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安全型PICC导管,型号选用4.0-5.0 Fr,选择肘部静脉进行穿刺,为60余例患者置管进行化疗和静脉营养治疗。对安全型PICC置管重点操作环节与注意事项进行规范和总结。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达100%,X线拍片定位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内,无异位,输液通畅。导管保留时间为45-210天。结论:PICC作为一种输液新技术,已在临床推广和应用,PICC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置管方法,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探头颈内静脉压迫法对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及置管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需经中心静脉导管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40例随机分为传统操作组(保持头偏向手术侧体位)270例和超声阻断组(超声探头压迫颈内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入口处)270例。观察2组患者在首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及置管操作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超声阻断组较传统操作组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异位率并且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探头颈内静脉压迫法可提高 PICC 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异位率并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楠  唐仕芳  史源  李华强  刘蕾 《重庆医药》2009,38(16):2067-2069
目的介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危重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探讨PICC导管的维护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对18例危重早产儿,选用美国公司生产的Intravascular Catheter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进行PICC置管连续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将PICC技术用于危重早产儿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留置导管时间(37.1±12.0)d,13例顺利完成治疗。PICC的技术操作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简单,可供穿刺的外周静脉较多,穿刺成功率高,易固定,保留时间长,有利于对危重儿的抢救与救护。本组5例在带管期间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较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了解输液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12月本科336例行IVAP植入术患者和214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病例资料,对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IVAP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无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PICC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安全有效,简单可行,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对37例PICC置管困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置管困难的常见原因为患者的心理因素、血管因素、穿刺体位和穿刺技术等。结论全面评估和熟练操作PICC置管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经济浪费,保证化疗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专科小组全程管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乳腺癌行周期化疗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照组患者由本院具有PICC资质专科护理人员操作,置管后管理由护理单元所属人员完成。研究组患者由PICC护理专科小组完成置管,置管后日常管理由PICC护理小组全程监督、指导、执行、评价、改进,完成PDCA管理循环。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与置管前、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培训、全程跟踪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可以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临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加强置管后各种规范管理,显著减少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以及血栓形成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克莉 《江苏医药》2006,32(5):495-495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成熟、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推广和普及。本中心自2001年开始应用PICC,至今已置管600余例。大量文献报道PICC均从肘部静脉穿刺置入。但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以下问题,如:肘部血管条件差限制了PICC的应用;因操作者穿刺失败或操作中出现送管困难以至PICC不能置入。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作者尝试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超高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主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歆蕾  金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99-1000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存在一些并发症,尤其对于超高龄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但会导致导管留置失败,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我们对76例超高龄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探讨超高龄HCC置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工作中避免和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PICC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艳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08-2209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穿刺点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PICC导管可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避免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组织外渗性损伤。PICC导管因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PICC一次置管最长可以保留近2年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应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护理体会,为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长期静脉通路。方法169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长期性和临床效果,分析PICC置管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预防措施。结果169例患者应用PICC置管,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04%,留置时间7~18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48天;其中7.1%出现静脉炎,4.73%出现穿刺点出血,2.36%出现导管堵塞,未出现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具有安全、简便、操作成功率高的特点,PICC置管操作人员的技术、置管后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对患者的宣教是降低并发症和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PlCC置管是肿瘤患者建立长期静脉通路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胃肠外科行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大剂量静脉化疗患者60例,观察其留置PICC导管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出现静脉炎3例(5%),感染1例(1.67%),导管堵塞4例(6.67%),导管脱出2例(3.33%)。结论PICC置管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提高了患者对PICC置管的信任,同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住我院需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腋静脉置入PICC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两种方法一次穿刺和多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失败率,两种方法静脉炎的发生率、出血量和疼痛评分,置管后导管的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多次穿刺成功率为10%、失败率为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0%、多次穿刺成功率为23.3%、失败率为26.7%,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多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出血情况、疼痛程度、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静脉置入PICC技术,能提高儿科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适宜在儿科患者中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两种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294-129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股静脉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68例股静脉置管,135例PICC置管,对比两组的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导管置入通畅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总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导管置入通畅程度、总并发症率比较,PICC组与股静脉组无明显差异(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组高于股静脉置管组(P<0.05);两组在发生静脉炎、误入动脉及导管脱落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深静脉置管均为成熟安全的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各有利弊,可以互补,PICC组优于股静脉组。  相似文献   

15.
综合干预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穿刺技术目前正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它不仅给护理操作带来了便捷,更为长期反复静脉注射的患者减少了痛苦。但由于其置管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在维护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其置管时间。为保证PICC维护中的安全,我科在PICC维护中行必要的综合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维护的依从性,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置管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患者从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探索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总结63例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情况,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结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PICC的护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隐患,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 经外周静脉置管,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的肿瘤患者、危重患者抢救及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4种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比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和PICC置管方法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利弊。方法 30例颈内静脉置管组,6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组,45例股静脉置管组,14例PICC置管组。分别记录穿刺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颈内静脉组为86.6%,锁骨下静脉组为89.7%,股静脉组为88.8%,PICC组为92.8%(P〉0.05);4组深静脉置管的平均操作时间相似,没有明显差异(P〉0.05),PICC静脉置管的并发症高于其它3组,与颈内静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股静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4种深静脉穿刺技术均为成熟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上可以互补。建立良好的深静脉置管的管理方法,掌握正确的置管技术、封管技术和换药技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成立PICC导管技术质量管理组,审核操作者资质准八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规范PICC置管技术操作方法、流程,制定PICC导管护理质量标准,置管安全评价指标。结果我院肿瘤中心自从2010年成立PICC质量管理委组以来,开展PICC置管共630例次,与我院肿瘤成立PICC质量管理委组以前开展的313例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需要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的带管时间等进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一针穿刺成功置管为95.39%,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从50.47%降至11.26%。结论施立标准化管理模式,对PICC置管技术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不仅有利于技术水平、维护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专科护理的发展,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特别适用于需化疗和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恶性肿瘤患者。近年来,我们对201例PICC置管穿刺困难患者进行大胆尝试,结果置管成功率高,现分析置管困难原因,并总结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置管方法[1],PICC以其操作安全,留置时间长,越来越受到临床广泛应用[2]。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由传统的PICC穿刺置管技术,到塞丁格技术的运用,甚至超声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临床PICC置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