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证与冠心病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探讨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的均值高于非冠心病组,除寒凝肝脉差异显著外,其余组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由此可见冠心痛患者的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高于非冠心病人。中医肝证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诊断为冠心病的危险比值均大于l,且有统计学高度显著意义。在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肝阳化风、血虚化风、肝肾阳虚积分外,肝血亏虚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余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可见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肝证与胃痛患病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胃痛患者除肝阳化风、血虚生风外,其余各型肝证的积分和总积分均高于常人;除肝阳化风、血虚生风外,其余各型肝证积分以及肝证总积分的增高,也就是说,这些肝证越严重,则越易罹患胃痛.  相似文献   

3.
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胃痛患者除肝阳化风、血虚生风外,其余各型肝证的积分和总积分均高于常人;除肝阳化风、血虚生风外,其余各型肝证积分以及肝证总积分的增高,也就是说,这些肝证越严重。则越易罹患胃痛。  相似文献   

4.
以流行病学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中医肝证与内伤头痛的关系.结果显示,头痛患者的中医各型肝证的积分和总积分均高于常人组;中医各型肝证积分的增高,特别是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肝血亏虚、肝肾阴虚、肝阳化风、寒凝肝脉、肝肾阳虚,以及肝证总积分的增高,也就是说,这些肝证越严重,则越易罹患头痛.可见内伤头痛与中医肝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将22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①证素研究中血瘀证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候,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分类证候研究中虚证以3支以上为主(66.7%),明显高于实证组(30.2%)与虚实夹杂组(47.1%);实证组单支病变为主(41.3%),高于虚证组(25.0%)和虚实夹杂证组(23.6%),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呈现:虚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实证组;3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研究显示,血瘀证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较非血瘀证出现的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②Gensini积分研究显示:虚证积分高于虚实夹杂证和实证,即: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3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的积分高于非血瘀证,但二者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虚证和血瘀证的患者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多,病变程度重,提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谢晶日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CAG患者辨证分型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个证型,并给予相应中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各证型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方面,12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17%,以肝胃气滞证临床总有效率最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镜疗效方面,复查胃镜患者共计7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38%,以脾胃湿热证总有效率最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各证型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谢晶日教授临床辨证治疗CAG具有较好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为冠心病中医辨证提供更多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2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进行统计,并测量患者血清IL-6水平,分析血清IL-6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IL-6水平方面,冠心病有"痰"组患者高于无"痰"组(P=0.00),有"瘀"组高于无"瘀"组(P=0.00),"痰瘀互结"组高于"非痰非瘀"组、"痰浊"组(P=0.00)及"瘀血"组(P=0.005),"痰浊"组高于"非痰非瘀"(P=0.002)。IL-6水平与痰证、瘀证积分呈高度正相关。IL-6水平与痰证证素积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与瘀证证素积分存在曲线回归关系。结论:1)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痰、瘀密切相关;当两种证候要素兼夹存在时,IL-6的水平高于痰瘀皆无,或仅有痰、瘀中的一种证候要素存在时。2)"瘀血"组与"痰浊"组比较,IL-6水平2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方向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北燥证与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的相关关系,为新疆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量表形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高血压病例组249例,正常血压对照组245例,对高血压病例组进行高血压诊断性评估、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调查及西北燥证计量评分,而对正常血压对照组仅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评分,并对两组进行西北燥证罹患率比较、主兼证及总积分比较、高血压患者西医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各证型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例组西北燥证罹患率(61.85%)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14.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例组患者西北燥证总积分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0.01)。而两组西北燥证主证与各个兼证证候积分相比较,高血压病例组的西北燥证主证积分、5个兼证除肺心脾风火燥证外,其余4个证型的证候积分均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例组患者西医病情积分与西北燥证总积分、西北燥证主证积分之间显著相关(P<0.01),而与西北燥证各兼证之间,除脾胃阴虚证外(P>0.05),其余4兼证均呈显著相关(P<0.01),尤以心肾阴虚证的相关系数最大(r=0.516)。结论新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在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类型上具有与西北燥证相应的病症状态。新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与西北燥证的病情亦有着此涨彼亦涨,此消彼亦消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胃降逆汤,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反流诊断问卷(RDQ)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治疗结束后4周和8周的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61%与75.76%,治疗组为82.86%与94.2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10项中医症状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咽部不适,治疗组其余9项症状的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结束后第4周和第8周,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周观察治疗期间,均未发现因药物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采用调胃降逆汤协同西医常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血、尿纤维结合蛋白水平与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血、尿纤维结合蛋白(FN)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观察各型之间不同的血、尿FN水平,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标准化提供一量化思路。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87例慢性肾炎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血、尿FN含量,观察血、尿F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慢性肾炎组患者血FN水平降低,尿FN水平增高(P0.01);各中医证型的血FN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尿FN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气阴两虚组与脾肾气虚组、肺肾气虚组、肝肾阴虚组比较,尿FN明显增高(P0.01),而脾肾气虚组、肺肾气虚组、肝肾阴虚组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慢性肾炎患者血FN水平低于健康人、尿F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气阴两虚组患者尿FN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疾病发展至中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纳入2009年至2019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诊断为NAION的167例患者,分析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对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分布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NAION患者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之间视力、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视力、MD、M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NF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 50岁及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中医证型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3) 50岁及以下与50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的患病人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患病人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 NAION患者有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病史在不同证型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ION患者伴有的不同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钱丹  李穗华  黄向红 《新中医》2019,51(7):76-79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鼻窦炎肝胆湿热证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S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SIg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SIgA水平与中医证候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5,P 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肝胆湿热证,调控患儿窦口鼻道复合体处分泌物的SIgA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 131例 6种证型组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有关指标检测 ,结果显示 ,6组 4项指标均较正常人增高 ,除肝郁脾虚型的 L N外 ,其余各证型的各指标与正常人均有显著性差异。4项指标在各证型中均以肝郁脾虚型为最低。HA、L N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为最高 ,且证型彼此间大多差异明显。P P以气滞血瘀型为最高 ,并与其余 5型有显著差异 ,NAG以肝肾阴虚型为高 ,证型彼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 HA、LN、P P值升高在证型中颇有规律 ,可考虑将三者作为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及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行24h食管pH值监测和胃镜检查,并分析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和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 主要证型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痰气郁阻5型.总pH<4的时间百分率在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痰气郁阻型.总反流次数在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肝胃不和、中虚气逆、痰气郁阻型.神经症评分在肝胃郁热、肝胃不和、痰气郁阻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某些酸反流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的病理因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痰、瘀辨证,然后统计分类、积分,检测血脂(TC、TG、LDL-C、HDL-C),研究分析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中医各证存在的关系。结果:痰证与瘀证二者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瘀证患者LDL-C、TG水平显著低于痰证;痰瘀互结证与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瘀证患者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瘀互结证;痰瘀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痰非瘀证患者TG、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瘀互结证;痰证与非痰非瘀证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痰非瘀证患者TG、LDL-C水平显著低于痰证。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TG、LDL-C检测结果能够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中医痰、瘀证临床鉴别时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各证型神经症状评分的差异,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神经症状评分,分析中医证型与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肝胃郁热、肝胃不和与痰气郁阻证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型。结论:精神心理因素与GERD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胃食管反流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之间的联系,寻求疾病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对2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整理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按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辨证分型,同时用Gensini积分的形式来表达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且分析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Gensini积分平均值呈现实证(53.45±50.3)虚实夹杂证(50.19±50.76)虚证(47.44±43.53)的趋势。血瘀证积分为(52.82±51.14)分,非血瘀证组为(47.24±41.26)分。结论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证之间存在相关性,中医证型在Gensini积分表达上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血瘀证高于非血瘀证,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断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优于常规西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肥胖者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43例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重度冠脉病变)合并肥胖的患者进行辨因分证,根据其血瘀、痰浊、气虚、气滞、阴寒、阳虚、阴虚等病理因素分布特征,分析各病理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合并肥胖者较常见的病理因素为血瘀、痰浊、气虚,其余病理因素相对较少;冠心病合并肥胖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瘀有密切关系,血瘀组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非血瘀组。结论:血瘀、痰浊、气虚是冠心病合并肥胖的常见病理因素,且血瘀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38例,中医辨证分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65例、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组7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65例,检测3组Fg、TpP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血浆TpP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血浆TpP含量与非秽浊痰阻证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患者血浆Fg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P0.05)。结论: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内皮损伤,凝血系统异常密切相关,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的病理基础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