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腹腔镜手术(LAP)组与开腹手术(OP)组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切口疝及切口种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LAP组Ⅰ/Ⅱ期及Ⅲ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O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Ⅰ/Ⅱ期及Ⅲ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累计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远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是一种较佳的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的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诊治的7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和开腹结肠癌切除术分别为32例(腹腔镜组)、40例(开腹组)。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分析腹腔镜组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局部复发率、切口及远处转移率以及3年无瘤生存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创伤小、恢复快,根治效果及远期预后与传统开腹手术类似,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比较开腹直视下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并发症、临床近期和1年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同期21例开腹直视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一步随访研究两组患者1年疗效(复发或转移)。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数资料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腹腔镜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7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33.3%),腹腔镜组仅1例(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随访研究提示两组患者1年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发生率和1年无不良事件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均有相同疗效,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侯召民 《河北医药》2016,(23):3564-356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的措施,并与同期的开腹手术展开对照,讨论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的48例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术中均未输血。观察组肿瘤大小、清理淋巴结数目以及肿瘤远端切除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术后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总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第1、2、3天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2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第1、2、3天的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3天的转铁蛋白、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其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2组患者切口转移、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应激水平低、有利于机体能量代谢及内脏蛋白的恢复,较开腹直肠癌手术优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实施单纯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6.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8.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196-198
目的探讨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基本情况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清扫淋巴结数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种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手术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可达到同传统开腹根治术相近的疗效,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腹腔镜根治术可作为临床治疗老年直肠癌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位置对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间入路方式,对照组采用外侧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和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高于对照组俨〈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分期情况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率高于对照组(72.5%VS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技术和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间入路方式并不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身体损伤,应以中间入路作为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的主要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174-175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共4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3年、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5年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类似,但术后远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08~2010年结直肠癌患者60例,腹腔镜组30例,开放手术组30例,随访观察远期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穿刺孔和小切口肿瘤种植转移、复发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远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能与开放手术达到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美容效果满意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美容效果好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病例采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方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16例乳腺癌患者作对照,该组病例采取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未行乳房再造,随访比较两组的存活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并对观察组的美容效果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观察组存活率为100%,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观察组的复发率、存活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7.2±4.3)分,此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本次美容效果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术后背阔肌皮瓣加假体一期置入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和美容效果为患者所肯定,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4.
章安庆 《安徽医药》2013,17(3):499-500
目的探讨预防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的新途径。方法将55例Dukes B、C期大肠癌患者按时间分为根治切除加植入氟尿嘧啶组(治疗组)和单纯根治术切除组(对照组),随访3年期间,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3年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3年局部复发数22例,Dukes B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例和5例,33例Dukes C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例和14例,经统计学分析,Dukes B期,P0.05,Dukes C期P0.05;3年全身转移数治疗组29例中有2例,对照组26例中有5例,经统计学分析P0.05。3年生存数治疗组29例中有23例生存,生存率为79.31%;对照组26例中有12例生存,生存率为46.15%,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大肠癌根治术中植入缓解氟尿嘧啶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可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早期大肠癌患者中,采用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早期大肠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内镜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癌细胞的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进行的时间上、治疗费用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大肠癌患者而言,采用内镜治疗的方案和手术治疗的方案相比,临床治疗效果几乎相同,但内镜治疗手术时间短,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的并发症较少,而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肛内镜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 1年10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收治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4例)和经肛内镜组(30例),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肛内镜组在肛内镜下完成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2年后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经肛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5±10) min和(135 ± 10)min,(96±10)ml和(42 ±9)ml,(88 ±8)min和(53 ±6) min,(17.8±2.3)d和(10.0±2.0)d,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患者发现术后并发症8例(23.5%),其中出血4例、吻合口漏3例、肺部感染1例,而经肛内镜组患者发现9例(30.0%),其中出血3例、肛门失禁3例、肠穿孔 2例、肺部感染1例,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结果发现,腹腔镜组和经肛内镜组在直肠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2年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肛内镜与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早期直肠癌治疗选取经肛内镜治疗,对患者生理影响更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BCT)与改良根治术(MRM)对照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2006~2013年收集已发表的关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改良根治术对照试验的国内文献,针对结果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描述效应量。以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进行综合评价早期乳腺癌手术现状。结果27篇中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1136例保乳手术患者和1325例改良根治术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保乳组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组3年无病生存率无差别;(2)3年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认为保乳组3年局部复发率与改良根治术组相当;(3)对3年肿瘤远处转移指标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保乳组与改良根治术组在3年肿瘤远处转移率上无明显区别。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具有相同的远期疗效,保乳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美观,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用于直肠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而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和3年无瘤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具有相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减轻创伤、促进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方式治疗老年人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行Miles术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操作Miles术,对照组行开腹式Miles术。比较两组安全性、早期并发症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6个月造口功能临床优良率分别为5.13%、66.67%,均优于对照组的38.46%、20.51%(χ2=12.70、9.69,均P<0.05);观察组排便感优于对照组(χ2=29.40,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3.30,P<0.05)。结论腹腔镜下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治疗老年直肠癌较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更好,在降低近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下根治手术,针对其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半年后手术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拔引流管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8.12%);随访半年后手术的复发率观察组为8.57%,对照组21.88%(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胸腔镜下根治手术,具有创伤小,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