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加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肠梗阻的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肠梗阻时采用对症用药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使患者能够控制肠梗阻症状,减轻痛苦,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结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肠梗阻通过精心护理及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做好生理-心理角度的护理,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容易出现排便不规律,大便干结,甚至肠梗阻,由于患者多处于骨髓抑制期,免疫功能差,外科治疗存在禁忌证,一般都选择保守治疗。肠梗阻在中医学中属于"关格"范畴,通腑泻下为其治疗之大法。我们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9例白血病化疗或停疗期间出现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中医证候分型,探讨相应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8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全面组则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胃癌术后化疗护理满意度;恶心呕吐、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结果全面组胃癌术后化疗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全面组恶心呕吐、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其中,全面组恶心呕吐有1例、腹膜炎1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7.50%;对照组恶心呕吐有3例、腹膜炎4例、肠梗阻3例,并发症发生率25.00%。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全面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直肠癌术后腹腔化疗患者坚持完成整个化疗疗程的信心,减少并发症。方法总结对2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腹腔化疗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27例患者坚持完成了整个疗程,1例老年患者因不能忍受腹部不适而终止腹腔化疗改静脉化疗。28例患者除1例已终止腹腔化疗外,无1例出现化疗性腹膜炎,肠粘连,肠梗阻,肠麻痹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直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可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炎性肠梗阻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7例,均给予禁食、胃肠道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早期应用治疗。结果 3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13d,平均住院时间为(6.9±1.8)d,未见严重并发症,仅有2例患儿出现了阵发性急痛,后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未见炎性肠梗阻复发。结论保守治疗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炎性肠梗阻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无需手术治疗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低渗热灌注(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4例进展期大肠癌术后HIPEC联合静脉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反应与造血系统抑制,2例出现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数例出现导管堵塞、脱落,皮肤局部瘀斑和皮下出血,药物外渗。结论加强整体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不适,提高患者完成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长春瑞滨化疗致麻痹性肠梗阻及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50岁妇女行右肺上叶黏液腺癌切除术后接受化疗,第1、8天长春瑞滨40mg/d,第2—4天顺铂40mg/d。在接受长春瑞滨治疗后第2天(开始使用顺铂前),患者出现便秘,对症治疗后好转,但在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第7天,症状加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部X线检查示肠梗阻,患者中性粒细胞下降至0×10^9/L。在停用长春瑞滨,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患者未再出现便秘,中性粒细胞上升至16.48×10^9/L。  相似文献   

9.
动脉灌注化疗应用于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使许多患者症状减轻,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也有一些并发症出现,其中之一是灌注化疗后肠炎,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及水电解质紊乱,症状轻微者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严重时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肠梗阻、肠穿孔甚至死亡。从1999年起,我们对重症灌注化疗后肠粘膜损伤的病人采用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9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用保守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腹部X线检查,9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患者中可见气液平面,肠管积气,有压痛、肠鸣音减弱、腹部膨胀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9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均治愈成功,治愈率100%。结论及早诊断出剖宫产术后肠梗阻,并及时给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甲氨蝶呤化疗中血药浓度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薇  张峻  张瑛  杨龙  王雅湘 《中国药房》2005,16(18):1399-1401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提高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接受55次1.5~4.0g/m2的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的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定时采血测定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根据甲氨蝶呤静脉滴注结束时(12h)血药浓度评价化疗的有效性,根据甲氨蝶呤消除末端血药浓度决定四氢叶酸钙救援方案。结果:2.0、3.0、4.0g/m2剂量组的甲氨蝶呤静脉滴注结束时(12h)血药浓度维持在渗透浓度(2×10-5mol/L)以上的化疗次数分别占75%、92.1%、100%;仅1例患儿出现大面积皮肤粘膜损伤,其余无不可逆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进行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掌握好甲氨蝶呤和四氢叶酸钙的救援剂量,从而保证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A schizophrenic patient receiving neuroleptic treatment developed paralytic ileus followed by the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 The patient had previously experienced two NMS episodes, one of which was also accompanied by paralytic ileus. It is suggested that paralytic ileus can occur as a prodromal symptom of NMS. Therefore, if this symptom is observed in patients receiving neuroleptic treament, especially those with a past history of NMS, carefu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NMS.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指南推荐结直肠癌术后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作为辅助化疗方案,化疗过程中常出现手足综合征、恶心、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较少引起血糖异常。本文报道1例37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既往无糖尿病)术后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5个周期后,血糖持续升高;化疗第7周期后,停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给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患者血糖逐渐好转。停用化疗药物6个月后,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即可控制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4.
1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入院行第4次化疗。入院后血常规提示存在中度贫血,基于前3次化疗后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的情况,医生认为该患者目前不宜化疗。为确定贫血的治疗方案,医生咨询了临床药师,药师查阅文献后建议选用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贫血,待血红蛋白升到80 g/L后,再开始化疗。患者在rhEPO联合铁剂治疗一周后,血红蛋白值升至81 g/L,顺利完成化疗,病情平稳出院。  相似文献   

15.
王俊平 《首都医药》2014,(12):55-57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心理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方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心理治疗。3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价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根据疗效标准(RECIST)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取脐静脉血测定全血白细胞和单抗桥联酶标法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43.3%)(χ^2=4.0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RHMS总分分别为259.55±59.37和259.55±59.3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06,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RHMS总分分别为347.63±65.16分和288.45±68.19分,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3.49,P〈0.01);观察组CD4/CD8比值为1.62±0.04,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07,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理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化疗疗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力,建议在胃癌化疗时配合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表达的影响。方法 49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化疗加康莱特注射液治疗组(A组,25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4例)。化疗方案采用吉西他滨+顺铂,A组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d静脉滴入,连用21 d。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分子表达。结果 A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8+CD28+、CD8+CD28-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及A组比较,B组治疗后CD3+、CD4+、CD8+、CD8+CD28+降低,CD8+CD28-升高(P<0.05)。结论康莱特可能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及亚群,尤其是CD8+CD28+表达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付再林  郑英  陶蓉  邹晓华 《中国药房》2013,(46):4407-440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和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化疗方案的评估,分析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将紫杉醇致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等预防、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预防、紫杉醇及卡培他滨致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预防、曲妥珠单抗过敏及心脏毒性预防、戈舍瑞林致皮肤潮红及关节痛等预防、唑来膦酸致发热等不良反应预防、糖皮质激素等辅助药物对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等作为药学监护点,协助临床医师完善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利用相关药学知识,使患者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药源性损害,保障了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订与调整,可协助医师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强、可耐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监护策略。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舌癌患者应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的治疗全程,对升白细胞、升血小板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例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明显恢复,病情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学监护,可以协同医生优化给药方案,更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5月这2010年5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乳腺癌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进行化疗(TE方案);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TCE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恶心、肝功异常、贫血等并发症现象,但是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化疗方式对患有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治疗期临床效果比较明显,TE方案与TCE方案比较,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程度相对轻,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化疗时,TE方案是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T1-4N1M0期食管癌同步及序贯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T1-4N1M0期食管癌放化疗后失败原因。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对87例区域淋巴结肿大的食管癌随机分成两组。放疗后化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两级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化疗均采用DF方案,同步治疗组在放射治疗第1天起给予DF方案,以后每隔28d化疗1周期,每例患者化疗不少于4周期。结果Ⅲ度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序贯治疗组为18.2%(6/33),同步放化疗组为43.7%(14/3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T1-4N1M0期食管癌的三年生存率比序贯治疗有提高的趋势,但Ⅲ度以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