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输液不但用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且作为重要的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危重病人的抢救。而临床输液反应是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繁杂,从单一因素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是很难做到的。本文引入系统概念,建立临床输液反应系统,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控制输液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状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50例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应用于临床。结果:门诊输液反应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护理密切相关,通过改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门诊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引起门诊患者输液反应的护理因素多数属于可控制性的,采用适当的措施可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周纯 《中外健康文摘》2006,3(11):142-142,17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探索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现将我院近5年来临床上出现的54例输液反应资料加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门诊是直接接收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场所。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临时治疗的途径之一,适用于病情轻、病程短、发病早期未确诊之前一般情况较好的人。还有病情较重因其他原因不能住院临时用药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小儿等。门诊输液的特点:病例面广、量大,常为临时性多为只带治疗单不带病历,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病史不太了解;输液调速的针对性差,加之患者不合作等诸多因素,不同程度导致输液过速而发生并发症[1];此外,输液环境、温度、输液过速、无菌观念不强等导致的输液反应常有发生。现将因输液过速诱发心力衰竭2例,输液反应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于儿科,每年冬春季是肺炎、腹泻病的高发季节,门诊患者80%需要输液治疗。但输液过程中常发生输液反应,而轻微的输液反应一般是一过性、时间短,对病人不产生影响;而重症的输液反应持续时间长,严重者有不良后果。现将我院2003~2005年,门诊发生了25例输液反应,现就其治疗及病因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党延秀  王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0):122-122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静脉输液2587人次,1次穿刺成功人数2504人次(96.8%),无药物过敏反应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输液,无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各种因素,输液反应屡见不鲜,因之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如何减少和预防护理技术环节因素的输液反应的发生,发生输液反应后如何及时采取处理对策,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健康损害,化解家属不信任情绪,以及护士如何处理输液反应液体,收集有利证据进行自我保护等等,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的质量输液操作及输液内加入其他药物及等原因引起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统称输液反应.静脉输液反应是患者在输液治疗中的突发症状,可以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输液早期多见.及早发现,果断采取有效地治疗是降低因静脉输液反应,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关键.[1]  相似文献   

9.
输液反应为临床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在治疗中时有发生,我院在夏季高峰期日均有两三千人次输液,其输液反应时有发生。为探讨引起儿童输液反应的因素,本文对2003—2006年发生在我院的158例输液反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很多。既往曾见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相关报道,但未见输液各个环节的有关研究。因此,为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我们于1994年1~6月对供应室内的输液器具,作了清洁度、残留铬、微粒、热原检测,并对正在输注的液体进行了微粒、异物抽样检测...  相似文献   

11.
输液反应为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来势凶猛,会使原发病恶化且影响预后.甚至可以造成脑水肿脑疝而危及生命。笔者总结了近五年来我院内科40例输液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现将我科近四年来发生的36例小儿输液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发生原因。方法:搜集我科70例发生输液反应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科容易引发输液反应,只要及时治疗,都能收到满意效果。积极预防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找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8年8月共发生的26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液反应的发生主要与药物、操作、输液器具、患者、季节等因素有关。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控制液体滴速,是降低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选用红霉素等刺激性药物易发生呕吐、晕厥等反应。特别是坐位输液者,更容易发生晕厥。应该从输液开始就控制滴速,并采取卧位即可避免。我院对高热病人静滴红霉素等刺激性药物发生晕厥的2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观察后认为:晕厥与体位、药物刺激及输液速度有...  相似文献   

16.
输液速度与液体温度对输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及空气栓塞,其中,发热反应常见,认为是输入致热源所致。冬季,如果患体内输入大量的低温液体,也会发生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17.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致热物质(致热源、细菌及微粒)引起,病人表现为发冷、发抖、高热,严重者可以发生休克,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制订合理的操作规程和防范措施是减少和防止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手段。我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院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社区家庭病床输液反应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预防家庭病床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对社区421例家庭病床患者,实施静脉输液3772次,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无1例输液反应发生。结论:社区护士只要责任心强,熟悉输液反应的病因、诊断,积极预防,即可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与方法。方法:对门诊输液室2012-2013年120例患者实施静脉输液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1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王立 《中外健康文摘》2007,4(4):194-195
输液反应系输液引起或与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称。输液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严重的可危及生命。为了系统分析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现对我院近年来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