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构成。方法 在广西不同地区选择当地医疗技术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13所综合医院进行调查,获得性危险因素分类参照国内外肺栓塞指南。编制印刷病例报告表,调查2009~2011年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肺栓塞患者中21例(10.4%)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1例(20.3%)无危险因素,75例(37.1%)具有1个高危因素,86例(42.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60岁103例(51.0%)、卧床>5 d/长时间静坐38例(18.8%)、外科手术27例(13.4%)、血小板增高26例(12.9%)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0.9%)。结论 高龄、制动、外科手术、血小板增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广西地区肺栓塞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对7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理化检查、治疗手段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者占92.9%,D-二聚体〉500μg/L者占92.9%,动脉血氧分压〈80mmHg者占95.7%,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提示肺动脉段以上充盈缺损或肺栓塞者占92.1%,为主要诊断方法;27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40例选择单纯抗凝治疗,3例因出血未行抗凝治疗,共24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以预防再次肺栓塞的发生;治愈7例占10%(均为溶栓治疗),好转60例占85.7%;死亡3例占4.3%(均未行溶栓治疗)。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理化检查多不具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为首选诊断方法,必要时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溶栓风险高,但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合理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5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142例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指南将其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低危组72例,中高危组70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既往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与转归等,比较两组有无统计学差异,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同严重程度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肺栓塞的基础病因主要为下肢骨折、下肢静脉曲张、肿瘤、手术治疗后、心脏瓣膜病、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心悸、呼吸困难、咯血、胸痛、下肢肿痛无统计学差异(P=0. 483、0. 791、0. 741、0. 322、0. 542、0513),晕厥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31)); D-2聚体、FDP、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6、0. 018、0. 024); 85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共39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8例行肺动脉造影+置管溶栓术;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合并冠心病、D-2聚体≥7. 3ug/m L、氧分压60mmHg(P=0. 024、0. 038、0. 001、0. 009)是发生中高危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栓塞基础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需结合年龄、冠心病、D-2聚体、血气等及时评估病情,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4.
田学涛黄吉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0-5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江汉大学附属武汉市第六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肺癌患者64例,根据肺栓塞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并发肺栓塞)和研究组(未并发肺栓塞),每组3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及糖尿病发生情况]、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肿瘤相关情况(病理类型、TNM分期、放疗史、化疗史及是否行中心静脉置管),肺癌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发生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放疗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D-二聚体、病理类型、TNM分期、化疗史、行中心静脉置管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4.232,95%CI(1.879,9.515)]、病理类型[OR=1.624,95%CI(1.267,1.941)]及TNM分期[OR=1.873,95%CI(1.184,2.701)]是肺癌患者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二聚体、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是肺癌患者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栓塞( PE)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PE患者71例,根据其诊断延迟时间分为≤7 d者40例( A组)、>7 d者31例( B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D-二聚体、心肌酶、胸部增强CT、超声心动图及下肢彩超检查结果,并进行Wells评分。结果 A、B组有呼吸困难、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PO2≤60 mmHg者比较,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呼吸困难是PE诊断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0.080~0.925,P<0.05);PE诊断延迟时间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两组Wells评分比较P>0.05。结论呼吸困难是PE 诊断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DVT、肿瘤病史有助于PE 的早期诊断,有COPD 病史可能使PE 诊断延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开胸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院开胸手术发生术后肺栓塞的患者250例,随机选取同期开胸手术未发生术后肺栓塞的患者220例,探讨术后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50岁、吸烟史≥200年支、术后卧床时间≥3d及伴有心肺疾患、恶性肿瘤和深静脉血栓病史是导致开胸手术术后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术后卧床时间≥3d及伴有心肺疾患、恶性肿瘤和深静脉血栓病史是导致术后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开胸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560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肺栓塞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高龄产妇(>35岁)、有多种合并症(≥2种)、手术时间长(>1.5 h)、卧床制动、孕周长(>40周)、激动、输血过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使用活血抗凝药物肥胖是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P<0.05),而与产次数、血型、麻醉方式、焦虑、紧张、恐惧、下地时间无关(P>0.05);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制动、输血情况、使用活血抗凝药物是肺栓塞的高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制动。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名早老性痴呆,一般称之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神经变性疾患,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的痴呆。老年期痴呆除老年性痴呆外,还有血管性痴呆(VD),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去改变AD的病程进展。已患AD,即已患不治之症,故AD研究的重点是预防神经变性过程的起始,现已有很多资料提示AD是可预防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26例开胸手术后发生PE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资料相匹配的56例开胸手术后未发生PE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型糖尿病(T2DM)、深静脉血栓(DVT)病史、肺癌、术后卧床>3d与开胸手术后发生PE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OR =4.978,95% CI 0.208 ~5.497)、COPD(OR=9.962,95% CI1.539~64.486)、T2DM(OR=14.955,95% CI2.175~102.847)、DVT(OR =42.114,95% CI3.288 ~ 539.401)、肺癌(OR=13.798,95% CI 1.621 ~ 117.459)、术后卧床>3d(OR =4.952,95% CI1.053 ~ 23.276)是开胸手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吸烟史(OR=0.347,95% CI0.066~4.006)不是开胸手术后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开胸手术后发生PE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 50岁)、COPD、T2DM、深静脉血栓、肺癌、术后卧床>3d.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居首位。据统计学分析,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0亿,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每年有1000万新增加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142例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下肢深静脉形成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有56例发生肺栓塞,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合并存在外伤手术史(OR=4.36,95%CI 1.38-13.82,P=0.01);冠心病(OR=17.41,95%CI 3.49-86.90,P0.01);高血压(OR=26.69,95%CI 6.68-106.62,P0.01);心脏瓣膜病(OR=4.00,95%CI 1.01-15.83,P=0.04);慢性肺部疾病(OR=2.57,95%CI 0.51-12.92,P=0.03);恶性肿瘤病史(OR=7.38,95%CI 0.90-60.22,P=0.04);D-D(OR=1.10,95%CI 0.99-1.11,P=0.02)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密切相关,通过t检验,发现Wells评分(t=-10.84,P0.01)升高会增加发生肺栓塞的风险。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合并外伤手术史、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病史是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D-D、Wells评分升高是会增加肺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跌倒造成的意外损伤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第6位死亡原因,绝大多数老年人的跌倒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分析了促使老年人跌倒的机体内在因素,及环境危险因素,并介绍了预防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探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并发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中心、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已发表的关于DVT患者并发PE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以来至2020年4月15日,两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及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病例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右下肢DVT(OR=2.09,95%CI [1.60~2.73])、双下肢DVT(OR=1.96 95%CI [1.27~3.03])、近端DVT(OR=1.95 95%CI [1.56~2.43])、VTE史(OR=1.93 95%CI [1.46~2.54])、无明显诱因VTE(OR=2.42 95%CI [1.64~3.59])、外科手术史(OR=2.86 95%CI [2.02~4.04])、恶性肿瘤(OR=2.50 95%CI [1.63~3.83])、心脏疾病(OR=3.22 95%CI [1.85~5.59])、冠心病(OR=6.12,95%CI[1.04~36.11])、心脏瓣膜病(OR=5.66 95%CI[1.79~17.87])、慢性肺部疾病(OR=1.59 95%CI [1.39~1.81])、呼吸道感染(OR=2.07 95%CI [1.29~3.31])、糖尿病(OR=3.52 95%CI [1.86~6.67])、高C反应蛋白(CRP)(OR=1.04 95%CI [1.02~1.04])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简单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高D-二聚体是DVT患者并发PE的危险因素,年龄与DVT患者并发PE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结论 右下肢DVT、双下肢DVT、近端DVT、VTE史、无明显诱因VTE、外科手术史、恶性肿瘤、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D-二聚体、高CRP是DVT患者并发PE相关危险因素,年龄与DVT患者并发PE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eheart—disease),简称冠心病(CHD)。CH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CHD的发病因素除了其本身的器质性病变外,各种危险因素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危险因素就是病因。危险因素的控制对CHD的防治起到决定性作用。胡大一教授倡导站在疾病的上游,从“心”做起,领跑健康中国,开展危险因素的控制。打断心血管事件链的任何一环,均能有效预防或阻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现将CHD危险因素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ECOPD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和预防需求。方法调查542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分析其V.rE的危险因素分布和风险评分。结果VTE危险因素的Kaprini评分在0~1分的比例为0,2分占0.92%,3-4分占10,7%,5~8分占66.4%,〉8分者占22%。需预防性抗凝或采用机械方法的患者比例为86.9%。有人住ICU指征的患者按两种标准均100%需要预防。结论AECOPD患者是VTE的高危人群,需入住ICU的AECOPD患者均需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6.
张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1997,5(1):65-66
心肌梗塞扩展(MIE),是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将16例AMI住院患者发生MIE的危险因素及诱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3)
目的探讨老年人拔牙并发症预防及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人进行拔牙手术的患者67例,分析老年人拔牙的并发症发生及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出血14例(20.90%)、感染16例(23.88%)、疼痛肿胀19例(28.36%)、其他18例(26.87%)。手术时间6 min、精神紧张及心功能Ⅲ级对患者血压、心率有不同影响,并不同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拔牙应该尽量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检查干预,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手术时间的把握,患者情绪的稳定,患者心功能的分级严重影响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同时不同程度诱发各种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应注意缩短手术时间,稳定患者情绪,严密检查患者心功能对于老年人拔牙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提高其诊断率,改善预后。 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单纯COPD患者35例为对照组,COPD继发肺栓塞患者36例为观察组。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SAPS Ⅱ评分,吸烟史,吸烟指数,COPD严重度,胸痛,咳血,气喘,下肢水肿等资料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超敏肌钙蛋白T(hs-TnT)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对称水肿,卧床时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比例,D-二聚体,NT-proBNP指标,PaCO2,PaO2,NT-proBNP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肢不对称水肿,卧床天数≥3 d,深静脉血栓形成,PaCO2<50 mmHg,PaO2 <60 mmHg,D-二聚体≥2 μg/ml和NT-proBNP≥1 200 pg/ml均为COPD继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结论COPD继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下肢不对称水肿,卧床天数≥3 d,深静脉血栓形成,PaCO2<50 mmHg,PaO2<60 mmHg,D-二聚体≥2 μg/ml和NT-proBNP≥1 200 pg/ml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降低继发肺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