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情况,为女性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新途径。方法:收集60例妇女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DNA)、FISH法hTERC基因检测及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证实,做出宫颈病变的最后诊断。结果:随着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增加(χ^2=11.111,χ^2=10.824,P〈0.05);HPV感染率随着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χ^2=6.570,P〈0.05);HPV阳性患者中hTERC扩增明显高于HPV阴性患者(χ^2=38.723,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密切相关,通过hTERC基因是否扩增可以很好区分低度与高度病变,hTERC基因的扩增可能是HPV感染致端粒酶活性增加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太原市女性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患病情况,并对其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研究期间同时行HPV+TCT检查的2046例女性,对HR-HPV阳性及细胞学≥ASC-US者,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不满意阴道镜者行颈管搔刮术。阴道镜下活检及颈管刮出物均送病理学检查。以组织学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受检者HPV感染率为42%,其中HPV16阳性或混合HPV16阳性者占所有HPV阳性者比例的53%。混合感染183例,多为二重感染。HPV(-)组、非HPV16(+)组及HPV16(+)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宫颈原位癌(CIS)/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4,P<0.05)。正常/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SCC/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组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5,P<0.05)。结论 HPV16亚型的致病性远高于其他高危亚型;宫颈炎症或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远远高于无柱状上皮异位的正常宫颈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10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的感染情况。结果100例中,HPV总检出率为89.0%(89/100)。HPV亚型共检出10种,高危型HPV 9种包括HPV16,18,31,33,39,51,52,56,58;低危型HPV只有1种(HPV11)。随着宫颈内瘤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 HPV 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人群需长期监测,阻断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泸州地区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程度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泸州地区783例妇女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Ⅲ、乳头状瘤及宫颈癌6组,并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83例宫颈病变样本的总感染率为54.79%(429/783),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4.07%(95/113),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慢性宫颈炎感染率为42.21%(168/398),显著低于除CINI组以外的各组(P〈0.05);乳头状瘤组感染率79.31%(23/29),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I组(P〈0.05)。429例阳性患者样本中,高危感染率80.89%(374/429),其中乳头状瘤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宫颈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O.05)。HPV阳性患者亚型分布中,仅高危型感染者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仅低危感染者乳头状瘤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泸州地区宫颈病变妇女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并有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低危HPV感染为尖锐湿疣等良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自制HPV基因芯片技术HPV病毒各亚型在已婚妇女宫颈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门诊常规筛查女性638人,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同时进行TCT检测及自制HPV基因芯片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率43.0%,常见亚型低危型HPV6,高危型HPV16、52、33,HPV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高危型HPV阳性率随TCT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芯片结合TCT做宫颈病变筛查经济快速,对已婚各年龄组女性的HPV感染都应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伴尖锐湿疣(CA)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特点。方法 544例尖锐湿疣(CA)患者,根据HIV检测是否阳性分为HIV阳性组(261例)和HIV阴性组(283例)。检测两组患者的HPV分型。比较两组患者HPV低危型、高危型检出情况, HPV各亚型分布情况, 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情况。结果 HIV阳性组患者HPV高危型检出率57.1%高于HIV阴性组的30.0%,低危型检出率24.1%低于HIV阴性组的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V高危型合并低危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低危型HPV11在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患者中的检出率均最高, HIV阳性组HPV11检出率56.7%明显高于HIV阴性组的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高危型HPV16在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患者中的检出率均最高,其次为HPV58, HIV阳性组HPV16、HPV58检出率分别为28.0%、17.6%,明显高于HIV阴性组的18.0%、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就诊的689例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HPV多重感染的比例。结果本组研究资料HPV多重感染比例为51.4%,常见为合并HPV16、HPV18及HPV52的二重感染。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组和CINⅢ级组之间比较,HPV多重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而增加。各病变组HPV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多重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石家庄市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其特点。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石家庄市2234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型检测。结果所测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36.3%(812/2234),21种基因型均被检出,其中高危型651例,低危型161例。HPV高危型中,阳性率最高的是HPV16型,其他主要基因型依次是HPV52、58、53、18、66、68、31、33、39型;低危型主要为6、11、81(CP8304)型;单一HPV基因型感染的阳性率为17.1%(381/2234),多重HPV基因型感染的阳性率为12.1%(270/2234)。结论石家庄市女性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率为36.3%,HPV16、52、58型是主要的感染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检测天津市市区健康筛查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 型感染率,分析HPV16 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 000 例天津市市区健康普查女性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同时收集入组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巢式PCR 扩增和焦磷酸测序技术进行HPV 型别检测,采用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HPV16 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2 000 例筛查标本中,HPV 阳性271 例(13.55%),其中前3 位为HPV16 型阳性占39.5% (107/271),HPV58 型阳性占15.13%(41/271),HPV18 型阳性占9.59%(26/271)。HPV16 感染率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首次性交年龄≤25 岁者高于>25 岁者,性伴侣数≥2 者高于<2 者,怀孕次数≥2 者高于<2 者,流产次数≥3 者高于<3 者,避孕方式为非避孕套者高于避孕套者(均P<0.05);HPV16 感染率在不同年龄、饮酒史、教育水平、以前妇科体检等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史和首次性交年龄≤25 岁为HPV16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市区健康普查妇女HPV 感染以HPV16 型最常见。避免高危因素的暴露,制止女性过早发生性行为,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HPV16 感染及降低宫颈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6年至2008年英德市HPV(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病毒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HPV16、18型病毒的各年度、各年龄组感染情况。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6412例宫颈拭子标本,观察各年度、各年龄组中HPV16、18型病毒的感染率。结果HPV16、18型病毒三年的感染率分别为3.14%、3.67%、5.54%,总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其中HPV16型的感染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在6412例被检标本中,HPV16型阳性患者190例,感染率为2.9%,其中20~35年龄组阳性率2.5%(71/2817);36~49年龄组阳性率3.2%(100/3109);50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3.9%(19/486);HPV18型阳性患者78例,感染率为1.2%,20~35年龄组阳性率1.17%(33/2817);36~49年龄组阳性率1.09%(34/3109);50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1.02%(5/486);在英德地区HPV16型的感染率大于HPV18型的感染率。结论在宫颈癌的筛查中,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18型病毒感染结合巴氏染色检查、病理检查、阴道镜及临床检查,筛选出高危人群,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对宫颈癌的发生率、病死率的降低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846例接受子宫颈病变筛查的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及阴道镜检查,然后对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1)本研究对846例接受子宫颈病变筛查的妇女进行检查发现,正常范围(WNL)组有144例HPV阳性,阳性率为20.1%(144/689);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有29例HPV阳性,阳性率为39.2%(29/7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有31例HPV阳性,阳性率为72.1%(31/4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30例HPV阳性,阳性率为85.7%(30/35);鳞状细胞癌(SCC)组有5例HPV阳性,阳性率为100.0%(5/5).HPV感染率随着TCT检查结果诊断级别的升高而增高(χ^2=3.483 5,P<0.05).(2)对组织病理学及TCT、HPV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病理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级及以下患者有154例为HPV及TCT双阳性,病理结果为CINⅡ级患者有25例为HPV及TCT双阳性,病理结果为CINⅢ级患者有16例为HPV及TCT双阳性,病理结果为SCC患者有5例为HPV及TCT双阳性,病理结果为CINⅢ级及以上患者中,其多为HPV及TCT双阳性,无1例患者为HPV及TCT双阴性,CIN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47 4,P<0.05).结论 TCT检查联合HPV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常规筛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艳梅  宋晓平 《中国医药》2014,(10):1535-1537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阻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14 016例孕妇进行HIV抗体检测,经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HIV抗体阳性为确诊病例.HIV抗体阳性且选择继续妊娠孕妇为研究组(45例),HIV抗体阴性孕妇为对照组(90例).研究组孕妇除常规产科保健外,均于不同时期接受抗病毒药物等母婴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孕妇仅接受常规产科保健.评价HIV抗体阳性检出率、终止妊娠率及母婴综合干预措施效果等.比较2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孕妇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4%(60/14 016),终止妊娠者占25.0%(15/60),继续妊娠者占75.0%(45/60).研究组有45例孕妇及45例新生儿采用药物阻断治疗,出生新生儿均采用人工喂养.随访至新生儿12~ 18个月龄时失访21例,死亡2例,HIV检测阴性21例,HIV检测阳性1例.研究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8%(8/45)比6.7%(6/90),P<0.05].2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和出生缺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IV感染孕妇进行综合的干预措施在母婴阻断上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后采用保妇康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168例HPV阳性宫颈糜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LEEP术治疗,术后常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0万IU,im qd。对照组术后1个月后予复方沙棘籽油栓2.7 g qd阴道给药,观察组术后1个月后予保妇康栓3.48 g qd阴道给药。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HPV DNA负荷量及转阴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带异常、腰骶疼痛、下腹胀痛及接触性出血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症状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HPV DNA负荷量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负荷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EEP后采用保妇康栓治疗HPV阳性宫颈糜烂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症状,降低HPV DNA负荷量,提高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14.
张瑜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79-2282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术(TCT)和HPV-DNA杂交捕获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9260例门诊就诊患者进行TCT检查,840例TCT检查同时行HPV-DNA杂交捕获检测;836例细胞学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下活检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标准,细胞学与之相对照.结果 在9260例TCT检测中细胞学阴性8374例,细胞学异常836例,细胞学阳性率为9.03%,ASC-US 398例(4.29%),LSIL 239例(2.58%),HSIL 179例(1.93%),SGUS 9例(0.097%),SCC 11例(0.12%).细胞学阳性30 ~40岁组比例最高,为43.66%,其次是40~50岁27.39%,<30岁22.85%,50~60岁占5.14%,>60岁占0.96%.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HPV人群感染率为27.98% (235/840),其中ASC-US中HPV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81.58% (31/38),而阴性8.98%( 15/167),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IL中HPV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95.45%%(21/22),HSIL中HPV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100%(16/16),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不同,各年龄组之间HPV感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5.2,P<0.01);836例细胞学阳性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CIN及以上病例共507例,检出率为60.65%( 507/836),LSIL、HSIL、SCC的细胞学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6%( 123/239),82.12% (147/179),100.00%( 11/11),比较它们各自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病变集中在性活跃期,以30 ~40岁为高峰,TCT筛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联合HPV-DNA杂交捕获检测,配合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能提高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对男性高危型HPV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十年间普外门诊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临床资料276例,另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包皮过长而未行包皮环切术的健康男性276例作为对照。HPV-DNA分型基因芯片检测高危型HPV病毒的表达。结果 552例受试者中共检测到高危型HPV感染157例,感染率为28.4%。治疗前治疗组感染80例,感染率为29.0%;对照组感染77例,感染率为27.9%,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包皮环切术后2年,治疗组高危型HPV感染率从29.0%减少到11.9%,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为29.3%,与治疗前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可以预防男性高危型HPV的感染,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检测在分流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病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211例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检测HPV感染类型,同时行阴道镜检查。结果①211例ASCUS中,108例为HPV阳性,其中高危型感染的102例。②阴道镜结果为宫颈炎症129例,宫颈湿疣及CINI55例,CINII-III26例,宫颈鳞癌1例。③高危型HPV阳性组中炎症35例、宫颈湿疣及CINI41例、CINII及以上病变26例,病变检出率为65.7%,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25.5%。HPV阴性组中炎症、宫颈湿疣及CINI、CINII及以上病变分别为89例、13例、1例,病变检出率为13.8%,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0.92%。二组之间病变检出率(χ2=58.192,P=0)及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42)。低危型HPV感染主要为炎症,仅发现1例低级别病变。利用高危型HPV检测ASCUS患者CIN及宫颈癌的阳性预测值为0.66,阴性预测值为0.86。④高危型HPV16、18感染对象和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组在病变检出率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995,P=0.084),二组之间CINII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7)。结论 HPV检测是分流ASCUS患者的有效方法,对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再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分流处理。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HPV分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毒感染( HCV/HIV)患者早期疗效与干扰素( INF)诱导的粘病毒抵抗蛋白A(Mx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HCV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151例HCV/HIV患者用INFα -2b联合Rib治疗24周,评价早期疗效,根据疗效将其分为早期应答与非应答组.应用PC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方法,检测患者HCV-RNA基因分型、MxA-88及-123位点的SNP,并分析SNP与INF的早期疗效关系,HCV基因1型与非1型患者MxA基因型之间INF的早期疗效.结果 151例HCV/HIV患者除去12例HCV基因分型无记录者,139例患者中52例为HCV基因1型(34.4%),非1型87例( 57.7%);HCV基因非1型早期应答率(85.1%)高于基因1型(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47,P<0.001);MxA启动子-88位点,GT型与GG、TT型患者疗效比较,各型间应答率GT型(79.7%)好于GG型(67.7%)及TT型(70.0%),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1,P> 0.05).MxA-123位点,CA型、CC型及AA型三者INF疗效应答率分别为78.0%、72.6%及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3,P>0.05).HCV基因Ⅰ型与非1型患者MxA基因型之间INF的早期应答率比较,HCV基因非1型患者G/T、T/T型(91.5%)好于GG型(7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7,P=0.068),HCV基因1型患者MxA各基因型间应答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HCV基因非1型患者与Ⅰ型患者间比较,前者G/T、T/T型(91.5%)应答率高于后者G/T、T/T型(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基因非1型患者MxA启动子-88、-123各基因型对INF应答率好于HCV基因1型患者,MxA-88位点为GT型的HCV/HIV患者的INF疗效较好,可为INF治疗的预后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韩莉莉  王琳 《中国医药》2012,7(3):354-355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栓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清除的疗效.方法 经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为HPV感染的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炎患者125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80例)及对照组(4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干扰素α-2b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定期监测HPV的变化,均每3个月复查一次HPV.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例数分别为87和49例.12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清除率分别为97.7% (85/87)和91.8% (45/4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9个月研究组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60.9% (53/87)比40.8% (20/49);6个月:90.8% (79/87)比59.2% (29/49);9个月:95.4%( 83/87)比71.4%(35/49),P<0.05].结论 干扰素α-2b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清除率,对防止宫颈病变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易黎 《安徽医药》2014,18(4):653-656
目的 了解该地区妇科门诊妇女HP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HPV检测与分型,了解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观察HPV感染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婚姻情况、月经情况、生育情况、避孕情况、妇科患病情况、性生活情况等相关关系.结果 该地区妇科门诊妇女HPV感染检出率为21.69%,感染亚型主要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人群中,以18~29岁和50 ~65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居住城市人群HPV感染率为25.30%,高于居住农村的18.06% (P <0.05);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元人群HPV感染率为25.90%,高于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元人群的17.25% (P <0.05);未婚/离异/分居人群HPV感染率为33.94%,高于已婚人群的18.97% (P <0.05);性伴侣数量≥2人群HPV感染率为31.71%,高于单一性伴侣数量人群的20.30%(P<0.05).结论 年龄、居住环境、收入、婚姻状况及性伴侣数量是影响HP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门诊妇女HPV检测可及时了解本地区妇女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