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印刷油墨职业病危害现状,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北京市某区29家印刷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并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29家企业中普遍缺乏防护设备和实施,职业病危害告知不充分。印刷油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溶剂汽油、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等,检测样品总数1224件,超标样品数10件,超标率为0.82%。结论该区印刷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需要加大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力度和监查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各类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特点及现状,找出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不足。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33家企业建设项目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33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家具、印刷、制造、建材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8.6%,职业健康检查率为40.2%。其中,民营企业21家,占63.6%,生产规模较小,自动化程度较低,防护措施、人员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存在不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3.5%,一线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率为30.2%,均相对偏低。结论发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能力优势,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十分必要。民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今后大兴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其中生产规模较小、职业病危害较严重、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相对落后的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印刷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析. [方法]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状况等进行职业病风险评估. [结果]该企业所使用的化学品包括印刷油墨、润版液、润版添加剂、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显影液及溶剂汽油等,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异丙醇、溶剂汽油及机器运转产生的机械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低于相关限值,6个噪声作业岗位中3个岗位不符合相关限值要求.现场检查作业人员均未佩戴防毒口罩,仅轮 印车间作业人员佩戴防噪耳塞.各印刷车间仅设机械排风,且空调未设置新风系统. [结论]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应加强噪声的防护,同时关注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4.
李远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334-335
目的:通过职业卫生检测,即可以评价作业环境的卫生质量,判断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也可以估计在此作业环境下劳动的劳动者的接触水平。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卫生检测,并对其危害因素及其现状进行分析。连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下午各测一次,每次在同一点采取样品三个。结果:粉尘检测2个点次,达标率100%;毒物铅16个点次,超标达53.4%。硫酸7个点次,达标率100%。噪声检测20个点次,合格率70%。结论:该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铅的职业病危害相当严重,应加强整改。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电镀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综合治理,我们从2004年9月~2005年12月对全市48家电镀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1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1.1评价方法根据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规定,采取检查表法,结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评价。1.2评价程序按照与企业签订委托评价协议、编制评价方案、收集资料、现场调查与检测、工程分析、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书等程序进行。2评价依据与评价内容2.1评价依据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软包装印刷新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定量分析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丁酮、噪声;部分作业岗位的甲苯STEL浓度达184.1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00mg/m3);印刷、复合操作位的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有效、可行;但需加强对化学性有毒气体及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评价报告针对项目试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7.
8.
对荆门市32个煤矿矿井的粉尘、噪声、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化氢等进行浓(强)度检测。矿井掘进头粉尘样本的合格率为86.21%,提升机房噪声的合格率为51.85%,掘进头一氧化碳合格率为82.76%。提示企业应从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等多方面完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生产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荆门市石膏矿矿井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对荆门市17个石膏矿井的采膏工作面、掘进头、总回风巷、地面装载司机及提升处的粉尘、噪声、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化氢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石膏矿井掘进头粉尘样本的合格率为88.89%,提升处噪声的合格率为36.36%,工作面一氧化碳合格率为52.94%。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我市2009年厂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及危害程度,更好的治理职业病危害。方法于2009年1~12月对石家庄市辖区97家厂矿企业的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接尘工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计算值合格率为86.38%;接毒工种TWA合格率为94.05%;接噪工种8小时等效连续声级计算结果合格率为71.19%。结论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改善作业条件,为劳动者提供清洁卫生的作业环境,保障广大劳动群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某生产企业客车及工业用漆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根据现场调查、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及其规范进行评价。结果经整改后,现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基本满足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整改前粉尘CTWA最高值为4.13 mg/m3,整改后CTWA为0.11 mg/m3,达到标准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符合我国相关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在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方面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掌握福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对163家工业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并分析控制措施实施情况。结果有机溶剂高于限值的有甲苯(16.66%)、二甲苯(10.84%)、丙酮(6.45%)、丁酮(2.82%)、三氯乙烯(16.66%),主要分布在刷胶、喷漆、清洗岗位;金属毒物高于限值的有二氧化锰(10.29%)、铅(24.63%)、汞(27.58%),主要分布在电焊工艺、蓄电池熔铅作业、荧光灯管注汞作业;矽尘超标80.64%,主要分布在石材业石板材磨光岗位;噪声测点超标率为34.81%,危害面广;高温超标100%,主要分布在金属热处理岗位。涉外、大型、新兴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其他企业相对薄弱。结论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提高职业健康检查与现场检测能力,增加卫生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强化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是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船舶重工改造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粉尘、二氧化锰、苯和二甲苯、噪声、手传振动、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二氧化锰CTWA分别为20.000、0.205 mg/m3,苯和二甲苯最大浓度分别为15.3和474.0 mg/m3,噪声强度最高96.4 dB(A),手传振动强度43.3~68.7 m/s2,紫外辐射最高2.40μW/cm2,其他岗位工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厂塑料编织袋和塑料包装容器生产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确保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试运行期间的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本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化学物质有丁醇、二甲苯、甲苯、乙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一氧化碳、甲醛;粉尘有聚乙烯粉尘、聚丙烯粉尘;物理因素为噪声,共计12种。检测结果表明,部分工种甲苯、聚乙烯粉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对其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后,各工种接触甲苯、聚乙烯粉尘的浓度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改造前职业病危害严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改造后,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识别、分析某铜业公司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程度,进行控制效果评价,从而找出控制关键。方法采用类比法、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一期建设项目的反射炉、生产车间、鼓风炉等工作场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石灰石粉尘、炭黑粉尘、砷及其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硫、氧化锌、铜尘、铜烟、铅尘、铅烟等。二期建设项目的电解车间、净液车间、二段电极脱铜槽等工作场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及三氧化硫、锑及其化合物、可溶性镍化合物、氯化氢及盐酸、砷化氢等。检测结果表明,除砷化氢、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超标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尚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铜业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为砷化氢、砷及无机化合物。由于得到有效控制,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已降低了发生职业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以接受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工业企业为对象,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224家工厂共185 115名工人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42 022人,占22.70%,接触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比例较高,达69.68%、接触化学因素为42.74%、接触粉尘为40.90%;民营企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占比例较高,达48.89%。行业分布以机械、化工、船舶三个行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5.20%、33.24%、25.54%,不同行业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所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职业健康受检率偏低,仅为58.13%,异常检出率为8.98%。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超标率为23.84%,其中粉尘、化学、物理因素超标率分别为1.00%、15.18%、47.91%。结论广州市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