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红  李瑜元 《广东医学》1997,18(9):592-593
大部分慢性十二肠溃疡(DU)病人伴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HP是引起DU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外报道,使用标准检查方法时,DU病人胃内HP感染率在90%~100%[1],仅少数未检出HP[2],国内报告HP阴性DU较国外多,原因未明,对此进行研究的文章尚缺乏,本研究旨在探讨HP阴性DU的发病因素以指导治疗。1材料和方法1.1病例:1996年1月一1997年1月在我院胃镜诊断为DU的连续病例共337例,溃疡长径2-20nun,数目52个,阿弗他溃疡、化学性溃疡、溃疡搬痕除外,结果HP阴性共47例。l.ZHP检测方法:对每例病人分别取胃窦距幽门2-3c…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重要因素,多中心研究显示根除HP能促进DU愈合,防止DU复发。探求疗效好、安全方便、价格合理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对20例经胃镜确诊为DU并检测胃内感染HP的病人给予三联疗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维  赵聪 《四川医学》2003,24(12):1315-1317
1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已证实几乎所有的十二指肠溃疡 (DU)以及 80 %的胃溃疡 (GU)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有关 ,其余的PU多数是由非固醇类抗炎药 (NSAIDs)所致 ,极少数PU与这两项因素无关。大多数出血性溃疡与HP感染相关 ,根除HP长时期内再出血发生率下降。目前HP阴性的PU有增多的趋势 ,少数溃疡出血也可能与HP无关 ,不能简单以NSAIDs使用广泛增多来解释。粘膜瘢痕以及愈合上皮形成不充分或不正常 (化生 )、灶性粘膜缺血、以及持续的诸如粘液、碳酸氢盐等保护因子产生不正常导致出血 ,这些情况下根除HP不能阻止出血溃疡的…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有60%~7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窦粘膜检出HP[1]。我们应用雷尼替丁联合胶体铋和羟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三联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病理过程及细胞增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HP相关溃疡边缘组织病理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探讨HP致胃癌的可能途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溃疡边缘PCNA阳性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粘膜涂片Giemsa染色及RUT确定HP感染。结果显示,HP相关GU边缘组织表现为CSG、CAG、IM、DYS、GC,而DU仅见不同程度的炎症;GU边缘组织PCNALI%随着病变发展而升高,自CSG的(23.93±14.30)%升至癌变时的79.8%;HP相关DU及GU边缘组织PCNALI%明显高于HP阴性DU与GU(P<0.05)。提示HP感染导致炎症,HP与炎症及其所致的病理改变使细胞增殖不断上调,异常的细胞增殖导致癌变的发生。其途径可能为HP→CG→CAG→IM→DYS→GC。HP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起始动因子的作用,并可能参与胃癌发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旋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 (DU)及降低复发率的效果。 方法 :对胃镜检查为活动性DU、胃窦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切片阳性的HP感染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雷尼替丁 15 0mg ,每天 2次 ,早、晚餐前半小时服 ,克拉霉素 5 0 0mg、阿莫西林 10 0 0mg ,每天 2次 ,连服 2周。对照组用雷尼替丁 15 0mg ,每天 2次 ,早、晚餐前半小时服 ,枸橼酸铋钾颗粒剂每次 2 2 0mg ,每天 2次 ,连服 2周。治疗结束后 4周复查胃镜 ,随访 1年 ,对出现上腹痛等症状者随时复查。 结果 :溃疡愈合率 :治疗组为 95 .83 % ( 4 6/ 4 8) ,对照组为 85 .4 2 % ( 4 1/ 4 8) ,P >0 .0 5。HP根除率 :治疗组为 81.2 5 % ( 3 9/ 4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10 .4 1% ( 5 / 4 8) ,P <0 .0 1。溃疡愈合患者 1年后复发率 :HP根除组为 9% ( 4 / 4 4 ) ,明显低于HP未根除组 69.2 3 % ( 3 6/ 5 2 ) ,P <0 .0 1。 结论 :雷尼替丁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治疗HP感染相关的DU及降低复发率 ,疗效显著 ,价格合理 ,是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无选择性79例胃镜直视下抽取胃液测定尿素氮(BUN)含量,同时在胃窦部取粘膜活检,进行幽门螺旋菌(HP)诊断,由此探讨胃液BUN 对HP 感染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79例有消化不良症状行纤维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6例,平均年龄37.03岁;女性23例,平均年龄44.13岁。每例于胃窦部距幽门口5cm 内取活检组织2块,一块做HP 快速诊断,一块做涂片镜检HP。同时,通过胃镜并在直视下抽取胃液3—5ml,备做胃液BUN 定量测定。1.2 HP 快速诊断:采用兰州军区医学院研制的“HP 快速检出诊断盒”,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相似文献   

8.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旋菌(HP),并指出HP与消化性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对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PU)的药物治疗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方法:HP(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9例(根据慢性活动性胃炎炎症活动度分级: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8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8例,正常胃黏膜11例,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16例HP(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取胃窦部活检组织培养,用RT-PCR检测TNF-α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的水平。结果:HP(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及组织内mRNA水平均高于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和正常组(P<0.05)。Ⅲ级HP(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HP( )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经抗HP治疗后,胃窦黏膜组织中TNF-α分泌量降低(P<0.05)。结论: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窦黏膜组织TNF-α表达;TNF-α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和阴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胃窦部生长抑素、胃泌素及 D、G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 ,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放免测定 ,胃窦粘膜 D、G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P阳性组较 HP阴性组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减少 (P<0 .0 1) ,胃泌素 /生长抑素比值明显增加 (P<0 .0 5) ;D、G细胞密度明显降低 (P<0 .0 1) ,G/ D比值明显升高 (P<0 .0 5)。结论 :HP感染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来消化性溃疡(PU)发病特点。方法分析107例消化性溃疡胃镜报告结果。结果PU的检出率为25·36%,男女之比为1·43∶1;十二指肠溃疡(DU)占45·79%,胃溃疡(GU)占44·85%,DU与GU之比为1·02∶1;复合溃疡10例(9·34%),多发溃疡15例(14·01%)。结论PU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DU多于GU;DU好发的部位是十二指肠球前壁;GU的好发部位是胃角和胃窦;PU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为43·9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相关发病原因。方法对42例DU患者DU根治前后的胃液pH值、空腹胃酸及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DU患者其空腹胃酸、氨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根除HP后,空腹胃酸显著下降,氨浓度明显下降。结论HP感染使DU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DU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成 《河北医学》2012,18(11):1544-1547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旋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疗效.方法:选择100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施以埃索美拉唑+左旋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50例) 施以埃索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分析DU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经过4周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P的根除率与对照组相当,但症状的改善率方面,胃窦黏膜炎症分级则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结论:埃索美拉唑、左旋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DU 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三钾二橼络合铋(TDB)与雷尼替丁对152例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结果:TDB6周DU愈合率(78.5%)与雷尼替丁相近(65.2%)(X~2=2.89,P>0.05),但1年复发率(57.8%)低于后者(81.6%)(X=5.43,P<0.05)。TDB在清除幽门螺旋菌(HP)、减轻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恢复十二指肠粘膜超微结构等均优于雷尼替丁。  相似文献   

15.
根除HP治疗方案多,但价格昂贵 介绍价廉效佳的联用方案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DU)复发的主要因素,根除HP后可以显著地减少DU复发,此点已为世人所公认。当前根除HP的治疗方案很多,均因价格昂贵难以在基层医院实施。我科自1999年5月~2002年2月采用丽珠得乐(CBS)与阿莫西林(AMO)及陕喃唑酮(FZ)合用治疗DU,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董柏民  褚娅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0):591-593
为观察幽门胆汁反流对胃窦粘膜损伤、有关症状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影响,采用测空腹胃液胆汁酸浓度130例,按其含量高低分为轻、中、重3种程度的幽门胆汁反流组。结果显示,各组胃窦粘膜损伤及临床症状与幽门胆汁反流程度无明显关系(P均>0.05),但发现幽门胆汁轻度反流组的胃窦腺体萎缩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P均<0.05),幽门胆汁中度反流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轻、重度幽门胆汁反流组(P均<0.05)。提示幽门反流液中的胆汁酸对胃粘膜损伤不是首要因素,慢性胃炎是受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必须有效抑制幽门胆汁反流才能减少HP的感染及延缓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小武 《医学争鸣》2002,23(7):635-635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入选对象符合以下条件 :1年龄 2 2~ 6 3岁的门诊患者 ;2选前 3d内经内镜检查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 ,溃疡长径超过 3mm ;3尿素酶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阳性 ;4试验前 48h停服一切抗溃疡药 ,试验前 1mo内未服过抗生素 ,皮质激素 ,非甾体消炎药 ,铋剂 ,质子泵抑制药 . 1999- 0 6 /1999- 0 9符合条件的患者 2 8(男 2 0 ,女 8)例入选本试验 ,平均年龄 46岁 ,吸烟者 12例 .1.2 方法 距幽门 3cm胃窦处取粘膜一块行尿素酶试验 ,胃窦粘膜一块行 Hp培养 .Hp阳性标准为以上二项阳性 .Hp根除标准为服药后 4wk.上…  相似文献   

18.
曾明  梁公羽  黄健 《河北医学》2006,12(8):744-74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和清除HP方法。方法:应用奥美拉唑分别与阿莫西林、呋喃唑酮(A组);阿莫西林、克拉霉(B组);呋喃唑酮;克拉霉素(C组),分别治疗HP阳性的DU,疗程2周。结果:DU的愈合率分别为92.5%、90%、87.5%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P根除率分别为90%、95%、87.5%,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费用A组最低;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奥美拉唑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其中两种抗生素治疗HP阳性的DU,简便、高效、溃疡愈合率高、HP清除率高,是较好根除HP阳性的DU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放免分析对 2 5例十二指肠溃疡 (DU)和 2 4例慢性胃炎患儿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检测 ,并对 15例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DU患儿作根治治疗后 ,复查HP及胃泌素 ,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HP阳性的DU和慢性胃炎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HP阴性者 (均P <0 .0 1) ,也高于正常组 (均P <0 .0 5 )。HP根治后患儿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 (P <0 .0 5 )。提示HP感染与患儿的高胃泌素血症有关 ,是引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发现的幽门螺旋菌(HP)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病因。然而HP在消化性溃疡中所起的作用尚未肯定。本文对我院近3年随机分组治疗,资料完整的58例十二指肠溃疡(DU)伴HP阳性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HP在DU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