠大气道和中气道上皮第20天、第30天、第40天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第20天、第30天、第40天面积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面积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第20天、第30天、第40天面积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与第4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小气道上皮各期均未见到黏液染色。结论:应用复合造模方法在第30天时建立了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1,HSF-1)的表达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32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急性哮喘组I(A组)、急性哮喘组Ⅱ(B组)、慢性哮喘组(C组)4组,每组8只。用10%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1%OVA激发小鼠建立哮喘模型。HE染色鉴定模型;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法分析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SF-I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colarlavagefluid,BALF)分析提示哮喘组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及分类计数较N组皆有显著增高(Pd0.05);HE染色提示哮喘组与N组相比出现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纤毛脱失、黏液栓形成等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SF-1在哮喘模型各组小鼠表达呈阳性结果,主要定位在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中,B组表达阳性信号最强,而在N组中表达较弱;Westernblot检测发现HSF-1在哮喘模型组表达量较对照组为高,灰度值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的表达量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0.05)。结论HSF-1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小鼠的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HSF-1在哮喘中表达增高,且表达量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哮喘小鼠模型在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方面的差异,明确在哮喘致病过程中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其中急性组包括正常对照组(A1组)和急性哮喘组(A2组),慢性组包括正常对照组(B1组)和慢性哮喘组(B2组).OVA致敏和激发方法分别构建急性早期哮喘模型和慢性期哮喘模型后,测定气道阻力,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4、IL-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AB-PAS和Masson染色测定气道重塑.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A2组和B2组小鼠气道阻力均明显升高,但B2组小鼠气道阻力在基础值即发生明显改变.相比于慢性组哮喘小鼠,急性组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数,IL-4、IL-5和IFN-γ水平,肺组织气道血管周围炎症细胞聚集,以及气道黏液分泌水平等炎症性改变更为明显.相比于A2组,B2组哮喘小鼠BALF中TGF-β1和VEGF水平,气道平滑肌增厚,上皮下胶原沉积,上皮下纤维化等改变更为显著.结论 在急性早期哮喘中主要是以炎症性改变为主,但在哮喘早期即开始出现轻度的重塑性改变;而在慢性期哮喘中虽然存在炎症性改变,但影响哮喘症状的因素却主要以器质性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伴随气道结构的改变,如上皮下纤维化、黏液分泌增多、平滑肌层增厚导致的气道重塑。这些病理改变导致中一重度的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哮喘也是一种免疫紊乱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主要认为哮喘伴随着Th1/Th2细胞的平衡失调。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具有广泛的抗炎及免疫调节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继糖皮质激素后一种新型的哮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卵蛋白致敏大鼠建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重塑模型,探讨非洛地平对气道壁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在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中表达的影响与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ASMC)内钙稳态失衡与哮喘气道炎症的病理机制。方法卵蛋白诱发大鼠慢性哮喘模型: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对照组(A)、哮喘组(B)、非洛地平组(C),B组和C组用10%卵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腹腔注射致敏,1%卵蛋白雾化吸人激发,c组激发前给予非洛地平灌胃,进行4周干预。大鼠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图像分析,STAT6、SM-α-actin原位表达研究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TAT6在A组气道壁有少量表达,B组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IOD值测定B组和A组比较表达量显著增多(P〈0.01),C组和B组比较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卵蛋白4周激发致敏SD大鼠可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②STAT6、SM-α-actin在慢性哮喘气道黏膜下层表达明显增多。③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可减少哮喘气道壁STAT6、SM-α-ac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牛磺酸干预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雾化激发,建立慢性哮喘模型。牛磺酸干预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分别于雾化前半小时给予500mg/kg牛磺酸及地塞米松5mg/kg腹腔注射。末次激发后24h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及形态学改变,采用PowerLab张力换能器检测离体气管环对支气管收缩剂、舒张剂的反应,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3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肺组织12/1-脂氧合酶的表达。结果哮喘组气道上皮不完整,部分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黏膜下水肿,黏膜下及管周有大量以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牛磺酸组与地塞米松组病理改变均较轻。牛磺酸组与地塞米松组气道对收缩、舒张剂的反应较哮喘组低,血清中IL-13(Pd0.05)及肺组织中12/15-脂氧合酶含量(P〈0.05)较哮喘组明显降低。结论牛磺酸能降低卵清蛋白介导的哮喘大鼠气道张力,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