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琳  张华 《循证医学》2016,16(4):199-207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肺癌临床研究的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3月4-5日在广州举行了第十三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规范与精准同行:液体活检和二代测序步入临床",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肺癌和相关学科研究的500多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十余年来,EGFR和ALK等分子靶点的发现和相应靶向药物的应用拉开了肺癌精准治疗的序  相似文献   

2.
郑杰  何勇 《重庆医学》2024,(6):801-804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循环肿瘤DNA(ctDNA)在指导癌症患者个性化治疗和全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检测技术灵敏度、精准度的提高,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为癌症患者的复发预测、病情监控及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该文关注了液体活检MRD在早期、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肺癌MRD检测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孙岚 《浙江医学》2021,43(6):579-581,588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液体活检包括液体DNA、液体RNA、循环肿瘤细胞等的检测,已经在各类恶性肿瘤诊治中崭露头角,但是,其在头颈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数据还不丰富。本文就目前液体活检在头颈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复发是其难以攻克的主要原因。微小残留疾病(MRD作为实体瘤复发的“桥头堡”,被描述为治疗原发肿瘤后,在没有任何癌症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患者的生物液体中仍然存在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衍生物。2021年中国达成了首个“肺癌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旨在通过液体活检监测以评估肺癌患者MRD状态,进而完善其术后个体化治疗。本文综述了几种热点液体(外周血、尿液、唾液、痰液、胸腔积液)标本在肺癌MRD检测中的进展,并探讨其指导肺癌MRD精准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肺癌已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要求的提高,液体活检因具有传统组织活检所不具备的微创、重复、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文旨在描述液体活检的检测对象(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等)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精准医疗在肿瘤临床领域中的广泛开展,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液体活检以简便快捷、微创、实时、特异性高和克服时空异质性等特点在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本文围绕液体活检的两种主要技术: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其在结直肠癌精准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面临的挑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复杂性和异质性使得肿瘤诊疗进展缓慢。精准医疗促使肿瘤诊疗方式朝着更加精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正逐步应用于肿瘤临床诊疗过程。液体活检技术能够通过患者体液反映疾病状态,无创且能提供动态丰富的肿瘤相关分子信息,在肿瘤早期预警及辅助诊断、疗效实时监测、用药指导和耐药机制探索、预后判断和风险分级、靶向药物伴随诊断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能,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论文将针对液体活检的分类、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综述液体活检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病理穿刺活检是胸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随着影像导引设备不断更新和穿刺针的改进,经皮穿刺活检技术进步并得到广泛临床应用。精准医学时代,肿瘤基因组学推动了分子病理学发展,使得穿刺活检临床需求日益增大。2017年5月1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发起并启动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国专家共识工作,共识于2018...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的肿瘤DNA(ctDNA)包含了许多与癌症发展、进展和治疗反应有关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特征的信息。ctDNA的分析为肿瘤DNA的非有创性重复取样提供了机会,从而促进了精准医学的发展。本综述全面的阐述了ctDNA作为一种有前途的人类癌症的"液体活检"的临床有效性,它是乳腺癌诊断、治疗、预后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液体活检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检测手段,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筛查和发现肿瘤,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比常规肿瘤标志物灵敏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替代方法。同时,液体活检还具有实时监测治疗疗效和耐药基因的产生,评估复发转移风险的作用,在肿瘤的精准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液体活检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更是在肺癌患者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才能确保患者的癌细胞扩散得到控制,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的诊断中,临床检验是帮助医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液体活检在目前临床的发展中,已经可以较好地在临床中帮助医师进行诊断,并且拥有相比传统活检更多的优点。在不断出现的活检技术中,液体活检开始依靠自身的优势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检验中拥有了更多的应用。液体活检在临床中不同于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可以从患者的血液等样本中进行分析,不再需要选取肺癌细胞组织进行活检。这样的活检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患者的肿瘤疾病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可以较好地在临床中帮助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的液体活检技术也更好地帮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得到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早期癌症患者可以及时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在如今液体活检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可以在未来更好地帮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液体活检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精准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及肺癌中心液体活检指导下,行精准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共11例.液体活检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方法,或数字PCR方法,或下一代测序方法.靶向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及奥西替尼.结果 11例患者分别口服吉非替尼(7例,63.6%)、埃克替尼(2例,18.2%)和奥西替尼(2例,18.2%).7例患者最佳疗效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63.6%),3例最佳疗效为稳定(stable disease,SD)(27.3%),有1例患者口服奥西替尼很快出现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9.1%).全组病人中位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8.0月(95%CI:2.3~13.7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仍未达到.有3例肿瘤组织与液体活检结果不符的患者,疗效分别为PR(2例)及PD(1例).结论 液体活检用于指导NSCLC的精准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吕尧兰  金健 《海南医学》2023,(1):141-144
肺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液体活检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已有部分应用于临床,具有早期筛查、定期检测疗效、预测预后等优势。其中肿瘤教化血小板作为新型液体活检标志物来源,是目前用于检测早期NSLCL的热门生物标志物,可通过分析肿瘤教化血小板的转录组可以区分健康人与肺癌患者。而目前发现部分miRNA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肿瘤教化血小板转录组中miRNA区分肺结节良、恶性的可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89-192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癌症负担日益加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从基因组层面对癌症进行新的剖析,在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基因检测的蓝海——液体活检也迅速崛起。该技术相对于传统穿刺活检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点,解决了临床取样的难题,未来有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动态监测及个性化用药等领域,医疗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基于不同体液的液体活检类型,随后根据近期国内外研究与实践情况,整合并分析液体活检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探讨液体活检在癌症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和监测肺癌的复发与转移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尚未有任何一种检查和检测手段能够用于指导肺癌的全程治疗。近年来,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快速发展,循环肿瘤DNA(ctD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术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ctDNA作为一个具有无创、可重复等优点的生物标志物在NSCLC的应用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精准肿瘤学是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特征,定制可精确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其范畴包括精准预防(患癌风险的检测及预防性干预)、精准诊断(肿瘤早期发现与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分子靶向疗法,疗效的预测与监控,基于可视化技术、细胞学和病理学以及分子表达谱评估的精准外科技术)。在精准肿瘤学时代,必须从分子层面理解肿瘤特性并进行临床决策,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与动态进化,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基因组大数据与不精确的临床信息间的匹配问题,敏感药物少且有原因不明的耐药,缺少用于精准诊断和治疗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简述“精准肿瘤学”的内涵与应用、问题与挑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并简要介绍“液体活检”和“功能性检验”等热点领域在精准肿瘤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无创、便捷、实时、整体、精准和可重复操作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从肿瘤细胞到分子水平的分析平台,弥补了现有临床肿瘤诊断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实现肿瘤患者的精准医疗。本文主要就CTC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常用方法等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大多数国家均居首位。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新兴的液体活检技术中,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的检测在肺癌的研究与应用已进行了广泛研究。近年来ctDNA液体活检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肺癌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有望成为肺癌诊断、指导治疗及监测复发等多方面的新途径。本文对目前ctDNA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ctDNA检测在肺癌筛查、治疗及复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以液体活检为代表的非侵入活检成为可能。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是最具有前景的两种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本文通过检索国外公开发布的相关文献,对循环肿瘤DNA和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诊疗中进行分析,以探索生物技术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肝转移最常见。肿瘤的异质性是其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精准治疗的提出推动了液体活检的快速发展,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好的证据。为了更好地了解液体活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本文就液体活检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预后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