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渍疡(DU)患者Hp根除前后胃黏膜及血中促胃液素(Gas)和生长抑素(SS)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p相关性DU患者42例Hp根除前后及正常对照者20例胃黏膜及血中Gas和SS含量.结果 Hp相关性DU的患者胃黏膜及血中Gas的含量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黏膜ng/g,226±65 vs 38±98;血清ng/L,107±33 vs 50±8);而HP根除后Gas含量明显下降.Hp阳性者SS的含量低于Hp阴性患者(黏膜ng/g,11±2 vs 42±8;血浆ng/L,5.6±1.2 vs 10.2±2.3);Hp根除后SS含量显著升高.Hp感染时胃黏膜炎细胞浸润程度对Gas和SS的含量亦有一定影响.结论 Gas和SS与Hp相关性是参与DU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HP与DU关系的研究为各国专家重视,对HP致DU的学说尚有争论.最近,Moshkwitz等发现消化不良病人中HP感染的季节性改变与DU发病的季节性波动高度一致,认为DU的季节性波动可用HP感染来解释.为了解此论点的可信性,我们回顾了我院临床材料,对DU病人中的HP季节性变化作一调查.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3年从胃粘膜标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大量研究表明HP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关系密切,它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病诸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十二指肠溃疡均发生在慢性胃炎基础上,而HP为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因,95%的慢性胃炎患者感染HP,80%~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可检出HP;HP感染人群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2年Marshall和Rfanen成功地从人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以来,大量的研究已证明Hp是引起慢性B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关系尤其密切。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陈明辉(广西河池地区民族医院内科宜州市547000)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发现,分离和培养是人类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因认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10多年来发现HP与消化性溃疡的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7.
对13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空腹血清胃泌素(GAS)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6例GAS值为97.0±40.75μg/ml,在正常参考值高限HP尿素酶快速试验(HP—VT')阳性组与HP—VT'阴性组间GAS值并无显著差异(P>0.5),在HP—VT'阳性组中,男女GAS值女性为高,但无统计学上差异(P>0.2);伴有胃窦部糜烂且HP—VT'阳性的Du患者GAS值与不伴有胃窦部糜烂但HP—VT'阳性的Du患者间GAS值亦无区别(P>0.5),因此,我们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并非Du患者GAS值增高的直接原因,Du患者常并存的胃窦部慢性炎症可能与GAS值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免法测定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Hp阳性17例,Hp阴性6例)患者血浆及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含量,9例Hp阴性的浅表性胃炎为对照组。结果:3组血浆SS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胃窦组织SS分别为7.05±1.67pg/mg湿重和8.53±3.2pg/mg湿重,与对照组(14.55±1.8pg/mg湿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2,P<0.05),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胃窦生长抑素降低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酸分泌异常有关,而Hp似与之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10.
左学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6,6(3):68-68
幽门螺杆菌与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415500)左学红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密切相关,世界各地的报道70%~9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胃窦部可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1]。如果幽门螺杆菌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为危险因素,则将进一步支持幽门... 相似文献
11.
李子旭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4,(3)
自从1983年重新发现幽螺门杆菌(HP)并指出与慢性胃炎的关系以来,短短10年间,各国学者从基础到临床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可喜进展。现已证实HP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致病菌。该菌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DU)有密切关系。近年观察到根除HP可促进DU愈合,并延长缓解时间,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HP究竟是否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仍有争论。本文根据病因学的主要评定标准,就这方面问题作一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激素、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关系.方法 比较36例H.pylori阳性DU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及胃动素(MTL)的水平.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ylori,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Gas、SS和MTL水平.结果 H.pylori阳性DU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Gas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55) ng/L和(62±15)ng/L,P<0.05],H.pylori阳性DU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SS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1.2) ng/L和(12.6±1.8)ng/L,P<0.05],H.pylori阳性DU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MTL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8±105) ng/L和(401±120)ng/L,P>0.05].结论 H.pylori感染能影响胃肠激素分泌,是引起DU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生活方式对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制酸、抗炎、抗Hp治疗,治疗组要求保持较好生活方式,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生活方式不作要求,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好生活方式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Hp感染时有更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有60%~7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窦粘膜检出HP[1]。我们应用雷尼替丁联合胶体铋和羟氨苄青霉素及甲硝唑三联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儿科门诊中病房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征进行讨论。方法对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室检查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比观察雷尼替丁药物治疗结果。结果在160例患儿中,幽门螺杆菌Hp(-)的病例数为25例,命名为研究组,其余135例为幽门螺杆菌Hp(+),将其定义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多发溃疡数及复合溃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腹痛(90.2%)、胀气(92.3%)、嗳气(93.8%)、呕吐(93.1%),均优于研究组。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感染和阳性感染的疗效对比结果发现,阴性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使用常规治疗办法,效果不显著,提示治疗前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不能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毒力的幽门螺杆菌(Hp)对大鼠溃疡愈合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经口灌服不同毒力的Hp菌液,14天后测定溃疡指数,并通过放免法、酶免法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和IL—8含量、胃粘膜D细胞染色强度和密度。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溃疡指数、血清胃泌素和IL—8含量均高于后者(P<0.01—0.05),而D细胞染色强度和密度低于后者(P<0.01)。VacA~+组与VacA~-组比较,前者溃疡指数、血清胃泌素含量高于后者(p<0.01—0.05),D细胞染色强度和密度低于后者(P<0.05),IL—8水平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口灌服Hp菌液可延迟大鼠溃疡愈合过程,且VacA~+菌株较VacA~-菌株延迟愈合作用更加明显,Hp延迟溃疡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增高血清胃泌素含量、减少胃粘膜生长抑素的分泌、提高血清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与DU复发的关系,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08例门诊或住院病人,均为3天内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胃、十二指肠有活动性溃疡,并从胃窦粘膜取活组织作HP检查(包括尿素酶试验及Gie...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成功根除HP能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本报道对28例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根除HP后随访3年,观察溃疡复发与再出血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