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经验。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共行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151例,手术常规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在脂肪囊内游离肾,输尿管游离至肾下极7~8cm处夹闭远端剪断,肾动脉和肾静脉用直线切割器切断(3例)或用hem-o-lok(148例)夹闭后剪断,立即取出肾,用4℃肾保存液灌注。结果 151例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6.0±13.6)min(54~180min),术中出血量(57.1±12.3)mL(20~200mL),所有供者均不需输血。供肾平均热缺血时间(3.6±1.2)min(2~8min)。发生术后肾区血肿3例,均自行吸收,无不良影响,其余供者均无异常。术后住院(4.8±1.7)d(3.5~9d)。受者均无移植物功能延迟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经不断的技术改进可降低术者学习曲线,提高供肾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供体和供肾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2003年12月~2009年1月行后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117例,常规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在肾脂肪囊内游离肾脏后,输尿管游离至肾脏下极7~8cm处剪断,肾动脉和肾静脉用直线切割器(Endo-cut)切断或用Hem-o-lok(Weck,USA)夹闭后剪断,立即取出肾脏用4℃肾脏保存液灌注肾脏。用直线切割器处理肾血管3例,用Hem-o-lok处理肾血管114例。结果117例供肾切取术均获得成功,无供体死亡,无中转开放手术,无围手术期输血,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供体手术并发症5例(4.3%):术中出血2例,均术中止血;术后腹膜后血肿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发生供肾相关并发症8例(6.8%):直线切割器造成供肾动脉额外分支1例,3支肾动脉分支分别与髂外动脉和髂内动脉的2个分支吻合;供肾浅裂伤2例,均用可吸收线缝合;供肾被膜下血肿2例,1例未处理,1例行被膜切开术,均未影响移植肾功能;供肾输尿管并发症3例,肾移植术后10d拔除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后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漏尿,再次手术吻合后均获得成功。13例出现供体并发症和供肾相关并发症者,随访15~62个月,平均50个月,供体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腹部B超正常;供肾B超检查形态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后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手术并发症发生可能与手术学习曲线有关,不断改进技术可能会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用自制单孔设备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间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及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先后完成11例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手术.结果 供肾均为左肾,平均手术时间为149.5 min,术中出血量为20~35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为2~4 min.供者术后5~6 d出院,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完成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与传统腹腔镜供肾切取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例亲属活体供肾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果:术前机器人定位时间28min,平均手术时间80min,出血约50ml,热缺血时间3min。开放血流后,2例移植肾脏均在1 min内开始分泌尿液。2例受者术后1周内血肌酐均降至正常,无手术并发症,无排斥反应。2例供者术后复查肾功能正常,住院5~6d,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机器人精细的解剖分离和高效的止血提高了术者手术技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中供者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2001年12月至2005年9月间27例亲属活体供肾的切取方法,其中6例采用开放式经后腹腔切取供肾,21例采用经后腹腔镜下切取供肾。术后对27例供者随访14~60个月,比较供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糖及血压的变化情况;根据SF-36健康评分调查和25条问卷题目观察供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成功地完成了对27例亲属供者的供肾切取。21例经腹腔镜下取肾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为60~180min,术中失血量为20~200ml,术后住院时间为3~7d。27例供者术后近期各项观察指标虽较术前有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评分结果显示供者生活质量满意。结论活体供肾切取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前进行详细的检查、术中仔细操作以及术后长期随访对于供者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临床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经腹腔及经后腹腔途径的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5例。结果:手术平均用时4h 45min,出血50~1000ml,热缺血时间1min 55s~3min 10s;开放血流后10-30s供肾泌尿,供者术后肾功能正常,7天拆线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手术切取供肾相比,腹腔镜活体亲属供肾切取术使供肾者损伤小,恢复快,且供肾质量仍可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4例亲属活体供肾者取腰部7cm切口,采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完成单孔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min,出血30-350ml,热缺血时间2~4min。开放血流后,4例供肾均在1min内泌尿,移植肾功能术后3天内均恢复正常;供者术后肾功能正常,5~6天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临床可行,安全可靠,费用低,可进一步减轻供者创伤,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手术方式;能否替代传统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还需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在亲属活体供肾切取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名亲属活体供肾者的资料.25名供者中,男性6名,女性19名,年龄(42±17)岁.23例为亲属血缘关系供肾,2例为夫妻间供肾.分析供者选择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的原因、供者的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脏及周围脏器损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25名亲属供者应用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24例取左肾,1例取右肾;手术时间(138±42)min,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45±22)s,术中出血量(53±32)m1;无供肾损伤,无切口相关并发症,仅有1例发生脾包膜撕裂;术后住院时间为(7.2±1.7)d,供者均满意.调查显示,供者选择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损伤小、切口对外观影响较小、心理负担轻.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后,仅有1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其余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均在1周内下降至正常.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综合了传统腹腔镜技术和开放性手术取肾的优点,微创,操作方便,供肾损伤机会少,切口对外观影响较小,供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内视镜下小切口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渐趋广泛,并被人们所接受,常用的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式有以下三种:开放式活体供。肾切取术(ODN)、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LDN)和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许多移植中心采用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最近,我们与韩国YonSei大学Seung Chou Yang教授合作,运用自主开发的手术器械,共对6例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成功地实施了内视镜下小切口活体供。肾切取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摘取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减轻对话体供者的损伤,探讨腹腔镜在供肾切取中的应用。方法 对3名亲属活体供肾者采用腹腔镜切取肾脏,术前行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供者双侧肾脏的血管情况,取肾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先行腹腔穿刺,注入CO2气体,以形成气腹,供肾通过脐上腹中线切口取出。结果 2例取左肾,l例取右肾,3例取肾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历时5、4和3.5h,失血100~400ml,供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8、5、5min,血管吻合完毕开放血流后,移植肾均在1min内泌尿,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 活体供者采用腹腔镜取肾可减轻供者的手术创伤,术后伤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腹膜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22例供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先采用纯腹腔镜手术方式分离输尿管、肾血管及肾周脂肪,然后采用腹股沟上内侧平行切口(利用腹侧穿刺口)为取肾切口,最后在手辅助下离断肾血管并取出肾脏。记录供者手术过程、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取右侧供肾1例,左侧供肾21例。22例手术过程顺利,均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3±31)min。取肾手术切口长度为(7.2±0.5)cm。术中出血15~80 ml,热缺血时间60~150 s。供肾的肾动脉长度为2.0~3.2 cm,肾静脉长度为1.0~3.5 cm。随访1~21个月,术后1 d、1周和1个月后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120±57)、(95±25)、(90±21)μmol/L。22例供者中,术后并发肾窝血肿、伤口愈合不良各1例。术后1周供者疼痛评分0~5分,术后1个月0~1分。无供者感觉捐肾对总体健康有明显影响,1例供者觉得对体力有一定影响。结论在严格选择供体的情况下,开展经腹膜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其切口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对供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获取30例活体供肾的临床资料。供者男7例,女23例,均取左肾,供受体关系为:父—子5例,母—子13例,母—女2例,兄弟2例,兄—妹4例,妻—夫3例,叔—侄1例。供肾者32~63岁,平均(51.8±8.5)岁。血型相同29例,相容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淋巴毒均为阴性。30例患者均行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切取后常规移植给受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供体冷热缺血时间、供者住院时间、术中副损伤及供受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供者均切取左肾,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供肾切取时间105~160 min,平均(100.4±19.5)min;失血量50~110 ml,平均(52.5±24.5)ml;供肾热缺血时间2.0~3.8 min,平均(2.4±0.5)min;冷缺血时间60~90 min,平均(68.2±26.7)min。供者术后1~3 d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平均(2.5±0.6)d;住院3~6 d,平均(4.0±1.6)d。供受体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受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个月~3年,供体肾功能均正常。2例受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年8个月、1年2个月因自行减药,发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肾功能丢失,恢复透析,其余受体肾功能均正常。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合了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与开放手术的优点,既减轻了手术对供者的创伤,又保证了供肾质量,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关键——肾蒂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肾蒂处理的经验。方法根治性肾切除术66例,单纯性肾切除术52例,活体供肾切取术2例,术中注意肾蒂的快速寻找、及早控制和适当的处理方法三要点。结果116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4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5~180min,平均103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平均70ml,病人均未输血。术后2~3d拔除引流管,3~5d下床活动,恢复顺利,无并发症。105例随访2年未发现异常。结论肾蒂快速寻找、及早控制和适当的处理方法是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初步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术前对供受体进行血型、HLA配型及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查,并对供体行IVU、彩超检查了解双肾功能、肾血管情况。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8例活体亲属供。肾者行腹腔镜取肾术。右侧卧位,后腹腔操作通过腰部置入的3个套管完成,阻断。肾血管前延长腋前线穿刺孔至6~7cm,左手伸入后腹腔内,手助下离断。肾血管并迅速取出供肾标本。结果 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6~128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25~56ml,平均42ml;热缺血时间126—245s,平均152s;肾动脉长度2.8~3.2cm,平均3.0cm;。肾静脉长度3.2—3.5cm,平均3.3cm;输尿管长15—18cm,平均16cm。血管吻合顺利,开放血流后供。肾均在1min内开始泌尿。受体肾功能均在5d内恢复正常.住院时间14—15d。供体伤口引流管2~3d内拔除,住院时间4—5d。供受体均无外科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供肾质量好、扩大了供肾来源。在离断肾血管及取出供肾时辅以手助可缩短热缺血时间,增加动静脉长度,提高取肾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巨大肾积水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1月~2009年2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行肾切除术治疗巨大肾积水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9(18~57)岁.5例均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其中左侧3例,右侧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5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肾切除术,平均肾积水量4 500(3 000~11 000)ml,平均手术时间85(60~1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10~80)ml.其中1例术前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尿液并控制感染,4例术中需切开肾皮质吸出部分或全部积水,以降低肾张力.结论:巨大肾积水行腹腔镜肾切除术安全、可行,通过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或切开肾皮质放出部分或全部积水对患肾减压有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11例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11例手术全部成功,肿瘤直径为1.7~5.2cm,平均3.3cm;手术时间73~189rain,平均(135±27)rain;术中出血80~740ml,平均(260±50)ml;热缺血时间16~57min,平均(29±9)min;术后住院7~12d,平均(9.3±2.1)d。随访9~51个月,均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结论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保留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经后腹腔途经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肾癌患者247例术前均行B超、CT、KUB加IVu和(或)逆行造影确诊。右肾癌148例,左肾癌99例。TNM分期:T1N0M0188例,T2N0M059例。均行经腹或后腹腔径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200ml。术后引流量100-300ml,平均200ml。3~5天拔引流管。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经腹途经2~3天,后腹腔径路1~2天。术后住院时间7~9天,平均8天。经腹和后腹腔径路无明显差异。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透明细胞癌。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经腹或后腹腔径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患者干扰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经腹途经视野好,后腹腔径路可能对腹腔无干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其中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3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为90~360(110士11.3)min与l00~t50(100±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后腹腔镜组费时较长;术中出血50~1600(108.6±28.3)ml与70~1100(162.8±40.1)ml(P〈0.05);术后需用镇痛剂8例与32例(尸〈0.05)、术后进食时间1~2(1.3±0.5)天与3~5(3.1±1.1)天(P〈O.05)、术后住院3~7(4.5士1.3)天与7~13(8.8±1.7)天(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5~40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中显露的后腹壁解剖结构在肾蒂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79例,男性49例,女性30例,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肾癌44例,肾盂癌9例,肾积水无功能肾18例,肾错构瘤6例,结核肾2例.分别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4例,单纯性肾切除术18例,肾盂输尿管全长切除9例,肾部分切除8例.利用镜下显露的后腹壁解剖标志:腰方肌、腰大肌、上部膈肌的腰部和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和膈肌脚,参考膈肌腰部和腰大肌定位,按照内侧弓状韧带的指引和膈肌脚的走行,可以快速寻找到肾蒂,及早控制.结果 79例后腹腔镜手术均成功,腔镜下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30 ml,患者均未输血.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2~6 d下床活动,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参照后腹壁的解剖标志,可以快速寻找肾蒂并及早控制,有利于简化后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后腹壁的肌肉定位,韧带指引是后腹腔镜下手术处理肾血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