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关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定义,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1-2]。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及咯血。体征可有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肺部哮鸣音和细湿啰音等。  相似文献   

2.
呼吸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检诊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现就以下被广泛注意的问题的研究情况加以概述。  一、肺栓塞  根据尸检资料,老年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约为25%,80岁以上患者可达70%。肺栓塞的血栓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部静脉系统(DVT)形成的血栓,占95%;因此,现在普遍认为肺栓塞实际上是下肢静脉系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下肢深部静脉系统血栓的检诊较难,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报道,肺栓塞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为170%,1990年为520%,1997年则高达73…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占肺栓塞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肺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症。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是静脉或右室腔内的血栓脱落,或其他物质如羊水、脂肪、空气等进入静脉系统,经右心而入肺动脉引起的栓塞。栓子约79.1%来自下肢静脉,很多病人在静脉血栓形成栓塞前有静脉炎或其后遗症的症状。临床表现因血栓的性质、部位、速度及患者基础疾病而有很大差别。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持续剧烈难以忍受的胸痛、咯血等。体征可有低热、呼吸频速、紫绀、  相似文献   

5.
肺栓塞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PE)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33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21例,慢性12例。结果:PE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呼吸困难(72.2%)、胸痛(57.6%)、心悸(51.5%)、呼吸急促(51.5%)、咯血(36.4%)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83%),颈静脉怒张(67%),双下肢水肿(42%)在慢性者多见。经溶栓或抗凝治疗急性者总有效率67%,多于慢性者的总有效率(58%),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的基础疾病均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DVT)为主,共23例(69,7%)。慢性者死亡率(8.3%)较急性者(4.7%)高。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但多有栓子来源,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黄绍贤  谭勇明  李洪韬  卢家灵 《内科》2010,5(5):500-501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病人的临床特点,分析产生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32例急诊住院的PTE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和预后,分析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呼吸困难(97%),胸痛(47%),咯血(25%)。辅助检查情况:D-二聚体阳性(100%),PaO2下降(69%),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16%);彩超:右室扩大(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1%);螺旋CT:肺栓塞征象(88%);近期内有手术史者(71%)。首诊误诊(47%)。行溶栓+抗凝治疗(38%),抗凝治疗(62%)。死亡(16%)。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减少死亡率。无其他原因的呼吸困难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应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重要参考依据,螺旋CT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的诊治进展:肺栓塞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欣  于文成 《山东医药》2010,(3):106-107
肺血栓栓塞症(下称肺栓塞)是静脉系统包括右心血栓脱落后引起的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最常见栓子来源为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栓塞后发生肺组织坏死时称为肺梗死。肺栓塞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亦有部分为原发性,通常所指的肺栓塞为前者。  相似文献   

8.
<正>1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PTE为肺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除了下肢静脉血栓外,右心房血栓也是不容忽视的栓子来源,心房纤颤为引起左心房及右心房血栓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我科收治的1例心房颤动引起左心房巨大血栓及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例进行总结,结合文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0例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的科室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肺栓塞病例分布于9个科室,外科系占36.7%,内科系占63.3%;56.7%的肺栓塞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它常见原因有手术、外伤、骨折;多数肺栓塞病例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仅13.3%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典型三联征;13.3%心电图呈典型SⅠ QⅢ TⅢ,30%有肺动脉高压;CTPA的诊断敏感性为77.3%.病死率为1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最多见诱因;综合临床表现及时诊治,可降低肺栓塞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肺栓塞是一种急性和潜在致命的疾病,通常由起源于下肢或盆腔的深静脉的血栓栓子堵塞一支或多支肺动脉引起血流受限和右心室压力升高。肺栓塞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使得临床上确诊肺栓塞比较困难。血清D-Dimer水平、CT肺血管造影、通气灌注显像或者超声心动图可以确诊肺栓塞和评估严重度。虽然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上显得有些次要,但对临床疑似肺栓塞时心电图仍是一种简单和经济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堵塞而引发的严重疾患,其中99%的栓子为静脉或右心系统形成的血栓回流到肺动脉,所以PE通常指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1]。在我国PE是常见病。2008年公布了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的急性PE诊治指南^[2]以及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第8版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3],本文对PE诊治进展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2.
肺栓塞是指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疾病,栓子最常见来自静脉的血栓。发生肺坏死者称肺梗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的,按阻塞血管的大小、发病的急缓而定,肺栓塞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严重者出现晕厥、休克,大块的肺栓塞除可能发生胸膜炎性疼痛外,常可出现心绞痛。所以,临床上常把左侧肺栓塞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相似文献   

13.
顾俊 《山东医药》2009,49(3):108-108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统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占PE中的绝大多数。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PI);起源于肺动脉原位者称为肺动脉血栓形成。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常见于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DVT和FIE实质上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二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相似文献   

14.
1 肺栓塞(PE)介入治疗的适应证1-1 PE介入溶栓适应证 PE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是溶栓或介入溶栓的适应证,应用尿激酶或链激酶、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使肺栓子、深静脉血栓溶解,以改善血流动力障碍造成的严重病情和消除再次栓塞肺动脉栓子的来源。血流动力学稳定者是抗凝治疗适应证,可先给肝素,目前常选用LMWH[1]。1-2 安装下腔静脉滤过器的适应证 为防止下肢、盆腔静脉脱落栓子使PE重复发生,尤其有活动性出血不能用抗凝治疗以消除血栓的病人,或抗凝失败仍反复发生PE的病人,应安装…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21例无其它心肺疾患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1)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1±12岁。(2)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者6例(29%),一个月以上者15例(71%)。(3)呼吸困难是最常出现的症状(81%),呼吸困难和/或胸痛发生率为95%。(4)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占47%。(5)T波倒置是最常出现的心电图异常。(6)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为93%。(7)胸部X线检查示肺不张和/或肺实质异常发生率为40%。(8)43%的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证据。所有这些发现,虽然并非确诊肺栓塞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应视为通过合理的分析,可以提高诊断肺栓塞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认识。方法:对1996年4月-2000的10月间诊断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左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发肺栓塞时均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紫绀;7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痊愈,死亡1例,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并发肺栓塞,二者在内科患者中并不罕见;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诊断意识,减少漏诊及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肺血栓栓塞症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以往认为,肺血栓栓塞症引起的肺循环障碍是肺栓塞发病的主要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认识到急性肺栓塞的血流动力学影响除与栓子的机械性阻塞有关外,栓塞后炎性介质的释放等因素对栓塞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障碍亦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兔血前列环素I2(PGI2)、前列腺素E2(PGE2)、N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性介质的改变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自力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47-1649
目的探讨如何才能降低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4.3%的患者存在1个以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不明原因呼吸困难、咯血、胸痛、晕厥、休克和下肢肿胀为主,17例血D-dimer均〉500μg/L,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1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高压阳性率100.0%,20例行CTPA检查,栓子检出率95.O%。结论APE大多有危险因素,但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识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的关键,CTPA可以作为疑诊APE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年发病率大约为1/1000至2/1000,随年龄的增大呈指数形式增加。美国每年死于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大约占其发病率的21.6%。70%肺栓塞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24例50岁以上肺栓塞病人(巨大肺栓塞4例中等肺栓塞20例)的临床表现和11例尸检的病理变化,并与16例50岁以下肺栓塞患者比较,结果显示人具有许多发生血栓的高危因素,致使肺栓塞发病率高,病情更为凶险、严重,死亡率高;合并肺梗塞比例大,有41%病人起病稍缓慢,首发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肺动高压、右心衰竭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