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告1例经伊红-苏木精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的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同时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入院,术前诊断为原发性食管癌,于全麻下行食管中下段切除和胃代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表达HMB45、S-100,不表达CgA.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三个方面,以利准确分期,从而为制定合理治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于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4例患者术前均行上部胃肠道口服钡餐造影及多层螺旋CT检查。肿瘤均为单发,2例肿瘤位于食管下段,2例位于食管中下段。病变均突向腔内,2例呈结节样,2例为不规则肿块。4例中1例螺旋CT证实有食管旁淋巴结增大。4例中1例术前考虑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3例考虑为食管癌。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当食管中下段发现肿瘤且梗阻不明显时,应考虑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可能。  相似文献   

3.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靳英  崔全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17-219,i0016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临床及病理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发生于食管中、下段1/3处,大体呈息肉状;免疫组化染色HMB45和S-100(+).结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对发生于中老年人的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应考虑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之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相似,免疫组化:瘤细胞HMB-45、S-100、Vimenlin阳性;Cytokeratin(AE8),Cytokeratin(AE1/AE3),EMA,CgA阴性.结论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极差,应与一些食管原发肿瘤如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间质肉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刘霞  唐金萍 《上海护理》2020,20(9):66-68
正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侵袭性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发生在消化系统及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大多为转移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最早于1906年被报道[1],原发于胆囊[2]、胃[3]、胃食管结合部[4]的恶性黑色素瘤后续也有文献报道。原发性胃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罕见,且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方法:报道2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研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组织来源进行探讨。结果: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多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大体形态多呈息肉状,Fontana 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显示出嗜银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100 和 HMB45均为阳性。结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肿物在中老年患者应想到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最后确诊特别是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需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或电镜的支持。该肿瘤的组织发生可能来自食管粘膜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  相似文献   

7.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E)非常罕见,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5%~0.2%,占全部消化道黑色素瘤的2%,目前仅有200多例文献报道,国内自刘复生1979年首次报告以来出现40余例文献报道。本文报告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不佳的高度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于皮肤,发生于消化道十分罕见,尤其发生于食管部位更为稀罕.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收治两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今对两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做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口咽、眼睛、脑膜、肛管等黑色素细胞所在组织,食管、胃、小肠很少见[1]。大多数在胃中发现的黑色素瘤是转移性的,原发性胃黑色素瘤 (PGM) 极为罕见,很少被讨论。PGM因其非特异性特征可能被误诊为其他胃恶性肿瘤类型。手术切除仍然是食管或胃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2]。现报道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原发性胃底恶性黑色素瘤。通过探讨原发性胃底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E)非常罕见,约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5%~0.2%,占全部消化道黑色素瘤的2%,目前仅有200多例文献报道,国内自刘复生1979年首次报告以来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研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4例患者平均年龄62岁,临床症状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内含嗜银性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100和HMB45均为阳性。4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有1例术后辅以放、化疗,随访生存期均未超过2年,均死于远处脏器转移。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侵袭性强,易转移,应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治疗,放、化疗效果不明显,预后极差。新的化疗方案有望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计林 《临床荟萃》1991,6(9):394-398
原发性恶性食管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主要见于中老年,儿童也可发病.1906年Baur作了首次报道,后屡见零星报告,国外文献有137例国内7例,现就其诊疗特点综述如下.一、发病率1969~1971年,美国做了210000000人的癌症调查,发现发生在食管的非皮肤黑色素瘤占0.5%,其发病率为0.0036/10万,即美国每年大约要有8个这样的新病人出现.1926年以来,在美国纽约Memorial医院接受治疗的所有食管肿瘤中,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973年的发生率为0.1%;1979年达0.2%.日本研究  相似文献   

13.
腔内型表现的食管肿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型食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最佳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4 2例腔内型食管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腔内型食管癌 2 7例 ,食管癌肉瘤 4例 ,食管平滑肌瘤 3例 ,食管恶性淋巴瘤 2例 ,食管平滑肌肉瘤 2例 ,食管恶性黑色素瘤 2例 ,食管乳头状瘤癌变 1例 ,纤维血管性息肉1例。其中恶性肿瘤侵及食管纤维膜者 12例 ,未侵及食管纤维膜者 2 6例 ,局部淋巴结转移者 4例 ;良性肿瘤 4例。结论 腔内型表现的食管肿瘤 ,病变种类繁多 ;术前正确诊断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魏东涛(山东泗水县医院病理科273200)患者男性,6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6个月,以"食管癌"收住院。查体:轻度消瘦。x线检查:食管下段见偏心型狭窄区,管腔前壁破坏约7.5cm,粘膜破坏,管壁僵硬。临床诊断:食管癌(下段)...  相似文献   

15.
正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在1906年由BAUR首次报道~([1]),从此临床上对该病日渐重视。近年来,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食管恶性疾病的0.1%~0.3%~([2])。该病内镜检查活检阳性率低,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率不高。因此,很多基层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和漏诊。2018年3月15日笔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1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PCNA、Ki-67、P53免疫组化显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PCNA反应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以后的转移相关连;转移性黑色素瘤比原发性恶黑具有更高的PCNA、Ki-67及P53的表达。用PCNA、Ki-67及P53的免疫组化来预测原发性与继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少见,常较早发生转移,预后差,死亡率高.现报告1例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  相似文献   

18.
笔者报道1例舒尼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以期探讨分子靶向药物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伴多器官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CT特点。方法:报告1例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详细临床及CT资料.并结合献,对该罕见病的临床和CT表现等做一复习。结果:CT显示肺原发瘤边缘分叶状改变’肺原发瘤和肝、脾转移瘤易发生坏死、囊变,纵隔淋巴结及肺转移瘤以多发结节状病灶为主。增强扫描肝、脾脏转移瘤多呈“牛眼征”。结论:CT有助于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原发性和转移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20.
杨钟波  郭启祥 《中国康复》1999,14(3):156-157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笥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胃镜诊断率为50%,且异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2例诊断亦由肋镜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