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宝安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劳务输入型地区,工业企业以电子、印刷、五金、塑料制品等行业为主,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粉尘、噪声最为多见.2010年底,全区有工业企业9976家,其中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厂有4313间,接触者总数177.6万人.宝安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占全深圳市的45%[1].据统计,宝安区1993至2005年共发生294例职业病,且群体性重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2].宝安区作为全国首批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试点地区之一,经过努力探索,建立了一套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模式,使职业卫生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职业卫生工作局面有了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现状,进一步提高我省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方法:按照《贵州省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评估》调查表,对全省1个省级、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普查。结果: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单独设立职业卫生科(所)的8家,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51个,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22家,有职业病诊断资质3家;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技术人员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占了84.6%;全省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分别占了53.5%和38.1%;全省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占67.5%。结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资质认证不多,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经费投入较少,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少。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服务建设,培养各类职业病防治专业人才,合理配置各类职业卫生服务资源,提高职业卫生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103家省、市(州)、县(区)三级疾控中心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场所建设、仪器设备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解2021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能力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规划,优化疾病预防控制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103个疾控中心目前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2个,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机构1个,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备案的机构数分别为6个和1个。截止2021年全省共有职业卫生专业人员332人,主要以本科以上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全省16个市(州)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建筑面积占比建筑总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的只达到了25%,县(区)级疾控机构符合相关标准的也只有18.30%。甘肃省各级疾控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也均未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提示,甘肃省各级疾控机构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加强。疾控机构应进一步转变思路,明确定位,尽早完善防治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仪器设备等各类职业卫生服务资源,全方位提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职业病健康教育现况的系统调查,探讨职业病健康教育现状和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宝安区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及访谈形式对6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100家企业进行调查,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宝安区6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有健康教育人员9人,学历以大专及本科为主,占66.66%;职称以无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6.67%。调查的100家企业有20家配备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10家企业具有健康教育经费,2013年度健康经费开支均少于1 000元,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主要以上岗前培训、部门例会中加入职业卫生的培训和宣传栏等形式为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对专家讲师团、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最高,对疾病预防机构及工厂作为健康教育指导机构需求最高;对企业认为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8个难点类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00,P〈0.01),领导不重视是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最大难点。结论宝安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企业职业病健康教育人员和经费投入较少,应以政府层面对宝安区职业卫生人力、设备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结构,提高职业病健康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促使企业负责人重视职业病健康教育及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街道企业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需求和辖区内职业卫生服务能力的情况, 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街道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该街道辖区内有1家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职业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比例为4.6/10万, 平均每年每人服务接触有毒有害人员0.12万人。截至2015年, 该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可覆盖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工人达77.5%, 职业病危害检测可覆盖45.2%的企业, 但现已停止开展此项服务。该技术服务机构仪器设备共42台(套), 基本满足服务需要, 但缺乏应急快速检测设备。
结论 街道企业职业卫生服务需求较大, 目前街道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 需要补充加强, 并鼓励民间力量共同为企业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在中国经济发达和劳务工输入地区开展模式。方法利用全国首批19个试点县(区)开展BOHS试点工作机会,依靠政府的力量,把BOHS列为十项民心工程;以卫生局为主力军,将人事财政安监工会等部门纳入到BOHS组织中,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结果完善了机构、配齐了设备,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职业卫生服务网络和区-街道两级卫生监督体系,营造"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社会环境。结论通过广泛宣传、分类培训和职业卫生网格化分级分类管理,为企业提供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基本项目的体检和重点项目的监测等三大低成本的服务,广覆盖的目标成功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BOHS低成本广覆盖的目标,成为政府满意、企业劳务工欢迎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8年4月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简称BOHS)试点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WHO驻华代表韩卓升、卫生部赵同刚局长等国际国内专家以宝安区开展BOHS试点工作现场进行了全国阶段性丁作总结.肯定了宝安区等一些地区在开展BOHS的做法和成效,认为这些做法可以在其他地区交流和推广.BOHS试点按照初期--中期--后期评估的步骤进行.初期阶段,宝安区进一步健全三级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置职业病防治咨询功能与配置职业病初筛功能,街道预防保健所中设置职业卫生科,区设置职业病防治所,三级信息共享互通.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约2亿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集中在中小企业[1],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尤其是偏远地区企业的职业卫生服务模式,对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地方经济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1偏远地区职业卫生现状1.1县(乡)基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低下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和健康监护工作无法开展。职业病防治机构萎缩,甚至无相应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薄弱,或不具备开展相关工作的技术设备条件,无法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十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贵州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业卫生资源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技术支撑。方法按照《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能力状况》调查表,对全省1个省级、9市(州)级、88个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卫生资源调查。结果 2012年全省职业卫生工作人员为164人(不含检验人员),占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数的3.4%;截止2011-12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工作所需部分大型仪器设备有600台(设备购置价格均在1万元以上);全省单独设立职业卫生科(所)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8家,近3年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测、建设项目评价单位数共421个,全省仅有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近3年每年开展职业病体检人数共30 991人。结论 2012年从事职业卫生人员比2002年略有下降,但高级职称人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均大辐上升,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也较2002年也有较大提高。但取得资质机构数不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尚待加强。建议给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职业卫生职责,合理定位,加大投入,提高职业卫生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勇  徐昇  田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12):1029-1031
目的了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供需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对德阳市厂矿企业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市职业卫生检测单位覆盖率为3.8%,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为11.7%,职业健康体检单位覆盖率为6.4%,职业体检率为14.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开展率为2.1%。与之相对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饱和量平均约为50%。结论职业卫生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很大,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市的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闵行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8):804-806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并提出职业卫生管理相应对策。方法对闵行区2007年的职业卫生管理现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整理分析。结果闵行区企业行业分布齐全,企业数量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22.89%,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的企业占47.24%,建设项目开展评价的占60%,劳动合同告知的占48.97%,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占69.31%,健康监护率为67.11%,检测率为73.45%,检测点的合格率为92%,新发生职业病人10人,疑似职业病人5人,急性职业中毒1起。结论闵行区职业病危害状况不容乐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刘丽霞  贾光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587-2590
目的了解某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能力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区县疾控系统共有职业卫生检测人员246人,年龄以31~40岁和30岁以下2个年龄段为主,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学历构成以本科和大专为主;17个区县疾控中心取得了职业卫生检测资质,2009年检测用人单位710家,检测样品数23 440件,检测单位覆盖率12.0%,检测项目开展率49.3%。结论某市区县疾控系统职业卫生检测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检测覆盖率低,区域发展不均衡,检测能力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冯志明 《职业与健康》2013,(23):3207-3209
目的调查深圳市龙岗区职业卫生执法能力现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该区职业卫生执法队伍现状、职业病危害特点、职业病发病情况、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现有职业卫生监督人员78名,其中临聘人员占51.3%,非医学专业人员占26.9%,中级职称占14.1%。2008--2012年有毒有害企业个数分别为4614、4893、3289、3576和3364个,相当一部分企业未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这5年间共发生职业病100起,病例总数为111例。结论建议分设预防保健所和卫生监督分所两个机构,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作网络,增强职业卫生监督人员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职业卫生现状。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对2006年委托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企业工作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检测,对企业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体检。结果2006年共检测存在有毒有害因素企业80家,占罗湖区现有企业10%左右;检测粉尘浓度40个点,合格率100%;化学因素637个点,合格率97.2%;噪声强度635个点,合格率91.2%。体检异常率分别为:接触粉尘工人0,接触化学因素工人10.3%,接触物理因素工人10%。结论虽然深圳市罗湖区工厂企业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但该区企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危害问题仍不可忽视,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公共卫生标准服务成本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上海市青浦区各社区提供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测算,以期了解现时完成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所需要的财力和人力保障。[方法]在确定全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的方法收集全区各社区2010年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利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测算。[结果]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现阶段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公共卫生服务医师数491人,在2010年物价水平下,按常住人口计算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服务成本应满足61元/人。[结论]政府在公共卫生投入上要兼顾辖区内服务人口、服务面积、服务项目等内容,要有统一、规范的政策,在保证人力投入前提上,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从而达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该区32家家具制造企业人员构成、生产班次、工艺流程、有毒原材料使用情况、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对各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苯系化合物和噪声进行检测、评价;对335名粉尘、苯系化合物和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作业工人体检未发现尘肺病表现,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4.3%;苯系化合物作业工人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12.9%;血象异常检出率14.9%;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65.6%,且作业工龄〈5a阳性检出率较高。工作场所检测超标情况和职业健康检查阳性结果一致。结论该区中小型家具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有效的工程防护是预防职业健康损害的关键措施,应将作业工龄〈5a的工人作为重点人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在超标作业环境中操作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刘敏吉 《职业与健康》2012,28(4):416-418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现状。方法对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90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商铺经营者和130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务工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现状主要包括:①单位规模小,用于职业病防护的机械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到位。②务工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长,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且危害程度大。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务工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低,仅为3.1%。④劳动关系不确定,劳动合同签订率仅36.9%,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仅有4.6%。结论闵行区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现状较差,急须研究适合综合型建材市场外来流动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从而改善九星建材市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现状,为制定本区相关防治措施,明确职业健康工作重点和方向提供数据支撑及对策建议。方法 通过江苏省职业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收集2019—2021年淮安区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人员体检情况、职业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等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淮安区共有20 018名作业工人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其中上岗前检查4 253人、在岗期间检查15 425人、离岗检查340人。接触物理因素体检9 672人,占48.32%;接触化学物质4 189人,占 20.92%,接触粉尘6 157人,占30.76%。共检出疑似职业病 14 人,其中12人接触物理因素(职业性噪声聋)、2人接触化学物质;检出职业禁忌证277人,其中接触粉尘11人,接触物理因素256人,接触化学物质10人;不同危害因素间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疑似职业病=9.216,P<0.01、χ2职业禁忌证=218.845,P<0.01),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物理因素、化学物质、粉尘。结论 本区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及人数逐年上升,但与本区摸底调查数仍有差距,应重点关注由噪声引起的职业目标疾病,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8~2002年该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产环境有害因素监测平均合格率90.8%。5a间各类职业病观察对象检出率平均为1.56%,听力损伤人数呈上升趋势;各种职业病累计新发病例83例,尘肺病和急性职业中毒居前2位。结论 朝阳区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与工人职业健康受检率最低,应加强该区尤其是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